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驭海史话
17732500000005

第5章 字字句句人与海

在中国汉字中,有一类汉字是由三点水“氵”组成,而且大都表示和水有一定的关系,“海”字就是其中之一。“海”字是什么意思呢?

你当然会说是大海的意思,但这只说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其实,“海”字还表达了古人丰富的思想和认识。

大家都知道,早在人类产生之前,海就在地球上存在很久了。古人创造的“海”这个字本身,十分形象地说明了海与人类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海”字由水“氵”和鱼“每”组成,也有的人认为海字是由水“氵”、人和母“母”组成,表示海是众水之母,且根据人由鱼进化而来的说法,表示海也是人类的母亲。后来人们发现陆地上的江、河、湖水都日夜不停向东奔流,又把“海”看作是大江大河最后的归宿,以此来表示海之大。《诗经·沔水》中就说“沔彼流水,朝宗于海”。《尚书·禹贡》也说“江汉朝宗于海”。

到了汉代,“百川归海”更是被广泛使用。基于这种认识,中国古人又把“海”称之为“天池”、“巨海”、“大壑”、“巨壑”、“百谷王”、“无底”等,用“海”表示“大”、“多”的意思,如“夸下海口”表示说大话,把大碗称做“海碗”,能喝酒叫“海量”,甚至表示人多也用“人海”等。

由于古人常常目睹海洋朝夕涨落的变化,所以古人又把大海称为“朝夕池”。由于从大陆的河流中不断有泥沙和秽物流入海中,古人还把海叫做“晦”,如东汉刘熙在《释名·释水》中就说:“海,晦也,主承秽浊,其水黑而晦也。”另外,在中国古代,也把一些大湖称做“海”,如汉朝时的“北海”(今天贝加尔湖)、北京的北海公园和中南海中的“海”,都是这个意思。

无边无际的大海

“海纳百川”这句成语包含哪些道理

古人认为海是因为不拒绝涓涓细流,才成为无边无际、烟波浩渺的大海。因此,人们用“海纳百川”来形容大海。它可以喻指一个人胸怀博大,能容万物,处事宽宏大度,人们常说的“要有海一样的胸怀”就是这个意思。

它也可以喻指一个人,特别是领导者要有谦虚的品格,要勇于处于低的位置,才能使众水流入自己的怀抱。它还有珍惜人才、广纳贤良的含义,无论巨川还是细流,兼收并蓄,这样才能人才济济,兴旺发达。这句成语还启示我们在学习方面要积少成多,才能知识渊博,学有所成。

大海在中国古代作家心中,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小河小溪,下雨则涨,逢旱则枯。为什么海水却永远既不涨也不干涸呢?对此,中国古代作家做出了种种不同的猜测、回答。一个叫庄周的人,在他的《庄子·秋水》中说,百川大河的水流到海里,大海之所以不满溢,是因为海水下面有一个叫尾闾的地方又把海水排走了,所以海水永远也不会满。战国时期的大诗人屈原也有许多问题弄不明白,就写了篇《天问》,向老天一口气提出了170多个问题,其中也提到了上面这个问题。屈原问老天说九州安放在什么上面?川谷为什么那样深?

百川东流而海不满,这是什么缘故?

对此,东晋时代的何承天(370—447)解释说,这是因为虽然百川归海,但白天海水蒸发,晚上又被河水补足。唐代的大文学家柳宗元写了一篇《天对》回答了屈原当时的疑问,大意是说河水东流归大海,海水蒸腾为云向西回大陆,又降而为雨落到地上;地面土壤空隙中的水有清有浊,清的蒸发,浊的沉下,土壤饱和后又形成水流流到海里,这样循环往复,永不休止,海水也就既不会溢满也不会枯竭。大海会枯竭吗?坚石会烂掉吗?现代科学证实,海可枯,石可烂。世界上没有永远不变的事物。但是,人生不过百年,谁也不可能在有生之年,亲眼看到面前的大海“枯”成一片光泥,谁也不能看见巍巍高山“烂”成一堆沙土。山海变化的漫长,与人生的短暂易逝对比,真是太悬殊了!因此,在人们心中,山与海,石与海,仍是世界上永恒不变的东西。所以古人在比喻决心的坚定和感情尤其是爱情的专一时,往往拿高山、岩石、大海作参照物,对山、海、坚石发盟立誓。“海枯石烂”就是取时间久长、永远不变之义,多用于男女盟誓之词,表示忠于爱情,意志坚定,永不变心。

《天问》提到哪些海洋现象和传说故事

《天问》是屈原创作的一首长诗,他希望上天能对自己的困惑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其中就有许多神奇有趣的海洋现象和传说故事,如“伯强何处?”意思是海神伯强住在什么地方?如“应龙何画?何海何历?”意思是说应龙怎么用尾巴在地上画出排泄洪水的沟?江河又是怎么会流向大海的等等。这些问题既神奇又有趣,代表了当时人们对海洋诸多现象的认识与思考。

“沧海横流”的深刻寓意

1963年元旦,大诗人郭沫若写了首《满江红》词呈送给毛泽东主席。

词的开头两句便是“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沧海横流”有什么深刻寓意呢?这句海洋成语意思是海水四处奔流,或指大陆洪水到处泛滥,用以比喻天下大乱,到处动荡不安。晋朝范宁在他作的《春秋谷梁传序》中说,春秋末年礼崩乐坏,王道尽衰,孙子目睹沧海之横流而喟然长叹说:“周文王既然海上岛屿风光不存在了,那么仁义道德文章又在哪里呢?”《晋书》还记载了一个叫王尼的人,特别有意思。王尼生于战乱年代,到处避乱。他媳妇早死,只有一个儿子。父子俩没房子住,只有一头牛和一辆车。逃难时,白天儿子就赶着车到处躲,晚上父子俩就住在车上。王尼因此常常叹息说:“沧海横流,处处不安也。”

南宋大诗人陆游在《秦皇酒翁下垂钓偶赋》诗也写有“沧海横流何日定,古人复起欲谁归”这样的诗句。

1918年,毛泽东在《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诗中用“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从君理”这样豪迈万千的诗句,表示了诗人治世济民的雄心壮志。与“沧海横流”意思相反的成语则有“海不波溢”、“海不扬波”、“河清海晏”等。

“曾经沧海”的来历

这句名言最早出于《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意思是说,孔老夫子登上东山,便觉得鲁国小了;登上了(比东山高的)泰山,便觉得天下小了。所以,一个人观看了大海之后,别的水就都没有值得看的了;一个人到圣门里求经学道后,对别家的言论也就感到没有吸引力了。孟子是把孔子创立的儒波澜壮阔的大海家学说比作“大海”,除此之外的各家学说都不过是小水而已,是不值一说的。那么,又是谁把“观于海者难为水”改成“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呢?这要归功于唐代和白居易齐名的诗人元稹,他在《离思五首》

中写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名句。后来人们把这句诗概括成“曾经沧海”收入辞书。

辞书对它的解释是:比喻经历过大的场面,眼界开阔,不把平常的事物放在眼里。

“沧海桑田”的典故

“沧海”是大海的意思,因海水呈青色而得名,古人有时也以“沧海”专指东海。“桑田”就是植桑的土地,泛指农田和陆地。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沧海,常用来喻指世事变化很大,有时也指这种变化尽管极长,给人的感觉却很快。“沧海桑田”这个海洋成语的典故是怎么来的呢?这里边有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晋代有个叫葛洪的人写了一部书叫《神仙传》,其中的“王远篇”中说,一个叫王远字方平的人,是东汉桓帝时期住在东海的一位仙人。有一次,他降临到一个叫蔡经的人家里,召年轻美貌的女仙人麻姑前来会面。麻姑来到东阳蔡经家,说自从和蔡经(王远变成的人)相识交往以来,自己曾经三次看见东巨浪滚滚的大海海变为桑田。前不久她又去了蓬莱仙岛,见海水比以往更浅,大海也许还要变成平地。蔡经笑着回答说:

“圣人也都说大海将干涸成陆地。”

蔡经一边说,一边盯着麻姑的手指,觉得麻姑的手指像鸟爪一样纤细,心想背痒时用这手搔痒一定很舒服。

不料他的心思被麻姑识破,麻姑大怒,立刻让他扑地而死。“沧海桑田”。

即由此而来,并且还用来比喻人世间的巨大变化及时光的流逝。许多诗人在诗中运用了这个典故,比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浪淘沙》中有: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同是唐朝诗人李商隐也曾写道:“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

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至于毛泽东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更是家喻户晓的名句。

老子是怎样赞美大海的春秋时的老子在他的《老子》

一书中,对大海表示了无尽的赞美。他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大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众多小溪细流的归宿之地,是因为大海具有善于对待处于低势不如自己的地方,因此成为它们的领袖。老子讲这句话,既是对大海的由衷赞茫茫大海的浪花美,也是喻劝统治者不要居高临下统治百姓,要学会“善下”。

老子的江海因“善下”而称“王”的思想,在当时和后来都有很大的影响。

“海誓山盟”——爱情的承诺西汉时期,有一首非常有名的乐府诗歌,题目叫《上邪》,意思是“天哪!”是什么事让人发出这样大的感慨呢?原来,这是一个女子对自己所钟爱的男子表示忠贞时的誓言。她是怎样表示自己的爱情誓言的呢?她说:“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在这里,这个女子一连打了五个比方来形容自己的决心:到了高山石烂夷为平地,大江大河的水完全枯竭,寒冷的冬天响起春雷声,骄阳如火的夏天飘起鹅毛大雪,天与地合在一块,只有出现这五种情况,我才敢同你断绝恩爱之情。否则,就永远不会改变我对你的爱。在诗中,这个女子用高山、江河、天地、雷、雪等不可能出现的事实来表示自己的决心。后人就用“海誓山盟”来概括它,意思是指山指海起誓,对山对海立盟,取其长久,永远不变的含义,多用于青年男女之间互相表露心迹,订立婚约,彼此忠贞不渝、至死不变的情爱场合。

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