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香奈儿和她的浪漫传奇
17760300000011

第11章 ——真实的香奈儿

你可以穿不起香奈儿,你也可以没有多少衣服供选择,但永远别忘记一件最重要的衣服,这件衣服叫自我。——可可·香奈儿

香奈儿的影响力

说到风格,可可·香奈儿对此有一个很好的注解:

时尚来去匆匆,唯风格永存。

应该说,风格的塑造是很不容易的,一旦确立之后所做的工作就是延续并传承。

香港中环的遮打道一直以大牌云集而著名。从皇后向广场这端出发,香奈儿(Chanel)便是起点。即便是隔着比较远的距离,全世界的香奈儿店也只要一眼就能辨别出来。

镜梯、扶手椅、米白色羊毛地毯,这些都已成为如今香奈儿精品店的注册商标。

它们与位于巴黎康邦街的香奈儿总店一脉相承,举目便可见店面极简的黑白外观,让人瞬间想起“Chanel No.5”的黑白瓶身、小黑裙、菱格纹手袋可可·香奈儿似乎永远只以黑白照片示人以瘦削轮廓。

如果你经过香奈儿的橱窗前而不为所动,那是因为你还未曾真正拥有。

当可可·香奈儿还是康邦街上的一家帽子店老板时,她就自作主张地去掉女帽上繁复的设计,制造出简洁的女帽。在可可·香奈儿心里:

简约就是美。

这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狮子座女人以其强烈的个人风格影响了香奈儿几十年,她把最初世俗眼中的“离经叛道”最终沉淀为一个品牌的清晰轮廓——至今真心钟爱香奈儿的女士们也几乎都是如出一辙的权威和不容置疑。

就连可可·香奈儿的劳斯莱斯车也别具风格。当时流行的都是浅色的车子,当可可·香奈儿指明要深蓝色的时候,汽车销售员小心翼翼地问,这个颜色是不是容易让人联想到灵车?

但自从可可·香奈儿开上了深蓝色的劳斯莱斯后,全世界马上刮起了一股海军蓝的风潮。

黑色是可可·香奈儿的灵魂。她的下巴永远高傲地抬起,她的眼睛里有浇不灭的激情,一贯的短发在耳后细腻地卷曲,大串的珍珠项链在颈项间闪烁着跳跃的灵感。

每个爱美的女人都会被香奈儿的时尚所折服,或被她那追求自由独立同时又具有女人味的魅力所吸引。

可可·香奈儿是所有女性的抱负和渴望凝聚而成的一个成功的神话。她改变了我们对于服装的认识,对于女性的认识,对于人生的认识。她用自己的事迹证明:妇女们可以做成任何事情,一个女人同样可以自食其力,选择自己所爱的人,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从不是女英雄。但是我选择了我想成为的样子,而我现在正如自己所愿。即使我不被爱、不讨人喜欢又能怎样。

香奈儿第一代设计师可可·香奈儿,终其一生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包括经营事业、选择爱人和设计时装,香奈儿品牌的成功注定了这个不平凡的女人必将青史留名。

认识可可·香奈儿的人都知道,她的指间永远夹着一支香烟。据说,可可·香奈儿一天要抽50支香烟。对于她这样的传奇女子来说,抽烟代表了一种我行我素的生活态度。

和她的作品一样,可可·香奈儿本身也是超前的、创新的、多变的。

她复杂的性格成为她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精神焦点,也成了女性在追求美与自由的历史上的经典。

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可可·香奈儿的短发、不羁的活力、白色衣领、针织套装、变短的裙子和黑头双色鞋,就已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可可·香奈儿对自己的身体和运动风格十分自豪,对于活力、自由、女性气质、感官享受和现代时尚以及这个世界,她都有自己的标准,可可·香奈儿打破了当时关于自由的定义。她不断地创新,创造出一种新的风格,属于她自己的风格,一种延续至今,却反常地成为永恒的风格,“永不再现”成为“永恒经典”。

可可·香奈儿曾说过:我设计运动服装其实是为了我自己我通常是我的第一个模特。我为自己而着装,如果我不会穿的衣服,我也不会去制作它。我开创时尚风格的真正原因,是因为我是第一个20世纪的女性。漂亮的可可·香奈儿在创造性方面,同她的设计一样引人注目。据传,可可·香奈儿在一次操作加热炉中,炉子突然爆炸而烧灼了她的头发,她机敏而毫不犹豫地用剪刀修剪了剩下的头发,变成了一种可爱的新型短发。此后,可可·香奈儿便梳起了短发。当被人问起“您为什么要把头发剪短”时,她干脆利落地说:因为头发妨碍我做事。尽管当时贵妇们仍不能容忍短发,但短发终究成为20年代的流行。即使到了今天,“女为悦己者容”依然被许多女人看做不二法条,而可可·香奈儿却只为自己而容。她说:我剪短头发,不是改变时尚,我就是时尚。可可·香奈儿憎恶把女人当做物品,她反对男人主宰一切,所以她要主宰女人的时装世界。法国女导演安妮·芳婷说:“香奈儿吸引我的,并不是她创立的经典名牌服饰,而是她个人的特立独行、自强不息的性格。尤其在一个时代交接的剧变社会中,出生于法国贫民区的可可没怎么受教育,竟然可以凭借自己的才能和个性改变命运。”

长期以来,白皙肤色总被视为显贵的象征。喜欢在海上游玩的可可·香奈儿任自己年轻的脸在阳光下晒黑,特立独行地用个体的古铜反抗全体的白皙,从而一反过去崇尚细白肤色的传统审美观。

如今,“可可”已成为法国家喻户晓的名字,人们反而不记得她的原名“嘉柏丽尔”了。

可可·香奈儿曾说:

你可以穿不起香奈儿,你也可以没有多少衣服供选择,但永远别忘记一件最重要的衣服,这件衣服叫自我。卡佩尔男孩让我明白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按照自己的意愿经营事业,按照自己的欲求选择爱人,这是卡佩尔男孩给予我的最好的礼物。

所以说,可可·香奈儿不只是创造了服装、香水、人造饰品,她一手倡导的风格、走路的姿势、生活的方式都已成为20世纪精神的代表。

工作与阅读

可可·香奈儿是一个视事业为宗教的女人。她的生命之中可以没有婚姻,没有子女,没有亲情,没有友谊,年老色衰之后甚至可以没有爱情,没有情人,却一定不会缺乏对事业的狂热执迷和彻底皈依,事业才是她的最终信仰。

可可·香奈儿的生活界限分明:

有的时间要发奋工作,有的时间要谈情说爱——世上也只有这两种时间。

每一天,可可·香奈儿都是这样开始的:“从早上一踏进店里,她就傲气十足地抬着头,扬起下巴,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她穿着简单的黑裙和毛衣,爬上三段又陡又窄的阶梯,走进工作室,卷起袖子,坐在地板的坐垫上,点起一根烟,开始工作。”

工作时的可可·香奈儿绝对全神贯注,全身心投入。她说:

当你开始工作,就必须继续下去,如果你不用心去做,你将一事无成。

少数能够跟在她身旁工作的人说,可可·香奈儿是她们所有人中最有耐力的,她可以连续站上几个小时,而不需要坐一下或吃一点东西,或让嘴皮子休息几分钟不说话。

可可·香奈儿的个性,决定了她的生命永远属于斗士、永远在不断挑战自我的生活中奋斗。

在《香奈儿与斯特拉文斯基之恋》一书里,作者记录了一个可可·香奈儿在工作室里工作的场景:

“可可·香奈儿围着模特儿忙碌,先是双膝跪地,有时候索性趴下。一会儿站起,一会儿坐下,一边还不知所云地喃喃自语。她脖子上用丝带挂着把剪刀,参照着图样就直接在衣料上裁剪起来。”

“这是一件米色真丝礼服,不规则的裙摆,领子像交叉的围巾。只见可可·香奈儿这里调整一道边,那里抻直一个褶,一寸寸简化着衣服的线条,让它在底部柔顺地张开。然后,她开始在手臂处下功夫:‘这该死的袖子,我怎么老是弄不好!’可可·香奈儿嘀咕着。”

“地板上散落着零碎的衣料,可可·香奈儿嘴里斜斜地衔着别针,犹如衔着一朵玫瑰或是一把小刀。”

“时间就在可可·香奈儿不断裁剪的过程中一分一秒地过去,一直站立不动的模特儿小心翼翼地换了一下身体的重心,没想到还是被她发现了:‘你一分钟也静不了吗?我付你钱是干嘛的?’她从来不能容忍自己由于其他的人或事被耽搁或者延误。可可·香奈儿认为,时间和机会都是属于她的。”

“初来乍到的模特儿还不习惯她这样的呵责,只好乖乖地摆出一个僵硬的姿势,直到累得受不了为止。”

“已经是下午时分,可可·香奈儿还在忘我地工作。她对袖子始终放心不下,敏捷地又掖又别,最后总算满意了。衣服被送到楼下加工,这是为一位顾客定做的。此时,可可·香奈儿才想起来,她的午饭还没有吃。当然,她的模特也一样。”

“可可·香奈儿的助手在她走后拿着吸铁石在地板上到处移动,好把散落的缝衣针和别针收拾起来。向来喜欢整洁的可可·香奈儿容不得她的工作室里一片邋遢。”

工作不仅可以让可可·香奈儿避免想起自己的孤独,而且可以为她带来财富。

当我想到工作,我想到的是我要装扮的妇女们,而不是时装店,一旦我能够帮助解放妇女,我会坚持下去的。

对可可·香奈儿而言,时尚是一种职业,一种生意。她以此为生,孜孜不倦地工作,她把自己所有的精力、时间都献给了自己的事业,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而在工作之余,阅读成了可可·香奈儿唯一的爱好。她说,书是她最好的朋友。

小时候,可可·香奈儿曾经借着微弱的烛光在阁楼里阅读连载小说。她从书中学会了生活。

可可·香奈儿认为,再糟糕的书也会告诉你一些道理,一些真实的情况。最拙劣的书同样也是人类经验的纪念碑。书里记载着别处没有的重要定律,这些定律往往能支配人类。

这些书造就了可可·香奈儿的敏感与骄傲。而骄傲使她产生了对成功的兴趣和对伟大的渴望。

可可·香奈儿讨厌卑躬屈膝、低声下气,讨厌掩饰思想、屈从顺服或不按自己的意愿行事。

无论是少年、青年还是老年时的可可·香奈儿,她的行为举止中、她生硬的语气中、她犀利的目光中、她严肃的脸色中,以及她绝对的性格中都无时无刻不闪现着一种骄傲。

她的虚荣和前卫

可可·香奈儿一生最不爱谈论并极力掩盖的,就是她的身世。事业上的成功使她始终对自己卑微的出身耿耿于怀。

她的人生犹如一本谎言集,成年后的可可·香奈儿从来都没有停止过美化自己的过去,甚至总是在改编自己的生命经历。经过她修改的自传就像一篇小说。

自从最爱的卡佩尔男孩死后,可可·香奈儿一直小心翼翼地掩饰着她凄惨的身世,绝口不提孤儿院,并且总是固执地说:“最为理智的我被寄养在姨妈家里。”甚至她对她所爱的男人也会极力地掩藏她的过去,她称自己是来自法国奥弗涅省的一个普通商人家庭。这意味着她抹掉了人生整整10年的岁月,在可可·香奈儿的自传中,这10年就仿佛消失于无形。

“我是个说实话的谎言家。”尚·考克多这句自相矛盾的话也许正是可可·香奈儿人生故事的写照。连她自己也承认:

我很坏,我常常发脾气,偷东西,说谎。

当可可·香奈儿将双“C”的标志写就一段时尚的图腾时,她不惜用收买自己兄弟姐妹的方式来保护她的虚荣心。

可可·香奈儿的两个弟弟是流动商贩,为了保守秘密,她的几个兄弟姐妹每年都会定期收到可可·香奈儿从巴黎汇去的大额支票。这些钱足以使他们过上小康的生活而不用为生计四处奔波。

为了答谢她的慷慨,弟弟亚冯兹把他的私生女也取名为嘉柏丽尔·香奈儿,这使得她报以一个嘲讽的微笑。

可可·香奈儿花这些钱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用金钱封住他们的嘴。她不想让人知道,大名鼎鼎的香奈儿夫人居然出自一个小商贩的家庭!

可可·香奈儿藐视常规和准则、约束和风俗、习惯和传统。她认为这些是使人们的灵魂不自由的枷锁。马甲使身体被框住,命令使创意干枯,经验使生活缺乏想象力,固定的模式会毁掉人的气势可可·香奈儿一生没有步入婚姻殿堂,但她的生活中从来都不会缺乏爱情的滋润。

她也不曾为哪一段恋情放弃自我,在谈情说爱的同时她从来不忘成就自己的事业。

我永远无法放弃香奈儿公司,它是我的孩子,是我白手起家缔造了它。我不希望自己在男人心目中的分量仅仅是一片羽毛。

情人对她来说就如同艺术、文学和音乐一样,从卡佩尔男孩到诗人比艾·勒尔维底、从王室贵族迪米催到音乐家斯特拉文斯基、从富可敌国的威斯敏斯特公爵到德国纳税军官冯·丁克拉格可可·香奈儿的爱情超越年龄和地域,尽情地享受着情人们带给她的浪漫和快乐。

独立而开放的爱情观让可可·香奈儿成为走在时代潮流尖端的女性。依靠男人而迈出创业第一步的她,一生都在利用他们为她娇小的身躯竞相举起投标牌。在可可·香奈儿看来,爱情比婚姻更具有生产力。

可可·香奈儿依照自己的需求而活,这一点,即使是在当今的世界,也很少见。

可可·香奈儿以自己的方式告诉所有的女人:时尚不仅仅是奢华的配饰、香水和服饰,时尚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香奈儿的中国情结

在公众的眼中,可可·香奈儿是一位专注于工作、意志坚强的女性。她白手起家,凭借非凡的创造力和永不妥协的精神成为首屈一指的设计大师。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走在时尚前沿的可可·香奈儿非常向往遥远神秘的东方古国。

众所周知,可可·香奈儿酷爱山茶花。在香奈儿的时尚王国里,茶花形象无处不在。为此,香奈儿的专属工作坊每年都要做出几万朵各式的山茶花来装点上流社会女性们的襟扣和足尖。

那么,可可·香奈儿为什么会深爱这种来自东方的花朵呢?位于巴黎康邦街可可·香奈儿寓所里的中国屏风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原来,可可·香奈儿之所以钟爱山茶花,起初是因为它开放在这些美丽的中国屏风上。一朵朵的山茶花掩藏在蝴蝶、牡丹与鸟雀之间,原来她最喜爱的标记来自于遥远的中国。

可可·香奈儿,这位典型的西方女子对中国17世纪康熙年间出品的屏风情有独钟,可她本人却从来没有到过东方。

至于可可·香奈儿缘何如此地喜欢中国古董屏风,人们猜测很可能是受她的情人卡佩尔男孩的影响。卡佩尔男孩非常喜欢东方的宗教和哲学,是个典型的东方迷。在他们曾经共筑的爱巢里,卡佩尔男孩的布置处处充满了浓重的东方风味:房间的壁炉上端坐着一座佛像,书架上满是印度语课本、政治书籍和古典文学作品。

可可·香奈儿在自己的每个房间里都布置了中国古董屏风,甚至毫不犹豫地把部分屏风分散拆开,直接当做墙面壁纸装饰在墙壁上。

精于文物收藏的马未都和王世襄都曾经感慨过彩款屏风的稀有。因为不易保存,国内各博物馆的彩款屏风加起来也不足五组,而且件件有残损。

鉴于此,可可·香奈儿的艺术家朋友们都对她的“暴殄天物”表示震惊,特别是当这批屏风的价值之高可能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由此可见,可可·香奈儿的寓所实在是一笔巨额财富。

那时的可可·香奈儿爱透了那些有精致雕琢的中国式黑漆木屏风。这算是她个人对装饰品设计梦想的实现,这种漆木屏风后来也因为她而成为一种时尚。屏风默默无语地展开,诉说着东方式的奢华情调,在这幢当时以华丽闻名的建筑物中营造了一些亲切舒适的角落。

这些屏风是当年可可·香奈儿在法国外省的一家古玩店中发现的,当时的可可·香奈儿情不自禁地叫出声来:

真漂亮啊!

在这之前,可可·香奈儿从未这样评价过任何物品。她为此欣喜若狂,大手笔地购入30余扇,从此便生活在这些屏风包围的世界里。这些屏风在18世纪由亚洲出发、自中国皇朝的核心地带、绵延至印度科罗曼德尔沿岸,辗转运到欧洲。由于在明清之际,用特殊彩款技法上漆的外销屏风常常经由印度东北的科罗曼丹地区上岸,所以这种屏风又由此地名得名—— Coromandel。

可可·香奈儿这一特殊的喜好引起香港时尚专栏作家黎坚惠好一阵感慨:“也许世事往往就是这样,当中国有钱人疯狂地追捧香奈儿的Logo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图腾竟来源于自己的家乡。”

在东方传统里,茶花象征着春光,也预示着不幸,因为茶花凋落起来惊心动魄,总是整朵花瓣瞬间落下,飘飘扬扬,像天上落下的雪花。而在西方的花语里,山茶花代表着“理想的爱”。

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的可可·香奈儿终身缺乏安全感,虽然有过包括卡佩尔男孩、俄罗斯大公爵迪米催、英国首富威斯敏斯特公爵甚至纳粹军官在内的众多情人,但她却终身未婚。

成功之后的可可·香奈儿最不愿意面对的就是漫漫长夜,她喜欢邀请朋友到家里做客,经常会有七八个朋友在这里一起用餐,这个时候的可可·香奈儿是最活跃的,总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整个房间里都是她喋喋不休的声音。

当朋友们想要离开的时候,可可·香奈儿常常会把大量的中国屏风包围在门口,以留住客人,朋友们会因为看不到出去的路,而一直和她聊天。

值得一提的是,不但可可·香奈儿本人常常徘徊在屏风之间,香奈儿品牌的继任者卡尔·拉格菲尔德也视这些“神秘的中国屏风”为创作灵感和品牌灵魂,他曾经以屏风图案为原型,创作了一系列高级订制女装,还曾经以屏风为背景拍摄广告大片。

在近几年的香奈儿彩妆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以中国屏风为主题的影子。

在灵感来自于可可·香奈儿遗产中的恋艳东方秋季彩妆中,不仅保存了东方神秘且华丽的帝政风情,还将品牌的华美精神与艺术精华合而为一,展现了前所未有的世故优雅,也为香奈儿带来了不同以往的东方贵族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