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艺术故事与趣味
17744100000032

第32章 雕塑名家罗丹

奥古斯特·罗丹(1840~1917年)生于法国巴黎一个平民家庭。他是一位著名的雕塑艺术家,被以为是19世纪和20世纪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主要雕塑作品有:《思想者》、《青铜时代》、《巴尔扎克》、《地狱之门》等。

1845年,罗丹刚满5岁,由于过人的聪明,父亲提前把他送到了离家不远的耶稣会学校上学。但是罗丹对宗教方面的书一点兴趣也没有,却非常喜欢画画。

一天,收拾家务的母亲收捡出一堆废纸来,罗丹却把这一堆废纸一张张的抚平后,在上面画上了许多自己喜欢的画。从这以后罗丹经常模仿包装纸、报纸上的人物、房屋、动物的样子把它们画下来。

一次,在餐桌上,罗丹发现父亲脚边有一张纸,便趴下去,用笔画出了父亲皮鞋的样子。

哥哥发现罗丹趴在地上不吃饭,就叫了起来:“罗丹,你不吃饭,趴在地上干什么呢?”

父亲一看趴在自己脚边的罗丹,忍不住吼了起来:“站起来,你这个鬼东西,吃饭不好好地吃,看我怎么收拾你。”

当父亲发现罗丹趴在自己的脚边画画时,更是生气了:“你学习这么不好,原来你是在干这个玩意!”

父亲非常生气地把罗丹打了一顿,而且当场让罗丹保证从此以后要好好学习,不再画画了。

从此,罗丹虽然在家里不敢再用包装纸明目张胆地画画了,但是在外面,不管是在马路上还是在墙上他每天都喜欢画上几笔。

罗丹9岁那年,学习成绩还是不见好转。父亲只好把他送到叔叔在乡下开办的学校去读书。在叔叔那里一待就是4年多,在这4年里,罗丹的成绩仍不见提高,但他的画画水平却让老师们都感到震惊。

看到罗丹的学习仍然没有进步,父亲决定把他送去工作。

“我看你再学也是一样,快去找一份工作吧!免得我一天白养着你。”

“不,我要学画画。”

“学画画,谁拿钱送你去学,那东西以后能混饭吃吗?”

在一旁的姐姐这个时候开始帮罗丹讲话了:“爸爸,听说有一所美术学校是免费学习的。”

“那好吧!只要他考得上,就去上吧!我反正是管不了他了。”

罗丹经过努力果然考上了这所工艺美术学校,刚入校不久,素描老师看了罗丹的习作后,非常高兴,并且很耐心地给他指导。

“一定要记住,既要学会临摹,更要学会根据记忆来画画。”

罗丹牢牢地记住了老师的话,于是,他把平时爸爸在各种场合跟他生气的样子都画了出来,最后得到素描老师的好评。

素描课结束以后,就该上油画课了,这给家里贫穷的罗丹出了一个难题,颜料和画布都需要一笔钱,罗丹从哪里去弄这一笔钱啊?万般无奈之中,他只好学习雕塑,因为雕塑材料无非是木头和泥土,并不花钱。

为了不给家里增加生活负担,罗丹一边学习,一边去当杂工、首饰匠,有的时候还去给雕塑家当助手。这一切不仅使他的经济有了一些来源同时也给他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这些默默无闻的劳动,不仅使他接近了下层群众,建立了对劳动的感情,同时也为他今后成为一个有多方面表现才能的艺术家,作了技术上的准备。

此后的十年,在艺术上苦干的罗丹仍然默默无闻。他在法国动物雕塑家巴里的工作室工作,又给一位学院派的雕刻名家做了六年的助手。迷上了雕塑后的罗丹决心雕塑一件大作品。为此,他把自己关在工作室中,一连干了18个月。

1876年,雕塑史上的一件精品《青铜时代》诞生了。这是一座身体匀称而完美的青年男子立像。他挺胸昂首,面对青天,舒展双臂,好似解脱了一切束缚,正从沉睡中醒来,象征着“人类的觉醒”。整座雕塑不但人体结构均匀完美,而且表现了准确的解剖知识。

作品展出后,立即引起了轰动。雕像因人体造型非常精确和真实,使观众为之震惊。

人们先是目瞪口呆,觉得不可思议。但随后,各种猜测和诽谤便接踵而来,甚至有人指责这是从真人的尸体上翻制出来的模型。

为了解释这一点,罗丹特地翻制了一个真人模型,然后让观众将两者进行比较。那些攻击过他的人才不再怀疑,对这个作品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和称赞。

从此,罗丹开始名扬巴黎,成为世界的知名人物。后来他又相继创作了《地狱之门》、《加莱义民》和《思想者》等著名雕塑作品。他的艺术既继承了古代的优秀传统,又大胆地走出了一条创新道路,从而赋予法国19世纪后半叶的雕塑以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