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百年北大讲授给青少年的人生智慧
17751800000080

第80章 等机遇不如找机遇

一个聪明人所创造的机会比他所发现的机会更多。

——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

北大计算机系的人,对郭蓓菁不陌生,她的经历一直在激励着那些敢于挑战自我的北大人。

在微软工作的华人都知道郭蓓菁,一位小巧玲珑、年轻活泼的女孩。见她第一眼,你可能对她是微软最资深的华人经理之一感到惊讶,但是如果你和她交谈一分钟,你就一点也不惊讶了。她讲的每一句话都流露着自信、乐观,以及严谨的逻辑思维和战略思想。她曾说过她积极主动的一个故事:

郭蓓菁16岁从中国移民到美国,只有6个月的时间准备SAT考试。那时她虽然苦练过口语,但是文法、词汇、作文都还差得很远。考试结束后,她的SAT数学考了780分(满分800分),但是英语只考了280分(零分是200分)。但她没有气馁,依然满怀希望地申请了加州大学的电机工程系。

另外,她还直接写了一封信给加州大学的工学院院长。在信里,她做了详尽的自我介绍,自豪地描述了她在理工方面的成就,解释了她刚到美国6个月的英语问题,最重要的是,她强调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刻苦精神。在信的最后她写道:“院长女士,如果你录取我,我保证我会成为贵校的财富。”

信发出两天后,郭蓓菁接到了校长的约见邀请。校长在谈话中发现,郭蓓菁的英语水平在短时间内有了很大的提高。郭蓓菁当然不肯放过这个机会,她当面向校长保证:

“我的英语会学得和美国同学一样好。”一星期后,加州大学决定录取郭蓓菁。

在回忆往事时,郭蓓菁说:“当时我的英语SAT分数太低,我的申请表很可能没有被阅读就被直接拒绝了,但是我不服输,我深信如果被录取,我将会是一个成功的工程师。”

智慧感言

明知希望渺茫,还要放手一搏,郭蓓菁靠自己寻找机会实现了梦想。等机会与找机会,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体现了主动与被动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态度。

李开复在给中学生的信里曾写道:“不要忘了,被动就是弃权,不做决定也是一种决定。”

主动出击才能抢占先机。每一件发生在你身上的事都应该是因为你的决定而发展变化,如果你很想做一件事,为什么要被动等待而不去主动争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