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百年北大讲授给青少年的人生智慧
17751800000036

第36章 说得到才能做得到

我们对自己抱有的信心,将使别人对我们萌生信心的绿芽。

——拉罗什富科(法国作家)

北大人的狂放尽人皆知,然而他们却也狂得有底气。很多人在少年时期便口出狂言,他们不理会别人的嘲笑,向着梦想坚实迈进,最终,竟然真的把当年的“胡言乱语”变成了现实。

1987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北京大学未名湖畔,一名叫许晓峰的校园歌手在酒过三巡后发出豪言:“我要做Warner Music(华纳唱片)在中国的总裁。”在场的同学,包括后来成为普涞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陈戈,都认为他是酒后胡言乱语。可让大家没想到的是,14年后,许晓峰竟然实现了这个“不切实际”的“豪言”。

从北大英语系毕业后,许晓峰被一纸派遣令“发配”到了大亚湾核电站当翻译。

他最终还是斗不过自己日益上升的心气,第二年就辞了这份安稳的工作,回到了北京。他组织小型演出,自己排戏,给华纳的中国代理“打下手”,开小娱乐公司做版权代理,1997年,开了家小酒吧,继续唱歌。在这期间,他做了大量的行业分析,准备充分而扎实。

1999年,许晓峰带着自己在这一行摸爬滚打十年的成绩以及厚厚的调查报告,敲开了梦想的大门,他自己跑到华纳(香港)有限公司,跟他们说,我就是你们需要的人。一个有点堂吉诃德气质的人是很容易把别人“震”住的,于是他成了华纳(香港)有限公司的正式雇员,进入华纳后他如鱼得水。一年之后,他说服华纳进军内地,创办华纳(中国),他当年的豪言壮语变成了现实。

2003年7月8日下午,许晓峰在接受千龙网记者采访时说:“作为一名跨国唱片公司的职业经理人,一个推广娱乐品的商人,我眼下所经营的事业,确实是我大学时就一直梦想的事,因此和很多人相比,我是幸福的。”

无独有偶,微电子学家、北大微电子研究院院长王阳元,早在中学时期便在课堂上“大放厥词”:“我是未来的科学家。”

一次上语文课,王阳元交上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未来的科学家——宇耕在成长》,写的是宇耕立志要成为一位原子物理学家的内容。“宇耕”正是他当时给自己起的笔名,意即“宇宙的耕耘者”。

老师在讲台上念,同学们在台下“嘿嘿”地笑。有人说他“狂”,也有人说他“傻”,一个不起眼的中学生,居然口出“狂言”,要做宇宙的耕耘者,要做大科学家,不在同学中间掀起一阵波澜才是怪事呢。但语文老师给他的评价并不是嘲笑,而是鼓励,这让王阳元满怀感激。多年以后,他仍然对这所学校充满着感情,并且他没有让老师失望,成为一个硕果累累的耕耘者。

智慧感言

虽然许晓峰和王阳元很“狂”,但他们最后都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他们没有吹牛,他们的狂是自信的表现。人生的精彩很大程度上源自于梦想的精彩。“大放厥词”既是对梦想的一种肯定,又是对自我的一种激励。人只有不断给自己设定有难度的目标,才可能不断突破自我,不断进步。把梦想大声喊出来,可以让时间和舆论给自己压力,提醒自己不要松懈,一步步向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