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百年北大讲授给青少年的人生智慧
17751800000027

第27章 勇于挑战权威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

北大的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邹衡曾对夏文化提出过独到的见解,他对前人的学术论断大胆质疑,使我国的考古研究有了重大进展。

邹先生既服从权威,又不怕权威,不但不怕现代的权威,也不怕古代的权威。20世纪80年代,根据对山西南部曲沃县晋国遗址的深入发掘与周密论证,他大胆地作出晋国不在太原而在天马——曲村的结论。这一论断非同小可。

晋都位于太原之说,早在东汉的班固郑玄时期就已经确定,以后诸朝都沿用此说,故后来有晋祠的建立,于是以讹传讹,穿凿附会,几成定论。邹衡竟敢对班固提出异议,岂不是太岁头上动土?是的,只有邹衡有如此胆量。15年来,以邹先生为首的考古学者,以文献记载为线索,应用现代考古学方法,经过周密调查和大规模发掘,证实了先生的论断,终于使这个埋没近两千年的晋国古都重见天日,堪称中国学术界一大盛事。

关于夏文化的论争可以说是邹先生一生中最重大的事件。夏文化是关系到中华民族文明起源的大课题,在国际学术界,几乎是众口一词否定夏文化;而在国内,对于夏文化的具体地域和时期也存在着重大分歧。1977年,邹先生石破天惊,首次诊断偃师二里头文化一、二、三、四期全部是夏文化,顿时在学术界掀起一场轩然大波,一时对手如林,非议频出。然而,在经历了国内外学术界十几年的“围剿”之后,先生的诊断仍“我自岿然不动”,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天塌下来我也不怕,我希望别人都反对我。”邹先生是那样的自信,那样的坚定,因为他抓住了真理,他独创了辉煌的历史。

不因循守旧,不拜倒在权威脚下,大胆否定前人旧说,这只是邹衡先生学术精神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正直、诚实的学者,他也不惮怀疑自己、否定自己,抛弃自己学说中的错误。超越别人诚然不易,对于超越自己,他则说:“搞学术没有不犯错误的,要勇于修正错误,抱残守缺只会故步自封。”

智慧感言

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邹先生的可贵之处在于其敢挑战权威。在前进的路上,我们应该找准自己的方向,信服的应是真理,而不是权威。下一次,如果老师错了,你敢不敢用合适的方式给他或她提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