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管窥《道德经》
18063600000069

第69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士,《说文》注释:事也。仕,事也。仕之言事也。引伸之,凡能事其事者偁士。故传曰。通古今,辩然不,谓之士。数始于一。终于十。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数始一终十。学者由博返约。故云推十合一。博学,审问,愼思,明辨,笃行,惟以求其至是也。若一以贯之。则圣人之极致矣。

与,《康熙字典》注释:《说文》赐予也。一勺为与。《说文》党与也。《战国策》是君以合齐与强楚。《注》与,党与也。《管子·八观篇》请谒得于上,则党与成于下。又《广韵》善也。《礼·礼运》诸侯以礼相与。又《增韵》及也。《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隂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许也,从也。《论语》吾与点也。《管子·形势解》鬼神助之,天地与之。又待也。《论语》岁不我与。

配,《说文》注释:酒色也。本义如是。后人借为妃字,而本义废矣。妃者,匹也。

真正的士子,不会崇尚武力;善战的人,不容易被对手激怒,只有理智的分析形势,制订策略,严格执行,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克制对手,不是靠对阵交锋,战场厮杀,而是靠审时度势,培养士气,以及后勤保养,统筹调度等。善于用人的人,懂得身体力行,谦恭处下。待士卒如兄弟子从,才能获得民心,使其甘愿效力。

这就是不争之德,就是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就是与上天,与上古相一致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