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风左右挂着一尺宽的“出将”“入相”两门帘,为戏中人物登台、下场之门。戏一开演,艺人用手指顶住木偶演戏,以脚踩动木架上的配件击打大锣、小锣、镲等乐器,嘴里或说、或唱,手、脚、嘴并用,热闹非常。
布袋戏的演出分为前场和后场,前场是舞台部分,观众可见到木偶在舞台上的表演,后场包括了演师和音乐演奏,包括了锣、鼓、钹、二胡、唢呐等乐器,后场的配乐、口技表演、与前场文武剧情相配合,做出快板慢板演出,是布袋戏的功力所在,布袋戏有句行话这么说:“三分前场,七分后场”正说明了后场是布袋戏的精髓所在。
布袋戏内容丰富多彩,充满独特地域风情,又十分贴近人民生活群众,在历史的传承中不断地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什么是屏南四平戏
屏南四平戏是福建的一种着名汉族戏种,由其谱系历史可知来源于明代有着“稍变七阳”的四平腔,所以也被称为“庶民戏”或者“闽北四平戏”,在戏曲界也将其称为“中国四平戏活化石”和“明代四平腔的遗想”,有着非常高的赞誉。
四平戏曲调活泼,最明显的特点是句末有帮腔,唱白都用土话,用真实嗓音演唱和假嗓进行交替,经常出现一个人唱一群人和的场景,中间夹杂着有滚唱、滚白、曲词通俗、行腔自由等特点,完整保存有原始的弋阳高腔的表演特色,表演风格古朴传统,雅俗共赏,同时还与宗教文化关系密切。
四平戏在我国一度失传,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平南县被意外发现,尤其至是今仍保存了大量宋代南戏和明清传奇剧目的清代手抄孤本,一下子轰动整个戏剧界。这对于研究四平戏和我国古音韵发声来说都是极为难得的资料。
什么是侗戏
侗戏是我国侗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的一种音乐艺术形式,是我国民间戏曲的一种,具有鲜明的侗族风格,流行于侗族人民聚居的各个侗族村寨当中。
在最初的表演形式当中,侗戏是坐唱表演的,逐步发展成为二人转或者二人台,后来又发展到可以多人八字步表演和男女同台表演。但是还是以二人转或者二人台的表演形式为主。不太像其他戏曲种类那样讲究基本五法,重视的是唱腔和内容,而且对于做念打数功也不是很注重。所谓的八字步,即表演者在舞台上用绕“∞”或者“8”字的步法进行说唱传统表演,观众主要是听侗歌看侗戏,对于舞台设计之类的并不是怎么看重。十分具有侗族自己的民族特色,深受侗族人民的喜爱。
侗戏表演风格朴实,十分讲究舞台表演形式。服饰、道具等基本都是本民族人民自己的日常用具。就连侗戏的表演技艺也都主要是通过侗族歌舞和侗族人民在生活生产过程中提炼出来的艺术形式,还有对其他地方戏曲戏种的演技变化而来的,十分贴近人民生活。
侗戏是我国民间戏曲艺术瑰宝之一,历史悠久,内容淳朴,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加工和改造,古朴而不单调,抒情而不低劣。内容形式丰富,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受广大侗族人民的喜欢。
什么是邕剧
邕剧的声腔最早源于湖南,在过去被称为广戏、老戏、本班戏、五柳腔等,是广西汉族的地方戏曲之一。因邕剧主要流行在古邕州地区,而且用邕州(今南宁)的官话来进行演唱而被称为邕剧。早在明朝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至今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邕剧具有粗狂淳朴的表演风格,文戏和武打戏各有自己突出的特点。文戏表演细腻,主要表达人物内心世界的活动和情感;武打戏激烈高昂,讲究硬桥实马,刀枪棍棒等兵器各有自己的套路,桥段泼辣夸张,十分具有欣赏效果。
在邕剧的表演中,很多表演内容都来自于当地以及周边地区少数民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共同发现的符合所有人审美价值观念的舞姿、武技和人物造型等,突出了当地民族粗旷豪迈的民族风格。
邕剧在其发展过程中,与桂剧、丝弦剧等剧种有着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关系,后来又融合了其他外来戏种和当地民俗民情的演变还有方言的演变,逐步凸显出自己的风格,与其他剧种并列在民间音乐的队伍之中。
什么是雁北耍孩儿
耍孩儿与其他闻名的曲艺表演形式不同,是一种以曲牌名命名的汉族吸取声腔剧种,也叫作“咳咳腔”,主要流行、分布于山西省北部大同地区。其唱腔属于曲牌体,名为“平曲子”,主要分为“本体”“主插体”“异体”三种结构类型。以其独特的演唱发音方式和欢快火爆的音乐,再配上取材广泛的剧目形式令人眼前一亮,是当今戏曲史上的“活化石”。
耍孩儿唱词主要为长短句,多八句为一段,分成三段,每段第四、七句倒辙唱。其唱腔最突出特点为先发声,再使用嗓子,声音被从喉咙后部挤压发出,以这种独特的发声方式发出独特的音响效果。
在耍孩儿进行表演的时候,通常以主曲为骨架,与此同时嵌入“喜钹子”“苦钹子”“倒三板”“半钹子”“垛钹子”“梅花钹子”“串儿”等曲调,组成一整套唱腔,同时又巧妙地吸收梆子戏中“介板”和“滚白”的唱法,使板腔体音乐和曲牌体音乐融为一体,转换自如,不落痕迹。
耍孩儿伴奏乐器主要是用两个板胡,一个是“正胡”,另一个被称为“反胡”。其传统伴奏音乐分文场和武场,文场以板胡、笛子为主要伴奏乐器,音调偏高昂,旋律相比武场要显得欢快活泼,笛子的音色十分婉转嘹亮;武场则使用大锣、小锣、钹、鼓等乐器进行伴奏,文场、武场的伴奏风格鲜明,易于区别。除此之外,耍孩儿在表演和脸谱方面也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
什么是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是我国戏曲种类中较为出名的一个,是梆子声腔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在清朝进入全盛时期。曾经出现过三个较大的流派:一支为直隶老派,一支为山陕派,但是这两派在后来被统称为京梆子。后来产生了一个直隶新派,使河北梆子进入了一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河北梆子的剧目众多,目前有记录的为500多出,这些大多来自山陕梆子,也有是从京剧、高腔、丝弦戏、坠子等剧目中移植借鉴而来的。这之中有少量的昆曲和吹腔,此外还有在民国时期开始流行的穿着当时服装进行表演的时装戏。
河北梆子在剧种上的一大优点就是擅长表现历史题材,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并且在舞台上,无论是表演,音乐以及舞台美术方面,也都在变化和提高,从而增添了它明朗、刚劲、华丽、委婉的艺术特点,曾一度流行于冀、津、京以及鲁、豫、晋部分地区,从而成为中国北方一个具有较大影响的剧种。还曾一度传入我国东三省、江淮地区和俄罗斯、蒙古国境内,并经国务院批准,列入了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什么是江苏柳琴戏
江苏柳琴戏是江苏省汉族戏曲剧种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分布在苏、鲁、豫、皖四省地区。已经有200余年的历史。在其继承与发展中,融合了当地的民间特色音乐及附近地区的剧种音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唱腔体系,内容丰富,唱腔高亢。
柳琴戏的唱腔极富魅力拉魂动魄,极受人喜爱,故民间称其为“拉魂腔”。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因其主要伴奏乐器是“柳叶琴”,正式定名“柳琴戏”。
“拉魂腔”发源于“周姑子”,唱法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哼”,可见唱腔种类之多。而徐州地处南北两大派系的剧种交汇、流经之地,因此对柳琴戏唱腔影响很大,继而也使柳琴戏的唱腔集南方剧种的柔美低回与北方剧种的阳刚粗犷于一身,深受观众钟爱。
柳琴戏的传统剧目达二百余出,以生活小戏与“三小”戏为主,小戏代表作有《喝面叶》《小姑贤》《芈建游宫》等;大戏以《四告》《观灯》《大花园》等最为有名。20世纪50年代后,当地又创作改编了不少剧目,如《灵堂花烛》《状元打更》《三赐御匾》等作品,一度引起轰动;80年代初,又有时装戏《小燕和大燕》被拍成电影艺术片放映,也深受广大民众欢迎;近些年,柳琴戏剧目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从而使其社会知名度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