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好斗
180000000043

第43章 “好斗”原则2:关注未来,而不是过去(6)

最后,克拉森在真实而严峻的不确定性背景下主导了整个过程。作为新任首席执行官,他对局势的了解并不充分,他只有几个星期的时间来进行调研,决定了一件对自己刚刚开始掌管的公司的未来至关重要的大事。使他获得成功的,是他纯粹的好奇心,是他对坦诚的不和谐音的重视,是他坚持不懈地对将战略意图变为可持续现实的关注,是他指挥一场至关重要的正确战斗的高超技能。

关注未来——柏林墙

有人说,政治是一项事关可能性的艺术,而政治家则比首席执行官更加善于通过描绘一幅迫切的未来愿景图,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来获得成功。所以,正确的战斗看似可能在政治世界有所作为。但是,鉴于政治领域的不同利益和竞争议程,政治性正确战斗通常都非常难以打得赢。

案例分析:冷战期间的美国总统办公室——里根(Reagan)总统管理其演讲稿撰写人

?可能性测试:里根团队在政治上有其极化立场,但同时,他们坚定地关注未来发展趋势。

?迫切性测试:要击败共产主义。这一点无庸赘述。

?不确定性测试:在国际关系处于不安全状态的时刻,里根如何挑战戈尔巴乔夫?世界将如何回应?

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总统在他第二届任期时聚集了一批持温和政治观点的幕僚,像科林?鲍威尔(Colin Powell),在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有白宫幕僚长霍华德?贝克(Howard Baker),以及国务卿乔治?布尔茨(George Shultz)。然而,他的演讲稿撰稿人则持续秉持右翼观点。总统有很多演讲稿撰稿人,这些工作人员的更替非常频繁,但是,在第二届里根政府中,被广泛认为是不偏不倚的政府演讲稿撰稿人的有乔什?吉尔德(Josh Gilder)、佩吉?努南(Peggy Noonan)和彼德?罗宾逊(Peter Robinson)等。

当时,媒体纷纷猜测,这些新任温和派幕僚制约了总统的言论,使“里根不能成为里根”,他们弱化了演讲稿撰稿团队准备的措词强烈的纯粹性文字,以至于当里根真正使用这些稿子做演讲时,所表达的已经不再是总统的本意。支持者争论说,如果当年里根总统那篇重要的演讲(1983年,里根发表的著名演讲,关于“邪恶帝国”的讲稿。——编辑注)能被撰稿团队成员完全把总统的本意渗透到演讲稿中,那么总统应能获得更高的声望,国家就可能摆脱惨淡的阴云,共产主义就可能处于被动的防守局面。

演讲稿撰稿团队通过将他们内部斗争的轶事透露给媒体来回应此种说法。他们私下表示,他们最初提供的,都是铿锵有力的反共主义言辞,但这些在经过国务院那些优柔寡断的中间派润色后都变成了轻描淡写的文字,里根总统根本看不到这些讲稿素材。事实上,此类报道的实际效果是为了支持美国民众日益高涨的一种观点:年事已高的里根总统实际上已经不太密切关注国事,而由其幕僚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