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管窥《道德经》
18063600000037

第37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歙:《说文》释,縮鼻也。示:天垂象,見吉凶,所以示人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

第36、37章进一步阐述了“曲全枉直”和“无为而治”的道理,同时也对第35章所提出的问题给出了答案。

真理往往是晦涩的、隐蔽的,也就是所谓的“微明”。天下万物,其发展的道路往往是曲折的,而不是直接的;事物在一个时点上表现出来的特征,可能与其总体性质并不相同:将要收敛的,总会经历一个扩张的过程;将要衰弱的,总会经历一个强大的过程;将要颓废的,总会经历一个兴盛的过程;将要夺取的,总会经历一个给予的过程。

谦虚处下,宽柔待人,总要胜过自命不凡,任性刚强。就是“微明”最好的例证。

鱼儿再怎么灵活乖巧,也不能脱离它赖以生存的池塘渊薮。政策必须符合实际,才能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利。大道没有具体的形式,要根据现实的环境才能体现出来,不能像法律条文一样向公众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