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姓氏生肖文化在全球文明发展历程中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姓氏代表着华夏文明的起源和血统。而生肖中则蕴涵着古老的图腾信仰,是人与万物和谐生存的精神理念的外化。姓氏与生肖文化共同呈现出时代与地域的风土人情,承载着古老文明亘古不变的价值和意义。
姓氏是如何产生的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姓氏文化更是博大精深,而其产生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以氏为姓:氏族社会晚期以至夏、商时代,许多分支氏族的标号成为后代之姓,如:姬、姜、姒、姚,这些有“女”字边的姓氏为中国最早的姓氏。
以国名为姓氏:夏、商二代均封侯赐地,西周初年更是实行大分封制度,大大小小的诸侯国遍布九州,这些国名便成为其国子孙后代的姓氏,如齐、鲁、楚、秦、燕、郑等。
以邑名为姓氏: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忿生采邑于苏,其后代因此姓苏。
以乡、亭名为氏:如嬴姓秦国的始祖的子孙封在邑乡,因此得邑氏。
以居住地为姓氏:如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这四郭便成了姓氏。还有南宫、东方、海、江、池、田、丘、水等姓。
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氏: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姓林。
以排行为姓氏:古代排行有孟仲叔季,春秋鲁国便有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
以封号为姓氏:如王、侯、将、相等姓。
以官职为姓氏:西周的职官史、司、司马、司空后来均成为姓。
以技艺为姓氏:如商朝巫氏,是用筮占卜的创始者,后世便以为氏。还有陶、甄、屠等姓氏。
以植物为姓氏:如杨、柳、梅、花、李、柏、兰等姓。
以动物为姓氏:如龙、熊、马、牛、羊、虎、鱼等姓。
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如慕容、宇文、呼延、高等。
以谥号为氏:如楚庄王的后代姓庄。
因赐姓、避讳而改姓:如南朝隆武帝把国姓“朱”赐给了郑成功,闽台百姓称郑成功为“国姓爷”,又如汉文帝名刘恒,恒氏因而改为常氏。
姓氏的产生方式大抵上分为以上种种,究其根本,多源于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姓氏真是人类“远禽兽,别婚姻”的符号吗
伏羲氏是我国上古时期着名的部族首领,他不仅被列为三皇之首,而且还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据史书记载,伏羲生于成纪,即今甘肃天水,建都于陈,死后也葬于陈。淮阳自古就称“太昊之墟”,也就是传说中的陈都。
伏羲氏对人类的贡献可谓颇多,但他最重要的贡献是:“正姓氏,通媒妁,制嫁娶。”在原始社会之初,人们群居杂婚,难免近亲婚育,伏羲氏认识到这种危害,制定了一套同姓不婚的嫁娶礼仪制度,从而避免了血亲通婚,实现优生繁衍,将“姓”作为“远禽兽,别婚姻”的符号。
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记,经过数千年的分衍发展,至今中国历史上使用过的姓氏已有2.2万多种,这些姓氏有的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绝大部分代代相传,延绵不断,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纽带,“远禽兽,别婚姻”的符号。
“姓”与“氏”有何关联
早在5000多年以前,中国就已形成姓氏,并逐渐发展扩大,世代延续。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道:“姓,人所生也。……因生以为姓,从姓生。”也就是说,“姓”是作为区分出生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
中国的许多古老姓氏都是女字旁,说明祖先曾经在母系氏族社会确定了最早的姓。各姓之间互相通婚,同姓氏族内禁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姓为姓。姓的出现是原始人类逐步摆脱蒙昧状态的一个标志,避免了同氏族混婚乱伦现象。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母系氏族制度逐渐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后,子女改为从父姓,从此,“姓”成为父系家族的标志,“氏”则变成为女子家族的标志,在通婚联姻中用以区分门第,如齐国姜姓的女子嫁给姓卫的男子,女子名字可称为“齐姜”或“卫姜”,前者是女方家族的氏,后者是男方家族的姓。因此,“氏”的出现标志着阶级社会的到来。
“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简言之,在古代“姓”代表的是血缘关系,“氏”代表的则是身份地位。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姓”与“氏”合二为一,不再详细区分,表明姓与氏都是姓,是个人及其家族的符号。
“姓”什么可以改吗
中国古代产生姓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延续血统、区分家族、标示门第和地位,《通志·氏族略》中记载:“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
姓氏起源可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姓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具有记录血脉传承、血统亲疏远近的功能,中国有上古八大姓氏:姬、姜、妫、姒、嬴、姞、妘、姚,后来的大多数姓氏都由此八姓分支演化而成。
现代中国人的姓氏多数从属父方的姓氏,少数从属母方姓氏,都具有表明血统的含义,一般情况下不可随意更改姓氏,否则有可能出现近亲通婚的状况,在血统和基因传承上造成混乱。
如果一定要更改姓氏,未满18周岁的公民可由父母或抚养人提出书面申请,写出合理原因和说明,经户口登记机关核实情况后予以变更。18周岁以上的公民,原则上不予更改姓氏,如确有必须更改姓名的正当理由,则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所属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组织人事部门提供准予变更的证明,再经户口登记机关核实情况后,或可予以变更。
故而,一个人的“姓”是其“根”之所在,是血缘关系的传承和体现,轻易不能改变。
大名和乳名有何区别
古人凡子女出生,必先取乳名,男子成年之后才用大名和字号等,《宋史·选举志三》:“凡无官宗子应举,初生则用乳名给据,既长则用训名。”那么,何为乳名呢?
乳名一般是由亲人为初生小孩取的名字,一些地方叫作小名,指小儿时期所起用的名字。据载,我国秦汉时期就有了“小名”的类称,表达了父母对孩子的爱和祝福。
那么中国人为何喜欢给孩子取“小名”,而且至今不废?原因分为三种:第一,小名随口叫成,琅琅上口,好记好叫。现代人取小名多是这个原因。第二,由家族排行而取的小名,如阿三阿四、大妞二妞之类,为区分家族子女长幼次序。第三,出于迷信特意取用的小名,如顾恺之小名“虎头”,陶渊明小名“溪狗”,王安石小名“獾郎”等,既有亲昵怜爱,又有顽劣卑贱易“养活”的意思。第四,讨吉利口彩而取的小名,如家宝、来福、喜儿等,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起名者的美好愿望,对孩子充满爱意和祝福。
虽然“小名”一般只在儿时使用,多在家庭和亲朋好友之间称呼,但“小名”却是“尊姓大名”的前身。自秦汉以后,士族阶层便开始“讳小名”,认为小名不雅,有贻笑大方的嫌疑,故另立了“正名”,以供社交场合使用,逐渐演变成“名”与“字”的区别。古代人的“名”由父母亲人所取,幼时在家庭和亲朋之间称呼使用,男子成年之后另取正名为“字”,此时只有父母长辈可以称呼“名”,在社交场合和朋友之间只能称呼“字”,否则被认为不尊重。
如杜甫,名为“甫”,字“子美”,成年之后只有父母师长可以称呼“杜甫”,表示亲昵,而其他的朋友亲属同僚必须称“杜子美”,称“杜甫”被认为轻视不尊重。因此对于古人来说,大名即是“字”,乳名才是“名”。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女子一般有乳名没有字,出嫁前在家中使用乳名,成年出嫁之后用夫家姓氏作为名字。
现代人的名字不区分名和字,往往在小时候称呼小名,也就是乳名,入学后在乳名前加上姓氏,便成为大名。大名和乳名的区分并不明显,也没有特别规定称呼的场合和身份地位等。
“姬”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吗
在数以千计的姓氏当中,最古老的当是姬姓。姬姓的族人可以说是黄帝的嫡系后裔,这个姓氏具有将近5000年的悠久历史。
中国的宗法制很注重长子嫡孙,即嫡系子孙,黄帝的嫡系后裔长期以来保持着“姬”姓,其他的非嫡系子孙就不姓“姬”了。根据《说文解字》的记载,起初黄帝居住在姬水,因而姓“姬”。
中华民族姓氏的变动,在先秦时代较多,到了汉朝各个姓氏已渐趋于固定。但是根据记载,南北朝时期,周弘正为避讳君王字号而改姓姬氏,到了唐朝开元年间,因“姬”与“基”同音,为避讳国基之意将“姬姓”改为“周姓”。这样一来,姬氏家族的力量不仅分散,而且有其他民族和姓氏的血统加入。到了今天,已经无法严格考证某个“姬姓”的具体来源。
中国有哪些复姓
复姓,是指两个字或者两个字以上的汉姓,与单姓相对。我国的复姓共有三百五十六个,目前依然使用的大约有八十二个,罗列如下:
欧阳、太史、端木、上官、司马、东方、独孤、南宫、万俟、闻人、夏侯、诸葛、尉迟、公羊、赫连、澹台、皇甫、宗政、濮阳、公冶、太叔、申屠、公孙、慕容、仲孙、钟离、长孙、宇文、司徒、鲜于、司空、闾丘、子车、亓官、司寇、巫马、公西、颛孙、壤驷、公良、漆雕、乐正、宰父、谷梁、拓跋、夹谷、轩辕、令狐、段干、百里、呼延、东郭、南门、羊舌、微生、公户、公玉、公仪、梁丘、公仲、公上、公门、公山、公坚、左丘、公伯、西门、公祖、第五、公乘、贯丘、公皙、南荣、东里、东宫、仲长、子书、子桑、即墨、达奚、褚师、吴铭。这些复姓的来源有三个:其一由封邑而来。如,令狐、上官等;其二因居住地而来。如东郭、西门、南宫等;其三由官名、族系、爵系而来。如司马、公羊、公孙等。
古怪姓氏有哪些
中华民族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历史悠久,因而形成了有趣且复杂的姓氏文化。除了人们熟知的大姓,如张、李、王等,也有许多闻所未闻的稀有姓氏,这些姓氏不仅少见,而且非常奇特,例如:
有表方向的姓氏:东、西、南、北、中等。
有带数字的姓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
有生活类的姓氏:柴、米、油、盐、酱、醋、茶等。
有动物类的姓氏:狼、鸡、猴、狗、蛇、豹等。
有一些语音词和感叹词姓氏:啊、哀、蔼、昂、奥、浇、芭、叭、跋、把、罢等。
有含“贬义”的姓氏:妾、骂、邪、嫖、悲、卑等。
在我国,高居榜首的五大古怪姓氏,分别是“死、难、黑、老、毒”。据统计,中国最少的姓是“难”,读去声。分布在河南四座小村里,世代居住在此的男女老少,全姓“难”。
古怪的姓氏还有很多,总结一下,大概可分以下类型:天气、地形、动物、植物、人体、动作、文具、食物、时间、地名、色彩、朝代、省份、民族、行业等。中国人古今姓氏无奇不有,这些古怪姓氏也各有来历、典故,生活中由于姓氏的古怪所引起的尴尬也难以避免。不过,不管是哪个姓氏,都是中华传统文化和民俗的重要符号。
“轩辕”也是姓氏的一种吗
在黄帝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的,史称轩辕氏。轩辕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号称“中华第一姓”。众多史实和资料表明,迁安是轩辕姓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传承地。轩辕氏族后来也有为了省文而简改为单姓轩氏、辕氏的,并世代相传至今。
关于“轩辕”的起源有三种记载:第一是轩辕源于姬姓,出自轩辕黄帝,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史籍记载:“轩,姓也,黄帝号轩辕,后因为氏。轩氏,轩辕之后。”第二是轩辕姓源于芈姓,出自战国后期楚国王族后裔轩丘氏。第三是出自于轩辕黄帝后裔军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潜夫论·志士姓》所述:“古有军氏,为周朝时期郑武公之子共叔段之后,后军氏大多改为轩氏。”
因此,“轩辕”也是我国重要姓氏之一。
东南西北本姓张
相传明代孝宗孝康张皇后为人机智贤明,曾经辅佐孝、武两代皇帝成就政事,但是她的两个兄弟张延龄和张鹤龄却依仗皇亲横行乡里。张皇后死后,在位的明世宗将张家满门抄斩,张家部分子孙四散逃跑,为了便于日后相认,他们就按逃跑的方向分成了东南西北四个姓氏,所以就有了“东南西北本姓张”的说法。这一说法是东南西北四姓来源的传说之一,但这四个姓氏的来历并非仅仅如此。
东姓有五种来源:一是舜的朋友东不訾的后裔。二是伏羲后裔东蒙氏之后。三是高句丽民族姓氏中有东姓,后代迁到中原汉化仍姓东。四是土族的“什东加”姓,迁到中原汉化后改为东姓。五是满族、蒙古族、台湾土着等民族中的东姓。
西姓有三种来源。一是以国为姓,即西陵古国的后人都姓西。二是战国时期魏国西门豹的后人把“西门”这个复姓改成“西”姓。三是由满族姓氏演变而来,清朝满族八旗中锡克特哩氏后来改成西姓。
南姓有四种来源。一是据《史记》记载,夏禹的后代有以南为姓的;二是商王盘庚的妃子姜氏之子南赤龙后代以南为姓;三是春秋时卫灵公之子公子郢,字子南,他的后代就把南当成姓;四是春秋时期,晋国一位高士隐居南乡这个地方,他的后代就改姓南。
北姓有三种来源。一是以地名为姓,相传黄帝把蚩尤部落的部分人迁到一个叫北的地方,其后人就以“北”为姓;二是高句丽族的一个姓氏为北,汉化之后仍沿用“北”姓;三是一些北姓由北门、北宫、北郭、北人、北野这些复姓演变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