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百年北大讲授给青少年的人生智慧
17751800000026

第26章 带着专业的眼光生活

科学决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

——马克思(德国马克思主义创建者)

北大的秦其明教授在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

他喜欢博览群书,还利用暑假游览名山大川。然而,即使是在放松的时刻,秦老师也习惯于从专业的角度来观察周围地理环境,看东西往往戴着一副“有色眼镜”。

在乘飞机时,他往下看地面的场景,会想起航空照片的种种问题,如何成像,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景观效果等;在新疆,他曾到达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中部,去观察新月形沙丘背阴低洼处的沙生植被。也是因为本科时选择了地理专业,原本普普通通的游玩也会成为一次颇有收获的冒险行动,成为一次专业知识的实践机会。

他在念大学时,有一次和几个同学爬五老峰看日出。正规的上山路是在五老峰的两侧,然而喜欢冒险的同学们却选择了从五老峰主峰的正面直上。没有路了,他们就钻入布满藤条和荆棘的山坡前进。初入时,藤条和灌丛较柔软,比较容易钻爬,然而深入一定距离时,前进越来越困难,而钻出的通道已被藤条和灌丛堵实,于是,秦其明提议,大家平直地伸出两手,匍匐在地上,通过手臂探测来比较两侧,沿地势较低的一端横行,很有可能找到山上洪水冲刷形成的冲沟,而冲沟里多是沙石,不易生藤条和荆棘灌丛。

这果然是一个好办法,顺着坡面较低的一侧,他们几人找到了冲沟,冲沟上面虽然覆盖着藤条和荆棘灌丛交织的网,但冲沟给向上爬行提供了狭小的空间,顺着冲沟前进,他们摆脱了藤条、荆棘的阻拦,走出险境,直至顶峰。秦其明说:“我们是靠着专业知识走出困境的。”

智慧感言

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里的场景:主人公通过观察植被和天相,在茂密的丛林中走出困境。和文中提到的一样,这也是把专业知识带进了生活中,其实这是一种能力——对知识活学活用的能力。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种对知识的应用也是一种敬业,抓紧一切时间思考、研究分析所见所闻的一切事物,在休息的时候也不忘工作,这样的敬业精神是我们很多人都缺少的。青少年将来要走上工作岗位,爱岗敬业会为你带来财富与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