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艺术故事与趣味
17744100000033

第33章 玛丽莲·梦露之路

玛丽莲·梦露(1926~1962年)生于美国洛杉矶。她是个没父亲的女孩,因此姓母亲姓,叫诺玛·琼·培克。她是美国60年代初红极一时的电影明星,也是最受欢迎的美国十大名人之一,一颗好莱坞性感巨星。

玛丽莲在飞机制造厂的降落伞车间干活儿,起初是做检验那种不载人的、拴在打靶飞机上的降落伞成品质量的工作。她干得很起劲儿。不久,她被调到“粘合组”,每天的工作是把涂料涂在制造打靶飞机的金属板上,工作内容枯燥而乏味。而且玛丽莲总感到周围的人不易相处,她讨厌周围的女工们总爱喋喋不休地谈论她们的夜晚是怎么消磨的。每当听到那些俗气的内容和刺耳的笑声,玛丽莲总是埋下头去,做着手里的活计。她从不加入她们的谈话,更谈不上与她们沟通。玛丽莲总像在沉思,长得愈加楚楚动人的玛丽莲,那漂亮的脸上仿佛永远只有忧郁。

从家到工厂、再从工厂到家,周而复始。玛丽莲的寡言少语,以及她那孤独的、日益丰满而动人的身姿,却深深地触动着周围的男工们,他们常常写些字条给她;或每当她途经他们工作的地方,便放下手中的活计,看着她。这又引得玛丽莲周围的女工们的妒忌,她们悄声地议论着,这一切都使诺玛陷入了更深的孤独中。

每到周末,玛丽莲都把一周辛勤赚得的工钱分出一小部分,去买一张电影票!

周末看一场电影,这对生活单调而拮据的诺玛来说,真是莫大的享受!

在电影院里,玛丽莲全神贯注地将自己投入到那些黑白两色影像所诠释的故事中。她沉浸在影片主人公的命运里,随着他们的悲伤而悲伤。随着他们的快乐而快乐。一时间,她会忘记自己,忘记所有发生在身边的不愉快的事情。电影会有如此大的魔力!年轻的玛丽莲感叹着。

渐渐地,随着玛丽莲观赏影片的不断增多,对有些她所喜爱的影片,她甚至看上好几遍。她会对片中扮演角色的演员的演技有所感悟——有的表演的那么生动,真实,恰如其分;而有的则是做作,装腔作势,令人不堪忍受。假如是我扮演——玛丽莲还会突发奇想:我会这样表演。

玛丽莲在观赏电影后回家的路上,一遍又一遍回想刚刚看过的影片。一部很好的影片,会让她在下一个工作周里,充满愉快。

电影的魔力令年轻的玛丽莲对这门艺术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由衷地喜爱它。她既喜欢情节跌宕起伏、悬念辈出、塑造的人物有深刻内涵的影片;但更喜欢那些能给观众带来欢笑、令人轻松、节奏欢快、给人以美感的影片。在众多影星里,她最喜欢的是吉思·哈洛,这位美丽、活泼的女影星,是玛丽莲心中的偶像。

年轻的玛丽莲喜欢看电影,喜欢影片中的人物,也在自己的生活中——在自己的生活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从着装到举止,不自觉地模仿那些她所喜欢的、给她年轻的心以灵感的人物。她会剪裁出一件像影片中哪位角色所穿着的服装,穿在自己的身上;或是佩带某种漂亮而又廉价的小饰物。它们令玛丽莲看上去是那么漂亮。但最主要的是,年轻的玛丽莲如此生动、出众,源于她充满生机的青春和她那颗善良、纯洁的心。

周末观赏电影给玛丽莲带来的快乐是短暂的,它仍无法替代玛丽莲在整个工作周里劳作的艰辛。生活对于年轻的玛丽莲来说,仍是一副沉重的担子。

一年一度的休假到了,这是玛丽莲久以盼望的。在休假的日子里,她可以放心大胆地调剂一下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的身心真正松弛几天。

度假归来的玛丽莲容光焕发。

不久,玛丽莲回到洛杉矶,她仿佛一下子变得聪明了许多,对丈夫的谈话,她甚至时常表现出不以为然或漫不经心。这使本来就不赞成妻子从事模特儿行当的吉姆大为光火,他不断地向妻子发脾气。然而,这却令玛丽莲感到他们的兴趣与爱好迥异,他们之间的距离拉大了。

是的,玛丽莲不可能永远是那个要人怜借、没有独立追求、不懂世事的小姑娘,当她确认模特儿应成为她的职业、并已在这行当里积极进取的过程中,她悄然地长大了。

吉姆·多尔蒂的休假很快结束了,他准时返回前线。

玛丽莲在吉姆走后的几个月里,同众多技术一流的摄影师合作,拍出了不少佳作。一时间印有她倩影的广告照片和各类粘贴画满天飞,许多人称她为“喷火小姐”;更有甚者,说她是“可以化开阿拉斯加冰川的热情女郎”,玛丽莲成功了!

玛丽莲在短时间里,已成为摄影行当的“名模”。成功为她带来无穷的喜悦,而喜悦之余,她又有种隐隐的不安,“仅仅成为一名摄影模特儿吗?”她在问自己,仿佛在她心中还有一个更为斑斓的、流动的五彩梦令她神往:“能成为一名活跃于银幕上的女影星该多好!”对,这才是她在童年、少年时代就勾织的绚烂的梦!

正巧斯尼夫列小姐也在几次三番地劝说玛丽莲去电影公司试镜,她终于下决心:去闯一闯,为实现那个从她的童年开始,便潜藏于心的梦想!

1952年,玛丽莲成功地拍摄了她第一次出任主角的影片《尼亚加拉》。此后,玛丽莲的名声大作,屡获赞誉,被列入“明星影星”的首位。谱写了好莱坞电影史上的一段“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