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百年北大讲授给青少年的人生智慧
17751800000015

第15章 不判考卷却桃李满天下

活教育使人变活,死教育使人变死。

——陶行知(当代教育家、思想家)

北大教授钱玄同先生,以生性猖狂著称,从不妥协。他教学中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从来不判考卷。

期末考时,钱玄同来了,发下考卷以后,打开书包,就独自坐在讲桌后写他自己的东西。考题四道,学生好歹答三道就交了,钱玄同也不知道,因为他根本不看。到下课,钱玄同拿着考卷进教务室,并立刻空着手出来,他向来是不判考卷的。学校为此刻了一个木戳,上写“及格”二字,收到考卷,盖上木戳,照封面姓名记入学分册而已。

后来,钱玄同在燕京大学兼课,将此法照搬过去,考卷不看,交给学校;学校退回,钱玄同仍是不看,又退回;于是校方要依法制裁,说:“如不判卷,将扣发薪金。”钱玄同也够硬气,附上钞票一包,说:“薪金全数奉还,判卷恕不从命。”

钱玄同为了不改考卷,竟然甘愿丢掉饭碗。难道是他不负责任吗?不是,我们推断起来大概原因有二:一是性格使然,不愿妥协;二是想还课堂以自由民主,不让自己的评判影响学生的见解。

钱玄同虽不判卷,却并不妨碍他教导出一位位大师。

智慧感言

学生答题,老师不判卷,学校不追究,这看似“一条龙”的另类管理还真是少见。但我们也由此看到了北大历经百年依旧生机盎然的奥秘所在:一方面注重学习的过程,弱化考试的形式;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智慧,鼓励对立思考与个人见解。

也正因为北大的博大与宽容造就了一批有学问、有个性的大师,这成了北大百年不朽的秘密武器,也是北大具有恒久魅力的传世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