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管窥《道德经》
18063600000053

第53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悦,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悦,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常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没身:终身。塞,《说文》释为:隔也。

悦:(1)高兴,愉快。(2)应为“兑”,借为阅字。具数于门中也。具者,供置也。数者,计也。周礼大阅。注曰。军实也。(3)古叚阅为穴。宋玉赋。空穴来风。庄子作空阅来风。司马彪云。门户孔空。风善从之。

济:(1)济济,衆盛之貌。一曰多威仪也。《诗·大雅》济济多士。(2)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渡也。《扬子·方言》过渡谓之涉济。(3)又益也。《左传·桓十一年》莫敖曰:盍请济师于王。(4)又相助也。《易·谦卦》天道下济而光明。

救:止也。论语。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

袭:左衽袍。小敛大敛之前衣死者谓之袭。士?礼。袭字引申为凡揜袭之用。揜:自关以东取曰揜。方言曰。掩,取也。

常,《说文》释为:下帬也。上曰衣。下曰裳。裳,障也。以自障蔽也。从巾者,取其方幅也。引伸为经常字。

天下万物,自有其来历和根由;通过对其本源和本质的研究,可以更加清晰、准确地把握事物在特定环境下所产生的现象;弄清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恪守大道,从根本上理解、判断和处理问题,行为就不会陷入危殆。将与事情本身无关的东西摒弃在事外,不因为个人的利益和感情而陷身于事中,就可以不慌不忙,从从容容的做事。反之,如果分不清主观与客观,不知足,不知止,就会陷于事务纠缠,终身无法自拔。按照道理做事即为开明,自觉地处于弱势,照顾并满足他人的利益,即可获得强大的力量。运用理性的智慧,尊重客观实际,遵循公义常理,就不会形成祸患,这就是“袭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