最令齐宣王苦恼的是国无重臣,当日先王所培养的栋梁之材,或亡,或老,或离,现有的文武臣僚,或观点不同,政见不一;或同床异梦,怀有贰心;或昏庸无能,枯木朽株;或浑浑噩噩,不思进取;或居功自傲,依老卖老;或桀骜不驯,惹是生非。他很想选拔一批既忠诚,又有才干的新秀,培养一批文能安邦定国,武能鞍马征战的贤才。没有经世济民的文武臣僚,霸诸侯或行仁政,都只能是一句空话,不过是纸上谈兵。但是,人才怎样培养,臣僚怎样选拔,他既无方略,又无措施。正当齐宣王苦恼异常,犹豫徘徊之际,孟子进宫来了,宣王便向他请教这个自己日思夜想而难以定夺的人才、臣僚问题。
齐宣王首先向孟子提出了公卿的责任,大约他想以孟子的标准考察朝廷上的每一个公卿,考虑该如何处置。孟子问道:“陛下所问,系指哪一种类之公卿。”
齐宣王第一次听说公卿有不同的类别,感到很新奇,于是问道:“公卿难道还有所不同吗?”
孟子回答说:“公卿可分两类,一类是王室同宗族之公卿,称为贵戚之卿;一类是非王族之公卿,称为异姓之卿。”
宣王说:“寡人问贵戚之卿。”
孟子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废弃之,改立他人。”
齐宣王只觉得轰的一声,头脑涨大若斗,身子也不由自主地战抖了一下,脸色变得煞白,神志不清,仿佛失去了知觉一般。
孟子见势不妙,认识到自己出言太重,使齐宣王难以接受,倘宣王因此有个三长两短,自己委实应负若干责任,急忙解释说:“陛下请勿见怪。陛下问臣,臣不敢不以诚实之语答复。望陛下海涵恕罪!”
宣王的脸色渐渐恢复了正常,是呀,孟子素来不会隐瞒自己的观点,总是实话实说,开门见山。他说的这是实情、真话,绝不会有什么恶意,于是又问异姓之卿。
孟子学不会口是心非,学不会讨好取悦,仍以诚实之语答道:“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离去。”
贵戚之卿,异姓之卿,孟子只讲了他们的神圣责任和权力,而未讲其义务,诸如忠君,报国,献身等等。
谈话转到了选拔贤臣方面来,孟子应宣王之问,说道:“我们平时所谓之‘故国’,并非指其国有高大之乔木,而是指其有累世功勋之老臣。如今大王并无亲信之近臣,往日进用之臣,至今多已被陆续罢免了。”
这自然是对齐宣王的批评,但孟子所言,正是宣王苦恼之所在,宣王急忙问道:“寡人该如何识别那些平庸之辈、无能之卿臣而舍弃之呢?”
孟子回答说:“国君选拔贤才,倘不得已而欲用新进,就该将卑贱者置于尊贵者之上,把疏远者提拔到亲近者之上。人事安排,不可不慎。”于是孟子向齐宣王谈了选拔和处理官吏的方法。
如果想选拔某一个人担当重任,即使左右近臣,满朝文武都夸他好,也不能轻易晋用,必须进行民意测验,然后实地考察,见他确实是品德高尚,又有超人的才干,才能委以重任。
同样的道理,对那些犯有过失的官吏和无能之辈,也须进行一番类似的考察,确实不堪造就者,然后才能宣布罢免。万不可凭国君之好恶,一时性起,随意选拔、晋用、擢升,或者降职、罢免。
杀人更需审慎以行,假使有一个大夫犯了死罪,左右近臣都说可杀不可留,不能轻易听信;哪怕满朝文武都说他十恶不赦,也不能立即处死;必须征求民众的意见,然后进行实地考察。考察证明,此人确系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才能处以死刑。只有这样认真对待,慎重行事,才能选拔到真正的贤才,也不至于冤枉和伤害好人。在人事问题上,只有这样,国君才能配称民之父母。
这里孟子给齐宣王拟订了三条处理人事问题的原则:
第一,选拔贤才,必要时可将卑贱者置于尊贵者之上,把疏远者提拔到亲近者之前。
第二,要慎重,要听取多方面的意见,特别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意见。
笫三,要重实践,重考察,重事实。
在等级森然的封建社会,在视民若土石草芥的时代,在金口玉牙的中国历史上,孟子的这些思想像璀璨的明星,使一小块黑暗变得光明,似蜿蜒的闪电,划破了漫漫的夜空。
齐宣王有一个很大的遗憾,这便是自己欲行霸道,孟子欲行王道,二人的观点不同。孟子知识渊博,才干超群,文韬武略,无所不具,且绝无取代之野心。倘能改变观点,支持自己的霸业,是可封其为相,其能必出晏婴管仲之右,齐何愁不强,霸业何愁不成!为此齐宣王曾专门召见孟子,设盛宴款待。酒足饭饱之后,宣王屏退左右,向孟子表白自己的这番心迹,且颇有乞求之意,很是可怜巴巴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