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重刀武术是怎样的
重刀实际上是大刀的原称,它是京津一带的一种传统兵器,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津门着名回族武术名家曹金藻武艺超群,行侠仗义,与霍元甲并称为“回汉双侠”。曹金藻之子曹克明继承父业,在本门刀、礅、抱石、拳铲等功夫基础上自创“曹门刀式”,以“弘扬武术,强身爱国”为宗旨,组建了天津市第一家回族武馆“回族大刀花样举重队”。目前已传至曹仕伟、曹仕杰兄弟,传承方式也由“家族世袭”变为开放式传授。曹金藻阿訇融合“北派少林”的长拳、桩功、散手与“西洋拳”“秘宗艺”及祖传“十手拳”等功夫的特点,独创了“七十二式连环套拳”。这是一个集南拳、北腿、摔跤、擒拿为一体,尤以“青牛扫尾”“潜龙出渊”和“鬼推转”三招最具特色的武术。
“曹门刀式”在表演形式上吸收了历史上武科考试中的“弓、刀、石、马步、箭”等课目技艺,苦练礅子、石锁、抱石等,并将其中之技巧,糅进大刀表演的一招一式之中。大刀表演丰富多彩,主要有:插、背、拧、云、撇、水磨、腰串、狮子披红、乌龙摆尾、雪花盖项、比摆荷叶、掌中花、叠罗汉等招式。重刀武术的特点是刚柔相济、动静结合,集力量与技巧于一体。
大刀舞起,动静结合,提刀千斤重,舞刀鸿毛轻,刀飞钢环响,刀落寂无声,既惊险雄劲,又轻盈灵动,给人以极大的美感享受,充分展示了我国古老的民族文化气息,又体现了现代体育之风采。
苗族武术有哪些特点
湘西苗族武术是一种提高搏斗技能的武术分支,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全能运动,是湘西苗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之一。苗族武术具有气势刚烈,步法稳健,招法多变,劲力突出,发招狠绝的特点。而且,不管是拳术还是器械套路都是打“四门”,形成“四门拳”“四门棍”“四门刀”“四门镗”等“四门”套路。搏斗时脚踩“品”字桩,能攻能防,以变求胜;进退中脚走“之”字,蜿若游蛇行走,确保进退灵活。苗族武术有徒手和器械两大类。徒手俗称“苗拳”,含礼示、基本功、花架子、策手、点穴五种程序招式。礼示用在以武会友,基本功是武术训练基础,花架子多用于表演场合,策手、点穴是绝招,殊死格杀时突然出手,致人于死命,因此,一般场合下也很少使用。器械分硬器械、软器械和暗器三种。硬器械主要是棍、刀、叉等;软器械主要有鞭、包头帕等;暗器主要有飞刀、戒子针等。
苗族武术的传授非常注重武德教育。古往今来,苗族男女老少都崇武健身,但师傅授艺之前都要徒弟在祖师灵前发誓遵守师训。特别是“点穴”一类武功出则取人性命于股掌之间,不到生死关头绝不能用以对人,路见不平一般也只能用一般招式助人。因此,苗族人中习武人众,但滋事者却没有,习武之人一般都脾气好,知礼节,重义气,肯忍让。
苗刀为何杀伤力巨大
苗刀原名为“御林军刀”,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模仿日本刀的形制所创造的双手长刀,刀形与日本武士刀相仿,仅刀柄、刀锷与刀身厚度有所不同。
其特色是刀柄较长,以两手握把,与其他较流行的单手握持的中国刀有很大差异。临阵杀敌,威力极大,非一般兵器可比。“苗刀”这个称呼到了民国曹锟邀请沧州武术家刘玉春为武术教官,才正式定名。如今,御林军刀在一代代武术家的改革下,刀身变得逐步狭窄,成了今天的苗刀这种样式。苗刀并非苗族人使用的刀,而是因为其刀身修长,总长五尺、刀长三尺八寸、刀柄一尺二寸,状如禾苗而命名。它集中了刀、枪两种冷兵器的特点,既能当枪、矛刺击,又能当刀劈砍,既可单手握把,又可双手执柄,杀伤力极大。苗刀一路包括持刀要领、持刀把位、搏击运用、劈砍要点,以及苗刀的基本刀法。
苗刀多系基本刀式,实战用法,开阔了攻击面,提高了连击性,所以苗刀的杀伤力巨大。很多国内外武术界知名人士,对苗刀都有很高的评价。
藏族武术有哪些特色
藏族武术和中原武术一样,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的狩猎活动及后来的部落征战,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内涵。在今天的归属中,藏族武术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军旅武术;二是宗教武术;三是民间武术。
藏族的军旅武术的现状,只有通过保存在藏西、藏南的大量岩画,才能看到藏族军队当年习武练兵的盛况。在世界史诗之最、藏族史诗《格萨尔》中也生动地描绘了征战于沙场的高强武艺,就像凌空飞驰的马术,劈天盖地的刀术,目不暇接的剑术,威力无比的箭术一样等。根据敦煌出土的吐蕃文献和历代汉族文献记载,自吐蕃王朝以来,藏民族习武之风盛行,上至国王大臣,下至普通百姓,皆崇尚武技,这种尚武之风也为宗教武术和民间武术的发展创造了重要的社会条件。
藏区的宗教武术也是一种泛称,指流传于藏区寺庙并与宗教活动紧密结合的武术。着名藏文大藏经《丹珠尔》在大五明中存有工巧明,工巧明下分为特殊技巧和一般工巧,一般工巧分为八相术和六十四种技艺,这些技艺又包括三十几种身技。另据记载,在藏传佛教的寺院教育中,武僧教育历来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这类僧人被称为“朵图”,他们与众僧不同之处在于可以留发,可以佩带武器,平时从事武术锻炼,担负有维持秩序、保护寺院的职责。
民间武术在藏区流传更为广泛,这类武术主要与狩猎活动有关,代表器械有藏刀、鞭杆、短剑、线锤等。这方面内容虽然丰富,但因缺乏整理而未见详细报道。
壮族武术有何套路
壮族武术以壮拳为代表,壮拳拳种在桂西南源远流长,该拳种采用“站椿”“打沙袋”“打树椿”“走梅花椿”“七步铁线基本椿功”等功法练功。
壮拳的动作彪悍粗犷,形象朴实、功架清晰准确,沉实稳健,拳刚、势烈、多短打、擅标掌、少跳跃,开拳时结合使用壮语发音,借声气摧力。在攻击防守上,壮拳的拳和械力架实劲猛,出入变化以灵捷为导,发劲与声气合一,进退以四门为径,适合在广西山区演练。现代壮拳各种流派的代表人物有:桂南龙州农式丰、钦州覃明高和谭永能,桂西北的宜山蒙国栋、桂西的田阳黄大略、李永茂、黄祖全等,他们都精熟祖传的壮拳。
民间舞蹈是如何形成的
民间舞蹈起源于人类的劳动生活,它是由人民群众自创自演,表现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及人们精神风貌的群众性舞蹈活动,所以也称为“土风舞”。民间舞蹈多为载歌载舞的集体舞,舞蹈动作千姿百态,各具民族及地方特色。民间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浓郁的地方特色,它没有国家地域的界限,能够沟通世界各国,因此是最社会化、最国际化的舞蹈。
歌舞是人类与生俱来,本能的一种艺术形式。这种用肢体姿态来抒发、表达情感、传达生产技能与信息的行为,没有地域、国界、种族和民族之分,是人类共通的形体语言与心灵感悟。不同的民族,因生活环境、生产方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而拥有着数以万计从内容到形式,从韵律到风格各显异彩、斑斓夺目的民族民间舞蹈。
中国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不仅历史悠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数量之多也是世界上所罕见的。就其历史发展及现状而言,可分为传统民间舞蹈和现代民间舞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如果从功能上划分,大体可分为:祭祀性舞蹈、自娱性舞蹈、礼仪舞蹈、民族历史传衍舞蹈等种类。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旧时舞蹈中的迷信色彩逐渐减少,一些古代传统的祭祀性舞蹈也在逐步变异,成为民间具有观赏性和自娱性的舞蹈,而备受人们喜爱。每逢民族节日,络绎不绝的各族民众盛装打扮,怀着无限真挚的心愿和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能够宣泄自己情感的歌舞海洋之中。
这些不同民族流传下来的或雄浑刚健或阴柔婀娜,有的为祭祀仪式,有的为寻求终身伴侣的民间歌舞,尽管形式各异,但都以不同角度展示着东方民族所具有的久远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什么是高跷秧歌
高跷秧歌又称高跷,是一种广泛流传于中国各地的汉族舞蹈,因舞蹈时多双脚踩踏木跷而得名。高跷秧歌的历史久远,源于古代百戏中的一种技术表演,北魏时即有踩高跷的石刻画像。
高跷是一种汉族民俗活动。一般以舞队的形式表演,舞队人数十多人至数十人不等;大多舞者扮演某个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服饰多模仿戏曲行头。常用道具有扇子、手绢、木棍、刀枪等。表演形式有“踩街”和“撂场”两种,撂场有舞队集体边舞边走各种队形图案的“大场”和两三人表演的“小场”,角色间多男女对舞,有时边舞边唱。各地高跷所使用的木跷从30-300厘米,高低不一。从表演风格上又分为“文跷”和“武跷”,文跷重扭踩和情节表演;武跷重炫技功夫。
高跷秧歌中以辽西秧歌和海城秧歌为代表。辽西高跷秧歌的特点是跷高,最低的90厘米,依次升高,最高的可达240厘米,演员需坐在房檐上绑跷腿。因跷高且富弹性,舞者为保持全身平衡,双臂必须上下不停摆动,才能表演自如,由此构成辽西高跷“大大舞”的基本动律。动作潇洒漂亮,场面热烈火爆,有扭中美、浪中俏、哏中逗等突出的表演特色,充分展现了辽西人的豪迈性格。辽西高跷秧歌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在当地及省内外有着广泛的群众影响。
海城高跷秧歌是海城人民群众传统文化活动形式之一,也是海城乡土风情一大习俗。海城高跷秧歌属大鼓高跷,是辽南高跷的一支,是辽宁较大的舞种。主要特点是扭、逗、浪、相、扭,基本要领可以概括为“扭腰、展臂、挽腕、屈膝、提气”。集“歌、舞、戏、杂、武”五门艺术形式的精髓于一身,并提炼升华,自成体系,塑造出一批高跷特有的人物造型和脸谱艺术,从而形成独特的风格。男女演员通过令人眼花缭乱的二十多种表演花样,默契配合,裙飞扇舞,扭到哪里哪里就是一片欢乐的海洋。
什么是沙峪村竹马
沙峪村竹马是以假马套在人身上进行表演的一种舞蹈形式,主要的表演场地是广场。北京的“竹马”起源于清代宫廷,用于各种仪式或盛典的场合。在民间广泛流传后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舞蹈形式。
自沙峪村产生竹马之后,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四至十六都要与其他花会节目一道上街表演。另外,旧时的竹马表演还用于祭祀。沙峪村的“竹马”在花会表演的过程中,始终以严谨着称。传统的“竹马”表演内容是“萧太后打猎”,舞蹈共分八个角色。由于活动量大,舞蹈中的女角色历来由男子扮演,表演者大都是十五六岁的少年。表演时演员身挎竹马,手持马鞭,在急促的锣鼓伴奏下跑出各种队形图案,队形的变化由头马暗示。可变出“圆场”“四方斗”“打香道”“编寨笆”等图案。舞蹈动作则以跑为主,要跑出戏曲中圆场的感觉,加之马鞭的挥舞,给人的感觉是充满激情,极具观赏性。在队形变化的间隙,演员们在乐器伴奏下唱出动听的歌曲。和竹马配合的音乐以打击乐为主,用戏曲锣鼓点控制节奏,渲染气氛。笙、唢呐等吹奏乐在队形变化间隙为演唱者伴奏,起缓冲调节的作用。歌声与舞蹈和谐统一,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沙峪村竹马由清末的鼎盛期到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渐衰落,然后到“文革”期间的停止活动。改革开放后,村里的老艺人在村委会的支持下又恢复了花会表演,但也仅维持了几年便又中断。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化,加之自身传承的原因,沙峪村“竹马”在近十年没有表演,生存面临危机。
民间舞蹈《卖盐茶》表现了什么
民间舞蹈《卖盐茶》又名《挑盐篰》《卖盐婆》,在日后的演变中又成了《挑花篮》《花篮舞》,后有人把花篮改成宫灯,又演变成《花灯舞》。《卖盐茶》在上海地区是十分盛行的传统民间舞蹈,被群众广泛接受,同时也是东方民间文化艺术园中江南独具特色的一枝绚丽花朵。
《卖盐茶》源出盐场,为盐民生活的写照。《卖盐茶》源出浦东新场一带,据旧志籍记载:一千五百年前,这里已是濒临东海的滩涂,盛产丹顶绿足白鹤,故有村落名“鹤巢村”。村民煮海作盐以谋生计,东晋时人张季鹰墓在新场鹤坡。旧志还称“新场镇为浦东设城之最古者”。宋建炎年间,两浙都转盐运司署设于此,逐“人文蔚起”。其时,浦东属长人乡下乡,盐场灶围星罗棋布,而经营盐业须备官衙立州,谓经销“官盐”不得私售。
相传,当时盐霸勾通官府,垄断盐业,压榨盐民,盐民终年劳累,却不得温饱,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偷偷将盐挑出盐灶,串村走巷地兜卖“私盐”,为避人耳目、躲衙役搜缉,在盐篮上面用杂物遮布相掩,挑着担子装作“走亲戚”模样,串门走户到处贩售,赚些铜钿聊补家用。民间文艺源于民间生活,舞蹈《卖盐茶》由此产生,是前人根据盐场民间生活素材,经过艺术概括来描绘盐民挑篮卖私盐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