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是木柄瑶祖先迁徙携带的宝物,一直被视为神灵。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至二月初二全寨都要跳铜鼓舞,纪念先人,欢庆节日,祈求健康长寿、六畜兴旺、五谷丰登。这天,全寨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节日盛装,由族中长老主持,举行一年一度的“起宝”仪式,把誉为一公一母的两个铜鼓挖出来,摆上香案,供上供品。祭完铜鼓后,主持人便指挥寨中青年把三面鼓挂起来。由主祭人先打一轮,之后别人才能轮流着打。
鸣鼓开始时,动作缓慢轻柔,逐渐加快,鼓点高亢激昂,最后如疾风骤雨。两位敲牛皮鼓的是领舞者,他们边打边舞,时而正面打,时而转身打,铜锤不停地从自己的脑后、腰后、胯下,在鼓面上轮流敲击,节奏鲜明,动作协调,天衣无缝。这时,场上的男女老少也纷纷加入舞蹈行列,人数不限,场面壮观,热烈奔放。先跳《圆圈舞》,依次跳《迎春舞》《扁担舞》。风格独特,舞姿优美,独具魅力,趣味无穷,令人心悦神爽。
苗族的铜鼓舞最有意思的是在每年跳完铜鼓,又将铜鼓埋入地下,地点鲜为人知,这就像它的民族一样神秘,极其隐私。
什么是梆鼓秧歌
梆鼓秧歌是一种以梆和鼓为伴奏,集唱、念、舞为一体的汉族舞蹈艺术形式,起源于山东港沟镇有兰峪村(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
传说明嘉靖年间,在有兰峪村,有个叫张文宾的铁匠,其妻子是柳爱云,并生有四个女儿。有一年春节,村里家家户户放鞭炮,男女老幼都跑到街上打起锣鼓、耍龙灯、踩高跷,一片欢声笑语。因为张家家教甚严,不允许女孩抛头露面。女孩们听着外面热闹的声响,很是孤独,只好扒着墙头翘望。她们越想越难过,各自回到房中蒙头大哭起来,不吃也不喝。母亲们一看急坏了,等到父亲归来,女孩们哭得更厉害了,就像中邪一样,也不让父母去请郎中。父亲们便着急问说:“孩子们,你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只要别再哭了。”女儿们一听,便说只想出去和大家伙儿同乐。
第二天,父亲们便买了花鼓和棒槌分给个女儿们,自己拿起卖豆腐的梆子,让妻子拿起做豆腐的布包,一家人边敲边舞起来。邻居们听见张家传来欢乐的鼓声和梆子声,也纷纷涌了进来,大家伙儿都拿起手上的梆子,一起跳起舞来。此后,便渐渐形成了梆鼓秧歌。逢年过节,村民们便用这种舞蹈形式来庆祝。
梆鼓秧歌自此便传了下来,一传就是200多年。腐梆子打节奏,自编自唱,渐渐形成了豆腐秧歌。万历年间,“梆子秧歌”经过演变,到五世祖何瑞一代,已有了更明确的角色和情节。为表现“全家福”的效果,表演队伍中增加了老人和小妞,并且有了角色不同的道具服装,即老人黑色对襟褂外扎,白巾裹头;青年着上白下青便装;妇女上红下绿绸褂、裤;小妞扎肚兜,脚穿青鞋,头扎竖辫。为了增加气氛,伴奏由单一的梆子增加了自制小鼓,演出时梆鼓交叉,表演随梆、鼓不同声响节奏走场变阵,道具也添加了斗、粮囤而且上面各贴有大红“福”字,生活气息和喜庆意味更浓了。由于伴奏中有梆有鼓,当时人们就叫它“梆鼓秧歌”,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之后,梆鼓秧歌经历了明末、清、民国300多年的变迁。因为战争和自然灾害等原因,曾几次濒临绝境。
直到1983年,梆鼓秧歌重新被当地文化站抢救挖掘,并于1985年春节重新走上街头,梆鼓秧歌更加体现出原生的艺术魅力。因为主题好、富有人性化,用健康纯朴的舞蹈形式,表达了群众对幸福生活的祈盼和祝福,因此深受欢迎。
原平凤秧歌是怎样的
凤秧歌又称过街秧歌,份秧歌,是山西原平县独有的一种汉族传统歌舞形式。属于一种节日性的汉族民间集体歌舞。凤秧歌的名称及其由来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一,是因所用道具而得名,表演时,男角头上所佩戴的甩圈草帽的顶端,缀有一个乒乓球大小的红绒球,颇似凤凰头上的红冠,故名;其二,是说凤秧歌由安徽凤阳传入。还有一种说法是:凤秧歌与其他地方的秧歌很不相同,是另外派生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另一份的,所以称之为“份秧歌”。
原平凤秧歌的演出队伍少则十余人,多则几十人。早期凤秧歌的扮演者,都是男人,女角色也由男的化装而成。后来,不少姑娘踊跃上场演唱,有男有女,更具风采。男角都是武士打扮,身挎腰鼓,头戴军盔,奇妙的是盔上盘绕着一个竹圈小帽,是一根长约八尺的富有弹性和韧劲的竹条,竹条顶端缀一束红缨,表演时可甩出收回,上下翻飞,伸缩自如,令人叫绝。女角都打扮成古代村姑模样,手拿小锣,边扭边行,舞姿优美轻盈。“凤秧歌”传统节目有八十余个。绝大部分是反映农村生活和生产的。比较着名的有《担货郎》《住娘家》《过大年》以及歌颂现代生活的《卖余粮》等。凤秧歌多于农历十四至十六在本村分“上院”“踩街”“撵旺火”三种形式进行表演。另外村庆、庙会、闹红火时,也常常会聚集一处,一连几天一围几个圈子进行秧歌表演。
原平凤秧歌,是一种节日性的民间集体歌舞。在原平市只有北贾村一带才有,在山西省也是独一无二的。它产生的时间相当久远,由于多种原因在流传过程中几经兴衰,濒临失传,新中国成立后才重放艺术光彩。
本溪朝鲜族农乐舞是怎样的
“农乐舞”俗称“农乐”,流传于东北三省等地的朝鲜族聚居区。历史可追溯到古朝鲜时代春播秋收时的祭天仪式中的“踩地神”。农乐舞分为十二部分。朝鲜族农乐舞,以象帽舞、乞粒舞为代表的舞蹈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农乐舞”是一种创始于农业劳作,并具有古代祭祀成分的朝鲜族代表性民间传统活动,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舞蹈和哑剧形式进行情节性的演出;而另一种,是在新年伊始和欢庆丰收时节,以热烈而丰富的传统舞蹈为内容所进行的群众性表演活动。届时,各个村寨都将派出自己浩荡的“农乐舞”舞队,参加当地的庆典。
首先在小锣不同节奏的敲击下,由青年男子表演的小鼓舞,作为农乐舞程式化的开场节目首先登场,紧随其后的是一群舞童在“燕风台”乐曲伴奏下,以快速旋转动作进行各种队形、队列的变换与“叠罗汉”表演。舞队的最前方,由“令旗”和一面写有“农业为天下之本”的“农旗”为先导,随后是一名在队首敲打“小锣”担任总指挥的男子。在他的带领下,手拿“太平箫”“喇叭”等各种鼓类乐器的乐队、各种乔装人物,组成“农乐舞”舞队的仪仗部分。接下来是即将参加表演“小鼓舞”“扁鼓舞”“长鼓舞”“扇舞”“鹤舞”“象帽舞”“面具舞”及“哑剧”的演员队伍。农乐舞的表演共包括十二部分。有青年男子表演的“小鼓舞”,舞童表演的“叠罗汉”,多人表演的传统“扁鼓舞”,男女都可表演的“长鼓舞”,多人持大型花扇表演的源于古代“巫舞”的“扇舞”,假形舞蹈“鹤舞”,以及最后压阵的男子“象帽舞”。
随着节目的进行,舞蹈表演的艺术性也越发浓郁起来。多人表演的传统“扁鼓舞”是男女都可参加的一种“鼓舞”。每人所用“扁鼓”的大小,因性别的不同而有区分。男子表演以群舞为主,舞者在激烈而欢腾的鼓声中奔跑、跳跃,充分显示着男子的阳刚之气。而身挎“扁鼓”的女子独舞,不但要表现多样而娴熟的击鼓技巧,还要在“扁鼓”频频发出顿、挫有节,急、缓交错的鸣响下,舞出朝鲜女性刚柔并济、潇洒遒劲的舞姿。这两类别具风格的“扁鼓舞”,总会不断引来人们赞美的喝彩声及阵阵掌声。
什么是朝鲜族长鼓舞
长鼓舞也叫作“杖鼓舞”,是朝鲜族自娱和娱人经常跳的舞蹈。长鼓舞用的鼓是两面的,但是两面的音高是不同的。长鼓起源于高句丽,隋唐时期,我中原称长鼓为“都昙鼓”“毛员鼓”和“腰鼓”,当时虽未有长鼓之名,但实际已用于宫廷九、十部乐的高丽、天竺、龟兹、西凉、疏勒、高昌诸乐中。宋代长鼓以“杖鼓”之名载入史册。
长鼓为朝鲜民族音乐的主要打击乐器,在朝鲜族音乐和舞蹈中起重要作用。长鼓分为长鼓、舞蹈长鼓等几种。形状是两头粗、中间细,左边鼓筒直径比右边鼓筒直径长1厘米,右边鼓皮薄,左边鼓皮厚。
长鼓的右边用一根饰彩穗的竹条敲,左边用手,右边声高左边声低,能敲击出丰富多彩的节奏。
朝鲜族长鼓为两面鼓,其两端音高不同,女性长鼓舞风格优雅,男性长鼓舞活泼潇洒。现代长鼓舞有两种击打法:一为舞者用鼓鞭兼用鼓槌;一为只用鼓鞭不用鼓槌。前者开头只用鼓鞭按慢鞭拍子边击边舞,鼓槌插在长鼓上,舞至高潮时,方抽出鼓槌进行技巧表演。后者则持鼓鞭随乐起舞。
长鼓舞脱胎于传统的“农乐舞”,长鼓作为民间打击乐器,在农乐舞队里由长鼓手击打,起伴奏和渲染气氛的作用。当情绪高昂时,长鼓手常常随着众人一同起舞,在起舞时侧重于击鼓的形体动作,逐步创作出挎跳“大蹦子”等技巧,由此被称为“长鼓演戏”。后经历代艺人改进,长鼓舞在20世纪初期以独立的表演形式从农乐舞里脱颖而出。
长鼓的表演以柔软的扛手、伸肩、鹊雀步等动作为主,以肩挎长鼓,右手持鼓鞭,边跳边敲鼓的形式表演,身、鼓、神融为一体,高度协调统一。
在舞蹈中,两只手同时击打鼓的两面。一只手用一尺长的鞭敲打着高音鼓面,另一只手拍打低音鼓面,由于鼓的音高不同,节奏也不同,变化多端的鼓点和着优美的舞姿,使人格外的兴奋和愉悦。长鼓舞的特点,常常是由慢板起拍逐渐加快,几经跌宕,最后结束在飞快的旋转里,戛然停止,使人热血沸腾、非常激动人心。
舞蹈有独舞、双人舞、群舞等多种形式。新中国成立后,长鼓舞经朝鲜族舞蹈家们的精心改编,增添了新的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使这一艺术形式日趋完善。
朝鲜族刀舞是怎样的
刀舞,是一种由剑舞演化而来的舞蹈。关于刀舞的由来,还有一段令人神往的传说。
新罗国有位名叫黄昌郎的壮士,7岁的时候就能挥舞长剑表演,气势如虹。他一人来到百济市舞剑,观众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深深为他的剑术所吸引。百济王听说以后,召黄昌郎入宫表演。黄昌郎借舞剑之机,刺杀百济王,结果最终被人杀害。新罗国的人民为了缅怀黄昌郎的义举,面戴假面具,手持折半的刀,照着他从前表演的舞姿跳舞。刀舞于是由此而来。刀舞与剑舞,雄壮,勇猛。跃动性强的气质贯穿舞蹈的全过程。
刀舞反映了朝鲜族人民勇敢、大胆、智慧、乐观的民族气概。舞蹈姿势刚柔相济,激缓并存,像疾风般的向前冲,左右猛刺,强屈身。轻快猛移的动作,浪漫的舞态,给人以强烈的号召感,体现了朝鲜族舞蹈的高超技艺。
什么是蒙古族安代舞
安代舞是内蒙古舞蹈的典型代表,是有着“内蒙古舞蹈的活化石”之称的舞蹈,是流传内蒙古通辽市周边地区的一种原生态舞蹈。安代舞发源于库伦旗,据考证约形成于明末清初。
依据习俗,早期的安代舞表演场地,中间立一断轴车轮或木杆,参加者围成圆圈,右手握一块绸巾或扯起蒙古袍下摆,随领唱边歌边舞。曲调悠扬婉转,韵味醇厚,善于表达情感。唱词内容丰富,活泼生动,富即兴色彩。舞蹈动作主要有:原地踏脚摆绸或向旁轻移;前倾身甩绸立起后向前“小踢步”迈动;边绕圈奔跑边甩绸;连续做“吸腿跳”步并用力向两旁甩绸等。“踏步”“跺脚”“甩巾”及自定圆圈是安代舞通常使用的基本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