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百年北大讲授给青少年的人生智慧
17751800000016

第16章 育人如植树,该放则放

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特长、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个性,更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教育格言

北大是自由的,因为她有一批具有自由思想的大师和可供大家交流的环境。

北大自由的另一种表现,就是学生学习常常有一定的自由度。十多年前,有一位著名教育家,看到老师们把大学生管得太死,一切一切都替学生规定好、规定死,于是他就劝老师们读一下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其中讲到种树能手郭橐驼的栽树经验。郭橐驼说他没有什么特殊本领,只不过为树木安排好适宜它们生长的条件,任它们自由生长而已。别人为什么种不好树呢?因为他们“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树种下后,随时随刻都要去摇摇它、摸摸它,反复检查抓弄。“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虽曰忧之,其实雠(仇)之。”

北大的老师们读后都深有感触,一位老师写道:“我们确实应该从这篇古文中得到若干启示。过去,我们在头脑发热时,曾有一句响亮的口号:‘不让一个阶级兄弟掉队!’此话的毛病就在于否认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天资不一、基础不同的学生,怎能在成绩上强求一样?这个口号的危害性就在于大家抱起来一起齐步走,结果能走快的走不快;让人抱着走的,一旦放在地上,他还是不会走。”

智慧感言

“该放则放”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一方面让学生摆脱依赖心理,迅速独立;另一方面尊重个性,让他们自由成长。自由、民主、独立,这三种精神均在一个“放”字中得到体现。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有“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一说,“放”的道理与此大同小异。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北大你有足够自由的空间,那么多名师硕儒,全在自己的努力。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对青少年而言,“该放则放”

也体现在对待朋友的宽容上,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别人头上,要留给别人一些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