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管窥《道德经》
18063600000058

第58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正,《说文》释为:是也。从止,一以止。凡正之屬皆从正。(注)徐鍇曰:“守一以止也。”奇:異也。不羣之謂。一曰不耦。奇耦字當作此。今作偶,俗。按二義相因。滋:益也。艸部茲下曰。艸木多益也。此字从水茲。为水益也。凡經傳增益之義多用此字。

治理国家要多用“正道”,即“阳谋”;用兵打仗要多用“奇道”,即“阴谋”;想要得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就要做到遵道重德,守正出奇,阴阳调和、无为而治。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

如果社会上的禁忌和避讳太多,百姓就会无所适从,难以开展正常的生产活动,而生产效率低下,百姓的生活就会艰苦贫困;

如果偏重于物质的生产和建设,忽视精神文明的建设;或者脱离实际,盲目地、超水平地发展,就会影响政治经济的节奏和秩序,导致混乱和失衡;

如果过分注重技艺和技巧,就会产生错误的引导作用,使百姓致力于一些奇技淫巧的东西,而忽视了最基本的生产;

如果过分强调法规和制度,就会形成僵化和官僚的机制。百姓敬畏的不是天道,而是律法。只要能逃过惩罚,就算是偷盗劫掠这样的行为,也会有很多人去做。

所以,圣人有云:我无所偏为,百姓会自行教化;我不欲以静,百姓会自行修正;我不生事端,百姓会自行富足;我无欲无求,百姓会自行淳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