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常识
18113800000002

第2章 儒家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部分。古人的政治观、人生价值观、思维方法、日常行为等各个层面,都深深地打上了儒家文化的烙印。

十三经

儒家经典的集大成总集,在宋代最后确立。具体指《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穀梁传》、《春秋公羊传》、《孝经》、《论语》、《孟子》、《尔雅》。清代阮元主持刊刻的《十三经注疏》,被认为是标准的十三经文本。

五经

形成于先秦时期的五部重要文化典籍,因曾经过孔子等儒家学者整理和加工,融入了不少儒家思想,因此自汉以来一直被尊奉为经典。“五经”具体所指,西汉为《诗经》、《尚书》、《周易》、《仪礼》、《春秋》,后世一般改《仪礼》为《礼记》,改《春秋》为《左传》。

四书

“四书”的名称始于宋代,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了解儒家思想最简明的读本。因朱熹作注,撰成《四书章句集注》一书,后世奉为科举取士的教科书。“四书”是古代读书人的知识基础。

《大学》

“四书”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大学”原指王公贵族子弟十五岁以后求学的学校。“大”,指大人,即成年人。“学”,指学校。据说,早期的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到十五岁以后,可入“大学”,主要学习如何成为圣人、如何治国。《大学》的核心内容为“三纲领”和“八条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三纲领”,是学习的目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称为“八条目”,是实现“三纲领”的路径与步骤。

《中庸》

“四书”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中庸》的作者据传是子思(孔子之孙)。《中庸》以“中庸”、“诚”为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其中还提出了与学习有关的理论,如“尊德性,道问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等重要思想。

《论语》

孔子及弟子研习学问、探讨人生、研究社会等的记录,全书共20篇,采用语录体写作。该书语言朴实,所讲道理浅近,但又集中反映了孔子的基本思想。它是历代读书人的基本教材。其影响已远及世界各国,如在美国,20世纪50年代就将《论语》列入世界十大名著的名单;有关图书馆根据译本之多、流传之广论定《论语》为世界上仅次于《圣经》的典籍。后世最重要的注本除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外,还有清刘宝楠的《论语正义》。

《孟子》

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成,全书7篇。此书所说的“仁”、“义”,源于孔子,但有所发展;所说的“性善论”,对宋代以后的思想影响很大;所强调的“浩然之气”,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此书有东汉赵岐的《孟子注》和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宋代被列入“四书”。明朱元璋对其中的“民贵君轻”及反对暴政等观点极为不满,令删去这类段落而有《孟子节文》,降低了此书的思想价值。

《周易》

儒家“五经”之一,汉代以来被尊为群经之首。包括经、传两部分,前者称为《周易古经》,后者称为《易传》。此书以六十四卦的符号形式和阴、阳思想概括宇宙万物,解释人事各种现象,包含有很丰富的哲学思想,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许多重要思想观点。

《尚书》

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历史文献,录载了自尧、舜至秦穆公时候的一些档案文献,据传曾经过孔子编定,汉代列入“五经”。《尚书》保存记录了夏、商、周三代的部分思想资料,首创中华大一统的思想,提出了人本思想、德治思想,这些对后世有重要影响。

三礼

《周礼》、《仪礼》和《礼记》的合称。《周礼》是记载周代官制、军制、田制、税制、礼制等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典籍。《仪礼》是记载早期朝觐聘问、冠婚丧祭以及揖让周旋等礼节仪式的典籍。《礼记》是秦汉以前儒家各种礼仪著作选集,其中的《大学》与《中庸》两篇后被取出与《论语》和《孟子》合编为“四书”,另有《学记》、《乐记》分别是中国古代教育理论、音乐理论的重要篇章。

春秋三传

《春秋》是“五经”之一,是孔子对鲁国的国史进行整理、加工而编成的,记事非常精约,又包含有很深的意旨,此即“微言大义”或“春秋笔法”。后来出现了三种发挥、解释和补充的书,即《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穀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此三书同时列入“十三经”。其中《公羊传》和《穀梁传》主要就《春秋》的文字推阐其“微言大义”;《左传》则属于史书,详于记事,补充了《春秋》所不载或不详载的史实。

玄学

魏晋时期兴盛的哲学思想。玄学主要围绕《老子》、《庄子》和《周易》三书展开讨论,探讨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等抽象的哲学问题。魏晋重要的玄学家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其中,王弼是最有才情、最能代表玄学风范的哲学家。

宋明理学

宋、明两代形成和兴盛的哲学思想。宋明理学最主要的两大派别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前者代表人物由北宋程颢、程颐兄弟开创,南宋朱熹集大成,重视《大学》中的“格物致知”的思想,思想较为精密;后者代表人物为南宋陆九渊和明代王守仁,基本观点是“心即理”,思想较为简要,对明代中后期的个性解放思潮有一定影响。

孔子(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乡(在今山东曲阜)人。儒家的创始人。曾出仕于鲁国和齐国,后因政见不合,弃官,率弟子周游列国,经历过多次危难险境,仍然无法实现政治抱负。晚年回到鲁国,在教育弟子和整理文化典籍上继续奋斗不息。孔子在教育方面设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弟子前后有三千之众,其中有七十二高足,形成儒家学派。孔子用毕生心血整理了一批文化典籍。这些典籍成为中国文化的基础,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孟子(前372—前289)

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孟子三岁丧父,孟母教育甚严,“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后世母教典范。孟子曾游说各国,寻找从政的机会,晚年回到故国与弟子一起著书。孟子有很鲜明的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他著名的思想观点。孟子反对暴政,极力宣扬仁政学说,敢于以傲岸不屈的人格与各国国君相对。孟子还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的主张,以“人性善”的观点表明他对人的自信,强调人可以自我主宰的主张。

荀子(前313—前238)

名况,字卿,后因避汉宣帝讳,改称孙卿。赵国猗氏(今山西新绛)人。战国末期儒家思想家。荀子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吸收各家思想资源加以综合、改造,形成礼法兼治、王霸杂用的政治思想。所以,荀子的弟子中出现了法家集大成者的韩非子以及著名政治家李斯。《荀子》一书集中反映了荀子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其中的《劝学篇》集中论述了关于学习的见解,是很有影响的名篇。

董仲舒(前179—前104)

汉代儒家学者、政治家。广川人(今河北景县)。景帝时曾立为博士。武帝时上《天人三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治代替秦以来的法治”之谏言。其意见部分为汉武帝所采纳,儒家思想从此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今存的《春秋繁露》宣扬“天人感应”的思想,一般认为也是他的著作。

王弼(226—249)

字辅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金乡一带)人。魏晋玄学理论的奠基人,有“一代谈宗”之称。王弼只活了24岁,但所著的《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老子指略》等著作,却长期享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有学者认为:王弼哲学的诞生,是整个中国思想史乃至全部中国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北宋五子

北宋思想家邵雍、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为“北宋五子”,同为南宋理学的奠基者。

朱熹(1130—1202)

字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祖籍婺源(今属江西),侨寓南剑州(今属福建建阳)。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程颢、程颐的学说,建立了一套精密的理学思想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他将《论语》、《孟子》二书和《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合在一起,作了简明的注解,著成《四书章句集注》,此书后来被列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用书。

陆九渊(1139—1192)

字子静,号象山。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有《陆象山集》。南宋著名思想家,宋明理学的代表。与朱熹齐名而观点不同,并称“朱陆”。所开创的心学,后为明代王守仁所继承与发展,两人合称“陆王”。

王守仁(1472—1528)

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理学家,明代心学的代表。他认为:人只要把先天就有的“良知”彰显出来,就离圣人不远了。他又是一位政治家和军事家。其著作有《王文成全书》,代表他心学思想的为《传习录》和《大学问》。

李贽(1527—1602)

号卓吾。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后期思想家。他提出的“童心”说,是明代后期个性解放思想的理论宣言。其著作《焚书》、《藏书》被统治者列为禁书。

黄宗羲(1610—1695)

字太冲,号南雷,晚年又自号梨洲老人。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学者,启蒙思想家。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清初三大儒”,又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清初五大师”。其著作《明夷待访录》是重要的思想著作,对专制集权思想给予了猛烈的抨击。他的《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是史学名著。

顾炎武(1613—1682)

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别号亭林。昆山(今属江苏)人。明清之际著名学者,启蒙思想家,“清初三大儒”之一。他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后人把他的观点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主张博古通今,是乾嘉学派的先导者,所著的《日知录》受到后人重视。

王夫之(1619—1692)

字而农,号薑(jiāng)斋,人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哲学家,启蒙思想家,“清初三大儒”之一。明亡后,曾举兵抗清,晚年隐居于石船山,潜心治学。他在哲学、历史学、文学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现存有《船山遗书》100多卷,其中《读通鉴论》、《宋论》是研究历史的名著。

戴震(1724—1777)

字慎修,又字东原,安徽休宁人。思想家,清代乾嘉学派的代表。曾任《四库全书》纂修、翰林院庶吉士之职。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哲学、语言文字学、历史学等领域均有重要成就,他最精通的是语言文字学。著述有50余种,哲学方面以《原善》、《孟子字义疏证》二书最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