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人生三境
17735600000063

第63章 宽容是一种境界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家对这句话应该都不会陌生吧!容是大的基础,当一个人从无知走向现在的成熟,方可得知与人相处有许多学问,其中就包括宽容。宽容是一种美德的风貌,更是一种修养的境界。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宰相肚里能行船”。虽然宰相未必都是有肚量的人,但是那些胸怀像大海一样宽广的人是值得尊敬的,和这些人相处是一件愉快的事,人们也往往愿意接近这样的人。

唐代确实有一个气度不凡的宰相,叫娄师德。由于深得皇帝武则天的赏识,娄师德位高权重,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样的荣耀和地位,自然会招来很多人的嫉妒,免不了还要受到同僚的排挤。

娄师德有一个弟弟。有一次,他的弟弟被外放做官,出任一个州的州官,就在即将赴任之前,前来向兄长辞行,并且向兄长讨教做人和做官的经验。

娄师德语重心长地对弟弟说:“我现在得到陛下的赏识,官居宰相之职,有很多人看不顺眼,就在陛下面前诋毁我。如今你要去做州官,一定会有人站出来为难我们,如果人家嘲讽我们,我们该怎么样呢?”

他弟弟知道哥哥的用意,就很认真地说:“我虽然并不聪明,但是我能够忍耐。如果有人把唾沫吐在我的脸上,我自己会把它擦掉。如果有人因为嫉妒向我挑衅,我也不去和他计较,假装不知道。”

听了弟弟的话,娄师德似乎并不满意,摇了摇头说:“你所做的,正是我所担忧的。人家之所以要向你吐口水,还不就是为了侮辱你。即使你自己把口水擦干了,而且没有对他表示抗议和不满,这样还是扫了人家的兴,没有让他满意。人家没有达到目的,自然不会罢休,下次有机会还会继续找你的麻烦,还会侮辱你。所以你不要把它擦掉,一直留在脸上,即使口水在脸上干了,也不要擦掉,等到没有人时再把它洗去。”

弟弟听了以后,深感自愧不如,越发佩服兄长的宽容大度了。

被别人吐口水吐到了脸上,这种嘲弄有几个普通人能够经受得了。但是娄师德能,不但能够忍受,还能够让口水自己干了。拥有这种胸怀和度量,难怪他能深得武则天的赏识,难怪他能位居一国宰相之位。而这段典故也被记录在中国的历史上,并且由此产生了一个成语“唾面自干”。

宽容作为理想人格的重要标准,被历代圣贤大加倡导。越是睿智的人,越能够胸怀宽广,大度宽容。因为他能够洞悉世事、明晰人情,能够想得开、放得下。

舜是个贤人,他的父亲是个瞎子。在舜很小的时候,舜的妈妈就病死了,父亲给他找了个后妈。这个后妈生了一个男孩,名叫象,是舜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因为象是小儿子,又是后妈生的,舜的父亲和后妈自然十分宠爱小儿子象。

舜的父母开始对舜漠不关心了,还要舜干很多活,去赚钱养家。不管舜如何的任劳任怨,他的父亲、后妈和弟弟还是把他看成了眼中钉,总为一点小事刁难他。但是舜对他们的态度毫不在意,依然对父母十分孝顺,也依然关心弟弟。

舜的德行在当地有口皆碑,在舜30岁的时候,人们把他推荐给尧帝。尧帝对他的德行十分满意,不仅赏赐给他很多东西,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舜的弟弟象心里十分嫉妒,他想霸占他的妻子和财物,于是就要把舜害死。

有一次,象借口粮仓屋顶漏水,叫舜去修屋顶。于是舜就搬来梯子,爬到粮仓顶上涂泥补漏。这时象立即把梯子给撤走了,还在粮仓里头点起火来,想把舜活活烧死。困在屋顶的舜急中生智,拿起身边的斗笠,用双手举着,像鸟一样落了下来,才安然无恙。

象的诡计没有成功,于是他又生一计。他来到舜的家里,对他说:“父亲要你去打一口井。”当时舜身体不适,但是一听是父亲的命令,二话没说就拿着工具出发了。在舜挖井的时候,象企图把舜埋在井里。但是舜已经有了戒备之心,在挖井的时候在侧面又凿出一条暗道,他顺利地从暗道逃走了,又逃过一劫。

两次都没有得手的象很害怕,他担心舜会报复。可是舜没有怨恨,依然对全家人很好。舜的宽容大度终于感动了他的弟弟和父母,他们以后再也没有难为过舜了。

后来,舜做了部落的首领,象也改过自新,再也没有冒犯过兄长。象尽心尽力地帮助百姓排忧解难,成了一个道德高尚的好人。

从舜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宽容的力量是巨大的,它甚至会成为一种人格上的魅力,可以让人为此而拼死效命。真正道德高尚的人往往能够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宽厚的胸襟去容纳曾冒犯自己的人,以德报怨。

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如果心胸狭窄,那么只能加深误解和折磨自己。如果襟怀坦荡的去宽容他人,那么在宽容他人的同时就是善待自己。能够以德报怨,宽容的面对人生,是一个成大事者必有的胸怀。

法国著名诗人雨果认为:“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蔺相如三让廉颇是宽容,诸葛亮七纵孟获是宽容,鲍子牙不计前嫌举荐孙书敖更是宽容。这些宽容的胸怀被载入史册,至今灿灿生辉,折射着人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