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管窥《道德经》
18063600000070

第70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行,《说文》注释:人之步趋也。步,行也。趋,走也。二者一徐一疾。皆谓之行。尔雅。室中谓之时。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析言之也。引伸为巡行,行列,行事,德行。从彳亍。彳,小步也。亍,步止也。执:捕辠人也。辠各本作罪。捕者,取也。引申之为凡持守之偁。兵,《说文》注释:械也。械者器之緫名。器曰兵。用器之人亦曰兵。

抗:扞也。旣夕礼注曰。抗,御也。左传曰。以亢其雠。注云。亢犹当也。亢为抗之叚借字。若:择菜也。若正训择。择菜引伸之义也。从艹右。右手也。此意毛传曰。若,顺也。又假借为如也,然也,乃也,汝也。又兼及之词。哀:闵也。闵,吊者在门也。引伸之凡哀皆曰闵。

兵法有这样的说法:

不要充当挑起战争的一方,而应作为奋起反击的一方;“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不要贸然进攻对方,应该在开战之前反躬自省:所作所为是否符合道理,是否做到了“去甚、去泰、去奢”,是否善持三宝?如果己方能够循道而行,得到人民的支持,就不会惧怕对手。不论战争还是议和,都能处于主动的地位。

也就是说,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不在于行军布阵的奇巧,不在于前锋士卒的奋勇,不在于身体素质的强横,也不在于刀剑兵戈的锋利,而是在于顺应天道,与民同欲,上下一心。因此,战争中,最大的祸患就是轻视敌人,轻易挑战。轻敌,就会忽略“慈、俭、不为先”的三宝,就会失道。失道,就会导致危殆的局面。两军对垒,实力相当的时候,爱民惜物,厌弃战争的一方会获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