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对手的情况尽量了然于胸,才能知道用什么办法来对付他
分析对手,研究对手是双方较量时必须要做的。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这个“知彼”就是要了解对方,摸透对方,把对方的情况了然于胸。因此,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能够深刻的分析对手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老子就曾经说过:“知人者智”,意思是能够了解他人,是智慧的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能判断一个人的人品,甚至不知道他是好人还是坏人,那么后果就可能会很严重。个人可能会因此受到伤害,事业可能会因此而不成功,甚至还会掉入人家的陷阱。
要想了解对方的真实情况,洞悉对方的内心活动,确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正所谓:画皮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看人、识人是一门学问,把对手分析的透彻了,才能帮助我们顺利的战胜对手,取得成功。
曾国藩是清末著名的理学大师,他就是一个很会看人的人。
有一次,他的学生李鸿章带了三个人求见曾国藩,希望为他们安排各自的职务。当时曾国藩刚好饭后出外散步,于是,李鸿章叫他三人在曾国藩的屋外面等候。自己则在屋内等候。
曾国藩散步回来后,李鸿章就请求曾国藩传见三人。没想到曾国藩却说:“不见也罢,站在右边的是个忠厚可靠的人,可以让他去做后勤;站在中间的是个小人,只能给他无足轻重的工作;站在左边的人是个难得的人才,应当给予重用。”
李鸿章十分惊讶的问道:“您是如何看出来的呢?”
曾国藩笑道:“在我回来的时候,走过三人的面前时,右边那人低头不敢看我,可见他为人忠厚老实;中间那人对我毕恭毕敬,但我一走过后,他立刻就左顾右盼,可见他做人阳奉阴违;左边那人始终双目正视,神情不亢不卑,这才是大将的风度。”
被曾国藩看做是人才的,正是后来的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将军。他是晚清的著名爱国将领,在抗击外敌和开发建设台湾的过程中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曾国藩看人的本领不是一般的水平,所以他才能在晚清混乱的局势下,泰然自若的生存在官场当中。不仅如此,在用人方面,他还培养和提拔了一批效忠朝廷的忠实部下,李鸿章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
仕途中的较量是智慧的较量,更是心机的较量。这时对手的人品和智谋是需要仔细研究的,这就需要学会识人、看人。
伟大的斗士都是不会随便轻视他的对手的。而在与生死相敌的对手相较时,"知彼"就更为重要。要做到洞悉对手,最好的方法莫过于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失败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从来都不懂得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