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管窥《道德经》
18063600000059

第59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闷,《说文》释为:懑也。懑,烦也。烦者,热头痛也。引申之,凡心闷皆为烦。问曰。悲哀志懑气盛。淳,《康熙字典》注释:淸也,朴也。《张衡·思玄赋》何道眞之淳粹兮。《注》不浇曰淳。又沃也。《周语》王乃淳濯飨醴。又大也。《班固·幽通赋》黎淳耀于高辛兮。缺,《说文》释为:器破也。从缶。

廉:仄也。此与广为对文。谓偪仄也。廉之言敛也。堂之边曰廉。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堂边皆如其高。贾子曰廉远地则堂高,廉近地则堂卑是也。堂边有隅有棱。故曰廉。廉,隅也。又曰。廉,棱也。引伸之为淸也,俭也,严利也。刿:利伤也。利伤者,以芒刃伤物。

直:正见也。左传曰。正直为正。正曲为直。其引申之义也。见之审则必能矫其枉。故曰正曲为直。肆:《说文》极陈也。《尔雅·释言》肆,力也。《疏》极力也。《左传·昭十二年》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又《玉篇》放也,恣也。《易·系辞》其事肆而隐。《疏》其辞放肆显露,而所论义理深而幽隐也。

极,《康熙字典》注释:《说文》驴上负也。《徐曰》极者屋脊之栋,今人谓高及甚为极,义出于此。又天地未分以前曰太极。《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注》无称之称,不可得而名也。妖:艳也,媚也。一曰异也,孽也。《左传·庄十四年》人弃常则妖兴。《前汉·五行志》杀不以时,有草妖。又妄闻之气,发于音声,有鼓妖。云风起而为夜妖,言之不文,是谓不艾,时则有诗妖。

当政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不要随意颁布政令和法规,官员和百姓各司其职,社会运行各按其序,虽然看起来平静沉闷,了无新意,但百姓自然淳朴,安于现状,不会有妄为的念头。反之,当政者“为之而有以为”,设置各种教条、礼法来规范和约束百姓,损害他们的利益,就会引起他们的不满,并遭到他们的反对。

因此,圣人行为端正,但不会对他人造成伤害;自身清廉,并能够宽待他人的缺点;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并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开导和劝谏,态度适中而易于被人接受;保持清醒和睿智,为他人指点迷津,却不发人隐私,使人难堪。

虽然如此,但是,看似不利的事情,到头来可能产生有利的结果,看似有利的事情,也可能隐藏了有害的因素。谁知道终极的真理实相?所谓的正道法则是否真实存在?公理正义,可能被视为旁门左道,善人殊能,可能被当作妖邪异类。由此而生的困惑,实在是由来已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