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一件艺术作品、撰写一篇文章,甚至从事某种手工制作,都会给我们带来愉快。当然,我们的作品越高贵,我们感受的喜悦就越大。那些禀赋优异,同时也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创作意蕴丰富、和谐连贯的巨着的人,在这一方面真可称得上是最幸福的人。因为在这种人的整个一生中,他们都怀有一种很高层次的兴趣,这种兴趣使他们的生活平添一种他人的生活所缺乏的风味。所以,相比之下,常人的生活都是浅薄寡味的。
对于上述禀赋优异的人来说,人生、世事连带所有平凡的和物质的东西,都具有另外某种更高的、形式上的趣味,因为所有这些材料都蕴藏着他们创作的主题。只要个人生活的困境允许他们得以喘息,他们就会终其一生孜孜不倦地投入收集这些素材的工作中去。这些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双重的智力:一重用于应付日常的关系(关乎意欲的事情),在这方面他们和常人无异;另一重则发挥在对事物的客观把握上面。因此,他们过着双重的生活,既是袖手旁观的看客,又是置身舞台的演员。而一般的大众则只是后者而已。
但不管怎么样,每一个人都会根据自身的才能努力干出一点事情。无所事事在我们身上造成的不良效果可以从我们进行的长途游览旅行中看得出来,因为在这个时候,我们有时会感到闷闷不乐。一旦百无聊赖,人就像脱离了自己的原始本性。为克服困难、阻碍而努力和奋斗是人的一种需要,这道理,跟钻洞对于土拨鼠来说必不可少是一样的。持久满意所引致的无所欠缺会带来停滞不动,这将会变得令人无法忍受。排除障碍和困难可以让人享受到充分的乐趣。这些障碍和困难可以是物质方面的如在日常生活中,在生意场上所碰到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诸如在学问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这些困难、障碍进行较量并战胜它们,会使人们得到快乐。如果没有机会这样做,人们就会竭力各自依据自己的个性制造出机会。他们或者去狩猎,或者玩球,又或者受到本性无意识的驱使去寻衅吵架、玩弄阴谋诡计、施展造假骗人的勾当、或做出其他种种不良行为,人们之所以这样做,不过就是要结束那令人无法忍受的百无聊赖的状态。“无事可干的时候,人们难以保持平静。”
——《人生的智慧》
叔本华的人生智慧
无所事事、麻木不仁、精神空虚,是我们很多人目前的精神状态。这种现状反映的表情便是麻木。其实无所事事的行为在这些人身上的蔓延,会摧毁这些人的自爱、自重、自敬,并在心理上造成一种罪恶感。由于它对心灵摧毁具有隐蔽性和可持续性,因而,它是一种可怕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最终导致的疾病便是“无聊神经质”或“生命意义缺乏症”。
“生命意义缺乏症”是一种危害生命健康的心理疾病,其症状以无动于衷为特征,这种人认为活着没有任何意义,会感觉自身毫无价值可言,他们内心不会有真正的满足感,因而也就不会有真正的幸福感。
可以说,无所事事的人生是毫无意义可言的,要做一个幸福的健康人,就必须对工作和生活充满激情,让自己的人生充满价值。要摆脱“无所事事”,其实也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树立正确的目标,把握当下,展望未来,以轻松的心情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任何一件事情。
生命是有意义的,活着不是目的,生活远比活着更有意义。
一个有限的生命,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该去奋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使命感,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只有当你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生活,健康的现代的人要快乐,平静的心态面对生活的时候,你才会拥有健康向上的生活,而不是无所事事。
太想快点获取幸福而不得,你才会愈加失望痛苦
我有一种希望,我希望在第一次传达一个前所未有的思想的可能范围——因为前所未有的,所以这是不自由的思想个性,这原本是由于产生这种个性的痕迹——我已经成功地传达一个明确的确实是实话,我们生活在一个世界中,按其本质说,彻头彻尾是意志,同时又彻头彻尾是表象,就是说这表象既是表象,就已假定了一个形式,亦即客体和主体这形式,所以表象是相对的。如果我们要问,这种形式取消了所有之后留下的各种形式的法律表达,那么这个在种类上不同于表象的东西,除了意志以外的,就不能再是别的什么。因此,意志本身是真实的东西。任何人都可以看到,它是一个意志,世界的本质就存在于这意志中。此外,任何人都可以看到,自己乃是自己的主体,而它的表象是整个世界,而表象只是在人的意识作为表象不可少的支柱这一点上,才有它的存在。因此,自己就是全世界,并看到这世界的两方面都完整无遗地皆备于我。而每个人承认作为其自身固有的本质的东西,将覆盖整个世界,宇宙的性质。因此,世界和人类自己,彻头彻尾是意志,而彻头彻尾又是表象,除此之外再没有剩下什么了。所以,在这里我们看到泰勒金研究宇宙的哲学和哲学的苏格拉底考察一个小宇宙,因为两种哲学是同一个对象,适合在这一点上一致。两个在前面的书传达一切的见解,将继续下一个更大的完整性,因为它会具有更大、更完整的恰当。在我们此前考察中还曾或隐或现地提出过一些问题,希望这些问题也能在后两篇中得到充分的答复。
目前还可以单独谈谈这样一个问题,因为这本来只是在人们尚未透彻了解此前的论述的意义时才能提出的问题,所以也只有这种情形下才能有助于阐明此前的论述。这是这样一个问题:任何意志既是一个想要什么的意志,既有一个对象,又有它欲求的一个目标,那么,在我们作为世界的本质,自身论的那意志究竟是想要什么或追求什么呢?
这个问题和许多其他问题相同,是由于混淆了自在之物和现象而发生的。根据律只管后者,不管前者,而动机律也是根据律的一种形态。任何地方都只能给现象,地道的现象,只能给个别事物指出一个根据或者说是理由,而不可能给意志自身,也不能给意志恰当地客体化于其中的理念指出什么根据或理由。所以每一个别的动作,或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有一个原因可寻,而原因即是必然要引起这些变化的一个情况。唯独自然力本身,它是在这一现象和无数类似现象中把自己显露出来的东西,那就没有理由或原因可寻了。所以如果要追问重力、电等的原因,那就只有这个原因——真正的不聪明,缺乏思考而产生的。只有在人们证明了重力、电等不是原始的固有的自然力,而只是一个更普遍的,已为人所知。
一些大自然的力量似乎知道之前,我们可以问为什么,在这里提问,使那些自然力量产生重力、电力等原因。这一切都在前面详细论述过了。同样,一个认识着的个体(这个体自身只是意志作为自在之物而显出的现象),他的每一个活动势必将有一个动机,没有动机的活动,不可能会出现;但是和物质的原因只包含着这个或那个自然力的表出必然要在此时此地,在此一物质上出现的规定一样,动机也只是把一个认识着的生物在此时此地,在某些情况之下的意志活动作为完全单独的,个别的东西来规定,而决不是规定这一生物它根本欲求和在这一方式下欲求。
这种欲求是生物的悟知性格的表现,作为意志自身,作为自在之物,悟知性格是没有根据或理由的,是在根据律的范围之外的。因此,每人也经常有目的和动机,他按目的和动机指导他的行为。无论什么时候,他都能为自己的个别行动提出理由。但是如果人们问他为何有欲求或为何要存在,那么,他就答不上来了,他反而会觉得这些问题特别幼稚搞笑。不过,这种现象就正是真正地说明了他意识着自己便是意志,而不是别的。意志的欲求本来就是自明的,只有意志的个别活动在每一瞬间才需要由动机来做较详细的规定。
实际上,意志自身在本质上是没有一切目的和止境的,它是一个无尽头的追求。这一点,在谈到离心力的时候,已经触及。在意志客体化的最低级别上,也就是在重力上,“也可看到这一点:重力不停地奔赴一个方向一眼就可明白看到它不可能有一个最后日的。因为,即所有存在的物质都按它的意志而传成一整块,然而重力在这整块中,向中心点奔赴挣扎着,也还得和非渗透性做斗争,不管这非渗透性是作为固体性或弹性而出现的。所以物质的这种追求永远只会受到阻碍,却决不,也永不会得到满足或安宁。可是意志所有的现象的一切追求也正是这样一个情况。每一目标,在达成之后,又是一个新的追求的开始,如此辗转以至于无止境。植物从种子经过根、干、枝、叶以达到花和果而提高了它自己的显现,这果又只是新种子的开端,一个新的个体的开端,这新个体又按老一套重演一遍,经过无尽的时间如此辗转往复。动物的生活过程也是这样的:生育是过程的顶点;在完成这一“任务”之后,这一代的个体的生命就不紧不慢地走向下坡,同时自然的,一个新个体便起而保证了这物种的继续生存且又重演这同一过程。是的,每一有机体中物质的不断更新也只能做这种不断冲动和不断变换的现象看。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叔本华的人生智慧
生活,不过是生下来,活下去。疾病和死亡只是一种状态,喜怒哀乐只是一种心情,基本生活必需品只是一种生活形式。生活,吃好穿好睡好,这还不简单?
然而,很少有人能做到,也许你并不缺少什么,但是你还是会担心。人的复杂,因为情绪和人类的欲望。人心复杂,欲望没有止境。童年的我们过得很简单、快乐。越长大,心事越重,快乐也就越少。五彩缤纷,光彩夺目的花花世界很容易让人迷路。人们常常说,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生活得很简单,因为他们不会去担心各种无关自己的事。
每个人都希望幸福,对幸福都有追求。我们人人都有欲望,不能满足的欲望是痛苦的。所谓幸福,其实就是不断地实现愿望,且中间周转的时间很少。痛苦,无非是我们对于实现的愿望沾沾自喜。如果我们想要去幸福,就不要被光环盘绕,止步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