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每天读一点民俗文化常识
17567800000014

第14章 特色服饰(2)

蜡染衣服的传统制作方法是用特制蜡刀,蘸上适度熔化的蜂蜡,在大小不等的白布上画出花纹图案,然后将画好的白布浸入染缸里进行染色,染过色的布经沸水去蜡,再用清水漂洗摊平晾干,便制成多姿多彩的蜡染花布。由于蜂蜡容易凝固,也容易龟裂。因此在蜡染时,染液顺着裂纹渗透而入,形成人工难以制成的自然冰纹,展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的独特美感。

什么是土家族西兰卡普

“西兰卡普”是土家族的语言,意思是“土家族人的花铺盖”,指的是一种土家织锦,这种织锦独具特色,不仅是土家族的民间艺术代表,也被列为“中国三大名锦之一”,如今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西兰卡普最早出现于《后汉书·西南蛮夷传》,记载土家族有“好五色衣服”和“衣裳斑斓”的习俗。其中制作“五色衣服”的“兰干细布”即为西兰卡普织锦的前身。土家族人民将“西兰卡普”视作“土家之花”,受到世代土家人的珍爱。西兰卡普主要的原料是丝线和棉线,制作工艺极其复杂,这种织锦颜色鲜艳明亮,花纹饱满丰富,如今市场上已经很难见到手工织成的真品,大多都为工业制品。

西兰卡普最早用于女子出嫁的花铺盖,因此在土家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具有特殊的意义。西兰卡普实用美观,经久耐用,土家族少女出嫁时,都要用自己亲手制作的西兰卡普作为铺盖,缠裹各样的嫁妆,父母也用编织精美的西兰卡普,给女儿作为陪嫁品。这些花铺盖会陪伴女子一生,使用几十年仍然鲜艳亮丽。

哈尼族人衣服件数越多越美丽

哈尼族是一个居住在云南省西部的少数民族,他们主要靠开垦梯田种植稻谷为生,就是因为这种独特的生存环境和方式,从而形成了哈尼族奇特又美丽的服饰文化。

哈尼族的服饰是哈尼族自身传统文化的精髓,美丽的服饰不仅仅是为了御寒防风,而且还承载了本民族极为丰富的文化信息。哈尼族的服饰从色彩、样式和花纹体现了他们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也是哈尼族人社会地位和身份的标识,从服饰上透露出物我合一、生生不息的生活理念。哈尼族的服饰文化五彩斑斓,制作工艺极为精湛,展现出哈尼族妇女的智慧和勤劳品质。

哈尼族中有一支叶车族群,他们的服饰文化更为鲜明特殊,叶车妇女的日常装扮是头上戴一顶白色的尖帽,上身穿着一件对开式的短袖土布衣,上衣无领无扣,腰部靠宽阔的五色腰带扎起来。这些布衣在数量上极为讲究,上衣一件一件地套在一起穿,普通人通常是七八件套在一起,富贵者更多达十余件,从上衣的里长外短,可以很清楚地数出衣服的件数。

在衣服数量上,哈尼族人认为,妇女衣服的件数穿得越多,就越美丽,也越能体现出家境的富裕。她们上身的衣服有很多层次,下身则都穿着黑色短裤,在裤脚口打上和上衣数量相等的褶皱,大腿以下则全部裸露着。每年过节,年轻的姑娘们都会手戴银手镯,脖子上戴着银链子,腰间挂着闪亮亮的银片和银泡。搭配上五颜六色的多层衣裳,再以黑色短裤和修长两腿相呼应,走起路来,发出悦耳的叮当声响,美丽异常,极具特色。

一件“白苗”衣服需要做一年么

“白苗”是苗族的一支,因其族人都穿一身白衣而得名。如今在贵州省大方县的核桃乡木寨村,还生活着十几户的“白苗”。

“白苗”妇女们的服装看起来最简单,但又是最复杂和最讲究的,简单是指其色彩上,衣服主要是黑白两色,上衣肩膀上再配上两条挑花的带子,这种不张扬的色彩显示出“白苗”妇女的美丽大方。同时,白苗的服饰又极为复杂和讲究,是因为制作衣服的工艺细致,一件“白苗”妇女的衣服,通常要花一年的时间才能制作出来。在准备制作一件衣服之前,需要收集火麻和原麻这两种原料,将开花的火麻和原麻一片一片割下来晒干,再一片一片地接在一起。这样一个复杂的手工活,需要花费大部分的时间。因此,“白苗”妇女们在走路时,手里也都会拿着麻匹不停地接。接好之后,就是纺成麻线,随后再煮软,煮完后再清洗,这个过程又需要花费半个月的时间。这样洗、晒,反复进行三四次,布就变得软和了。

之后的工艺里,最讲究的要数挑花了,把数条麻线一根根排列整齐,用绣花针把五颜六色的丝线绣上去。如果期间数错了一根丝线的颜色,挑出来的花纹就会凌乱不堪,由于这种工艺是一针一针挑上去的,所以,这种工艺也叫作挑花,这是最麻烦的一道工序,同时也是所有工序中最费时的,可能花费三四个月,才能挑出一条花带。

由于现代工艺的发达,“白苗”妇女们如今已经不亲手制作这么复杂的衣服了,挑花这门技术也逐渐失传。

基诺族人的服饰有哪些特殊性

基诺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也是我国第五十六个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基诺族从事农耕作业,善于种茶,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傣族自治州的景洪县基诺乡。

基诺族的人数虽少,但在自己民族的服饰上却非常有特色。在其他民族的服饰文化中,往往女性的服饰比男性服饰更为丰富多彩,但基诺族却不一样。基诺族的服饰总的来说非常简单朴素,他们喜欢本族制作的带有红、蓝、黑色彩条的土布衣服。基诺族男子通常穿着宽裤和没有领子的对襟白外衣,外衣上绣着一些花纹。女子的穿着则更为简单,上衣是白色背心,外罩一个无领的长袖外衣,下身穿一条简单的合缝裙子,身子背后挂一个大麻布袋。

由于基诺族非常崇拜太阳,因此男子的服饰上多有日月的花饰,代表着勇敢和力量,这是基诺族审美风俗的历史积淀,它里面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在基诺族山寨里,很少看见有不戴耳环的人,他们有的人在耳垂挂一个大大的耳环,有的却在耳环眼里塞上一个纸卷。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戴耳环的习俗,耳环眼不过就是针眼大小,但基诺族的耳环眼却非同一般,大得让人吃惊。

基诺族的男女从小就喜欢以大耳环作为装饰,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耳环眼也逐渐扩大。基诺人认为耳环眼的大小,象征着一个人是否勤劳勇敢,如果一个人的耳环眼很小,就会被人看作是胆小的、懒惰的。

这些夸张的耳环眼可作为装饰,也作为彰显勤劳品性的象征,同时也还有其他的功用,比如在基诺族青年男女恋爱时,表达爱意的方式十分奇特,他们喜欢将互相赠送的花束,插在对方的耳环眼,展示出彼此间浓浓的爱意。

仡佬族都爱穿裙子么

仡佬族是我国云贵高原上一个古老的民族,大部分居民居住在贵州省的西北、北部和西南。仡佬族男女都穿裙子,其中男裙短一些,女裙长一些。用一幅绣着图案的布料包在腰际,平整没有褶皱,就像桶状一样,因而也叫“桶裙”。桶裙的质料有很多种,麻、葛、羊毛、丝等都可以作为布料。另外,仡佬男女都会用长帕包头,也有的妇女在日常生活中用花布盖住头顶。

一般来说,仡佬族的妇女上衣比较短且及腰,鳞状花纹绣在她们的袖背上,下面则穿着无褶的桶裙。整条裙子从颜色和质地上被分成三段,上段多使用麻织成,有白色和青色的条纹,中段则用羊毛织成,多染成红色,下段再用麻织成,多用浅色。穿桶裙时需要从头上套下,脚上穿着钩尖鞋,桶裙穿好之后,外面罩上一件青色无袖的长袍,长袍的前后长短不一,一般前短后长,都绣有花纹。

男子的桶裙外面则多穿对襟的上衣,装饰花纹比较简单朴素,有一部分仡佬族男子的衣长仅仅有一尺左右,下身穿着五色羊毛的桶裙,在上衣的外面再套一件袍子。袍子没有领子也没有衣袖,像一个麻袋的样子,在袋子中部开两个口子,左右手从口子伸出来,袍子上缀着一些海贝作为饰物,这种独特服饰的仡佬人被称为“披袍仡佬”。

清末民初以来,由于仡佬族的人口急剧减少,居住范围也迅速缩小,在民族融合的影响下,仡佬族的服饰和邻近的民族大致相同,至今只有少数仡佬人保留着传统的民族服饰习俗。

赫哲族的衣服为何是鱼皮兽皮做的

赫哲族分布在我国黑龙江省的三江流域,那里江河纵横,山林密布,野生的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这样的渔猎生活给赫哲族人的服饰留下了特殊的印记。由于渔业资源非常发达,赫哲族早年的服饰大多是由鱼皮制成的,这种鱼皮服饰文化举世罕见。

赫哲族制作鱼皮的工艺经过长期的发展和传承,在服饰的制作技术上非常娴熟,这种鱼皮服装具有抗湿、抗寒、防水、耐磨、轻便等诸多特性,非常适合生活在寒冷东北的赫哲族人民。

随着赫哲族人民狩猎技能的提升,猎取的野兽越来越多,鱼皮服饰便成为妇女使用的衣服。传统的赫哲族妇女的上衣样式,类似于满族的旗袍装,衣襟非常长,超过膝盖,腰身很窄,下身肥大,袖子很短,没有衣领。其中袖口、领边、衣边都染上各种动物和条纹图案,有的还会在下摆附近缝上贝壳、铜铃等装饰品,十分美观。

而赫哲族的男人多用兽皮制成衣服,冬季一般多穿狍皮貂皮大衣,狩猎时能够抗寒耐磨,他们的长袍前后开衩,衣服的扣子很特别,多使用两排的皮扣或鲇鱼的骨扣。同时在捕鱼的劳动中,赫哲族的男女都会穿着鱼皮皮裤,多是用怀头、狗鱼或哲罗这种大型江鱼皮制成的,分男女两种款式。男式的鱼皮衣上端多为斜口,女式的上端多为齐口,并且镶着花边,穿着它捕鱼能够防水护膝。

赫哲族的鱼皮和兽皮文化产生于其独特的渔猎生活,从古至今一直传承下来,既形成了赫哲族的民间传统风俗,也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随着赫哲人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的变化,赫哲族的鱼皮兽皮服饰文化已处于濒危失传的处境,比如鱼皮如何染色、鱼皮线如何缝制,现在已经几乎无人能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