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顾低头狂奔,从不抬头看路——成功路上的大忌
成功者从来都是一边拉车,一边看路的。低头狂奔的不是瞎子就是傻子。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归来,白龙马也随之功成名就,名动天下。无论在人群中,还是在马群里,它都被誉为“天下第一名马”,引得众马羡慕不已。
后来,很多马为了获得成功,都来找白龙马学习,都问它是如何取得成功的,为什么自己同样努力却一无所获?
白龙马谦虚地说:“其实我去西天取经时,你们大家也没闲着,甚至比我还累,我走一步,你们也走一步。我和大家不同的地方可能是,我的目标明确,就是去往西天取经,十万八千里走了个来回就可以了,而你们只是在磨坊里原地踏步而已。”
众马听后,无不愕然……
这个小故事很值得我们回味。路在脚下,努力的方向只能靠自己把握!尤其在成功路上,埋头努力十分重要,正确的方向更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方向比努力还重要。
“低头狂奔”,是脚踏实地苦干。“抬头看路”,是辨别道路,认清方向。只顾“低头狂奔”没有“抬头看路”,就会脱离当地的实际情况,丧失稍纵即逝的机遇,偏离成功发展的航向。如果能在低头拉车的同时,多抬头看看路,统筹兼顾,那么我们的工作就会尽可能的减少失误,发展的速度就会更快。
1979年9月28日,这个日子对于康奈鞋业的老总郑秀康来说,是个十分难忘的日子。
33岁的郑秀康从当学徒开始,用了45天的时间学会了别人三年才能学会的制鞋技术。而他动手缝制的第一双成品皮鞋,竟比市场售价高了两元钱。
“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郑秀康在不断践行他的这一句话。
郑秀康夫妻二人利用3平方米的天地,开始了创业。创业初期,每天都要埋头工作16个小时,几乎没有休息日。他勤奋、埋头做事的习惯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在“埋头苦干”的同时,他没有忘记“抬头看路”的重要性。郑秀康第一次抬头寻找方向,是在1987年。那年的8月8日,杭州武林广场火烧温州劣质鞋,这一举动几乎将所有的温州鞋厂打入谷底。
“生存还是毁灭”郑秀康面对困境,开始抬头看路!他跑到上海,四处找人托关系,到上海皮鞋研究所学习。在东莞,他找温州老乡带路,到台资制鞋企业参观。后来,他又来到了被誉为世界鞋都的意大利,当他看到一双双工艺精湛的皮鞋在流水线上制造出来,他终于找到了感觉。
通过这次抬头看路,郑秀康看到了温州鞋的差距,也看到了温州鞋升级换代、加速发展的希望。于是,他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从此开始了康奈“埋头创新”式的腾飞之路。郑秀康决定退出批发市场,走连锁品牌专卖之路;而且,他还引进意大利设计师,追赶世界鞋业时尚潮流,不断的推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舒适鞋……最终他建立了自己的制鞋王国,康奈集团。
郑秀康低头苦干没有白干,抬头看路更没有白看。他不仅发现了自己与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还找到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全明了。
人生的路漫长而遥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充满了坎坷的。“低头走路”往往会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惯性思维。当我们忘记抬头看路的时候,往往会导致事倍功半的结果,最后只能落得费力不讨好的下场。有一个小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问题。
有一头任劳任怨的牛终于病倒了,主人很同情,也很难过。病牛在主人的细心照料下,病情有所好转。在它休息的日子里,他的主人代替它去做那些繁重的工作,病牛实在于心不忍,于是鼓足了全身的力气,拼命拉了一天的犁。
主人欢喜万分,老牛终于病好了。但是实际上病情却恶化了许多。看到主人非常高兴,老牛也非常欣慰,为了给主人分担辛苦,病牛第二天又坚持着拉了一天犁。
这次主人不但没有半点欢喜,反而有些怀疑,这个老牛病好的这么快?是不是它为了偷懒,所以装病。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主人决定让病牛继续拉犁。尽管病情又恶化了许多,但是老牛为了不让自己勤劳一生的美名毁于一旦,所以又坚持了一天。
老牛坚持了三天。主人欣慰地想:这家伙果然是装病!幸好我聪明,早早识破了!于是他加重了老牛的劳动量,这时老牛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了,为了保存仅有的体力,它不再想更多的事情了,这时只剩下一味的干活,干活。
最后到了第八天,病牛终于坚持不住了,再次倒下了!这次老牛彻底病入膏肓了!
可是他的主人却毫不同情他:“像这种东西,死了才好!”
老牛的悲哀就在于它只知道一味的苦干,而没有真正理解主人的想法,没有看清方向。有些人往往会有这种思想,以为吃得了苦就能成功,或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其实能吃苦只是最基本的一点要求,更重要的是要有头脑,看得清方向。
成功就是在抬头和低头的交替中实现的。每一次的抬头,不仅让我们在忙碌的工作中得到暂时的休息,还可以修正前进途中的方向。每一次埋头,都让我们在既定的方向上向前迈进,不断的取得更多的成功。
在奋斗前进的路上不仅要看准方向,执着地追求,还要“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所谓的大志,是方向和目标;所谓的“良谋”是方法和措施。凡大成就者,皆低头拉车抬头看路,只顾低头拉车者,没有方向目标,白白付出辛苦;只顾抬头左顾右盼者,不能付诸行动,做不了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