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百年北大讲授给青少年的人生智慧
17751800000014

第14章 水果贩的生意经

人一旦发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

——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

北大一学者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家贸易市场里,某水果摊位生意兴隆,然而却有一位顾客非常挑剔。

“这水果这么烂,一斤也要卖50元吗?”顾客拿着水果左看右看。

“我这的水果是很不错的,不然你去别家比较比较。”小贩不慌不忙地说。

顾客说:“一斤40元,不然我不买。”

小贩还是微笑地说:“先生,一斤卖你40元,那我对刚刚向我买的人怎么交代呢?”

“可是,你的水果这么烂。”

“不会的,如果是很完美的,可能一斤就要卖100元了。”小贩依然微笑着。

不论顾客的态度如何,小贩依然面带微笑,而且始终笑得像第一次那样亲切。

客人虽然嫌东嫌西,最后还是以一斤50元买了。

有人问小贩何以能始终面带笑容,小贩笑着说:

“只有想买货的人才会指出货如何不好。如果我不接受他的意见,用几句话把他顶撞回去,他就不会成为我的顾客。”

讲完这个故事后,这位学者接着对学生说:“小贩完全不在乎别人批评他的水果,并且一点儿也不生气,不让狭隘来扰乱方寸,这不只是修养好而已,也是对自己的水果有信心的缘故。我们在生活中却真的不如这个小贩,平常有人说我们两句,我们就已经气在心里口难开,更不用说微笑以对了。而且生活中批评指责我们的,往往是我们最亲近的人和最好的朋友。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良药虽苦,却是治病的根本;如果没有‘苦口’之‘良药’,我们这种狭隘之病如何会好起来呢?这里有一剂‘良方’,正是对‘症’所下之‘药’。”

智慧感言

嫌货才是买货人。故事中的小贩用自己的一脸微笑为我们上了极其宝贵的一课。北大不仅在学术上倡导兼容并包,而且在为人处世上也将包容视为学生人生修养的重要一课。一个善于包容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有学问、有作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