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
17563500000021

第21章 医疗救护基础知识和技能(5)

(7)伤口异物的处理

伤口表浅异物可以去除,然后包扎伤口。如异物为尖刀、钢筋、木棍、尖石块,并扎入伤口深部,不要轻易去除,因为可能引起大出血及神经损伤。这时应维持异物原位不动,待转入医院后处理。伤口异物的处理方法是:

a.敷料上剪洞,套过异物,置于伤口上。

b.然后用敷料卷圈放在异物两侧,将异物固定。

c.用敷料或者三角巾包扎。

(8)伴有大血管损伤的伤口处理

严重创伤、刀砍伤等造成大血管断裂,出血多,易造成出血性休克。伴有大血管损伤的伤口较深,出血多,伤口远端脉搏搏动消失,肢体远端苍白、发凉,伤口内可见血管断端喷血,肌肉断裂外露。这样的伤口处理方法是:

a.手指压迫止血。这是最简便、有效的方法。用手指压迫伤口上方(或近心端)的血管。先用手指摸清血管搏动处,然后压紧血管。

b.迅速用纱布压迫伤口止血。如伤口深而大,用纱布填塞压实止血。放置纱布范围要大,应超出伤口5~10厘米,这样才能有效止血。

c.用绷带加压包扎。

d.如肢体出血仍然不止,上止血带。

(9)伤口现场处理注意事项

⑴现场不要对伤口进行清创。

⑵在伤口的表面不要涂抹任何药物。

⑶密切观察伤员的意识、呼吸、循环体征。

(六)现场骨折固定

现场骨折固定是创伤救护的一项基本任务。正确良好的固定能迅速减轻伤员疼痛,减少出血,防止损伤脊髓、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也是搬运的基础,有利于转运后的进一步治疗。如不固定,在搬动过程中骨折端会刺破周围的血管、神经,甚至造成脊髓损伤截瘫等严重后果。

1.骨折的种类和骨折程度划分

(1)闭合性骨折

骨折断端与外界或体内空腔脏器不相通,骨折处的皮肤没有破损。

(2)开放性骨折

骨折断端与外界或体内空腔脏器相通,骨折局部皮肤破裂损伤,骨折端与外界空气接触,暴露在体外。

(3)骨折的程度

⑴完全性骨折:骨完全断裂。骨断裂成三块以上的碎块又称为粉碎性骨折。

⑵不完全性骨折:骨未完全断裂。

⑶嵌顿性骨折:断骨两端互相嵌在一起。

2.骨折的判断

(1)疼痛

突出表现是剧烈疼痛,受伤处有明显的压痛点,移动时有剧痛,安静时则疼痛减轻。根据疼痛的轻重和压痛点的位置,可以大体判断是否骨折和骨折的部位。无移位的骨折只有疼痛没有畸形,但局部可有肿胀或血肿。

(2)肿胀

出血和骨折端的错位、重叠,都会使外表呈现肿胀现象。

(3)畸形

骨折时肢体会发生畸形,呈现短缩、弯曲或者转向。

(4)功能障碍

原有的运动功能受到影响或完全丧失。

(5)循环、神经损伤的检查

上肢损伤检查桡动脉有否搏动,下肢损伤检查足背动脉有否搏动;触压伤员的手指或足趾,询问有何感觉,手指或足趾能否自主活动。

3.骨折固定原则

⑴首先检查意识、呼吸、脉搏及处理严重出血。

⑵用绷带、三角巾、夹板固定受伤部位。

⑶夹板的长度应能将骨折处的上下关节一同加以固定。

⑷骨断端暴露,不要拉动,不要送回伤口内。

⑸暴露肢体末端以便观察血运。

⑹固定伤肢后,如可能应将伤肢抬高。

⑺如现场对生命安全有威胁要移至安全区再固定。

⑻预防休克。

4.固定材料

(1)脊柱部位固定材料

⑴颈托,颈部固定器。将受伤颈部尽量制动,保护受伤的颈椎免受进一步损害,其应用方法是:

a.救护人员位于伤员的背后,用手固定伤员头部为正中位。

b.选择颈托。将手指并拢,小指侧置于伤员的肩锋,测量到颌骨角下距离的手指宽度。

c.将手指宽度置于颈托边缘,调节颈托于合适高度。

d.上颈托时先将固定红点对准一侧下颌角。

e.固定颈托于下颌部,另一侧从颈后环绕,与另一端粘贴固定。

⑵铝芯塑型夹板。将夹板弯曲,用来固定颈椎。

⑶脊柱板、头部固定器。脊柱板由一块纤维板或木板制成,长约180厘米,板四周有相对的孔用于固定带的固定、搬运。脊柱板应用中要配合颈托、头部固定器及固定带。适用于脊柱受伤人员。

⑷躯干夹板。专用于狭窄或细小的空间,一般用于坐位的脊柱损伤人员,配戴颈托,保持受伤人员的躯干、头部和脊柱正中位置,如将伤员从汽车座位中抬出时使用,其应用方法是:

a.带上颈托,确保颈部制动。

b.夹板放于伤员的背后,其正中位置紧贴脊柱。

c.躯干夹板上的固定带绕过身体前面固定套在另一边扣上。

d.依次绑好前额、下颌、胸前绑带,将髋部、膝部、足部固定。

⑸现场如果没有上述材料,可临时用其他物品代替,方法如下:

a.用报纸、毛巾、衣物卷成卷,从颈后向前围于颈部。颈套粗细以围于颈部后限制下颌活动为宜。

b.用表面平坦的木板、床板,大小超过伤员的肩宽和人体高度为宜,配以绷带及布带用于固定。

(2)夹板类固定材料

⑴充气式夹板。此为塑料制品,用于四肢骨折的固定,也可用于止血,防止进一步感染和水肿。救护人员先将夹板套于伤肢,拉上拉链,再将夹板气囊阀门拉起打开,口吹气至膨胀坚硬,再同时将气囊阀下压,关闭阀门。解脱夹板时先将气压阀上拉,再拉开拉链。

⑵铝芯塑型夹板。用于四肢骨折的固定,夹板的长度可调。夹板表面有衬垫,可直接固定。

⑶四肢各部位夹板。分有上臂、前臂、大腿、小腿的固定板,并带有衬垫和固定带。

⑷锁骨固定带:用于锁骨骨折的固定。

⑸小夹板。用于肢体骨折的固定,对肢体不同部位有不同组合的夹板,对局部皮肤肌肉损伤小。

⑹现场如果没有上述材料,可用杂志、硬纸板、木板块、折叠的毯子、树枝、雨伞等作为临时夹板。

(3)自体衣服固定

将受伤上肢缚在胸廓上,将受伤下肢固定于健肢。

5.固定方法

(1)锁骨骨折的固定方法

⑴锁骨固定带固定,方法是:

a.伤病人坐位,双肩向后。

b.安放锁骨固定带。

⑵三角巾锁骨固定。如无锁骨固定带,现场可不做“8”字固定。因不了解骨折类型,为尽量减少对骨折的刺激、损伤锁骨下血管,只用三角巾即可,如无三角巾可用围巾代替,或用自身衣襟反折固定。

(2)上肢骨折的固定方法

⑴肱骨干骨折。肱骨干骨折由摔伤、撞伤和击伤所致。上臂会肿胀、淤血、疼痛,有移位时会出现畸形,上肢活动受限。桡神经紧贴肱骨干,易损伤。固定时,骨折处要加厚垫保护,以防止桡神经损伤。可用以下材料进行固定。

a.铝芯塑型夹板固定,方法是:

按上臂长度将夹板制成U形,屈肘位套于上臂;

用绷带缠绕固定;

前臂用绷带或三角巾悬吊于胸前;

指端露出,检查甲床血液循环。

b.木板固定,方法是:

用两块木板,一块木板放于上臂外侧,从肘部到肩部,另一块放于上臂内侧,从肘部到腋下;

放衬垫;

用绷带或三角巾固定上下两端;

屈肘位悬吊前臂;

指端露出,检查甲床血液循环。

c.纸板固定。现场如无小夹板和木板,可用纸板或杂志代替来固定,方法是:

将纸板或杂志的上边剪成弧形,将弧形边放于肩部包住上臂;

用布带捆绑,起到暂时固定作用;

固定后同样屈肘位悬吊前臂;

指端露出,检查甲床血液循环。

d.躯干固定。现场无夹板或其他可利用物时,用三角巾或宽布带将上臂固定于胸廓,方法是:

三角巾折叠成宽带或用宽布带通过上臂骨折部位绕过胸廓在对侧打结固定;

屈肘90°前臂悬吊于胸前。

⑵肱骨髁上骨折。肱骨髁上骨折位置低,接近肘关节,局部有肱动脉和正中神经,容易损伤。骨折后会局部肿胀、畸形,肘关节半屈位。

肱骨髁上骨折现场不宜用夹板固定,因可增加血管神经损伤的机会。其固定方法是:

a.直接用三角巾或围巾等固定于胸廓。

b.前臂悬吊于半屈位。

⑶前臂骨折。前臂骨折可为桡骨或尺骨固折,或桡、尺骨双骨折。前臂骨折相对稳定,血管神经损伤机会较小。可用以下材料进行固定。

a.充气夹板固定,方法是:

将充气夹板套于前臂;

通过充气孔充气固定。

b.夹板固定,方法是:

用两块木板分别置于前臂的外侧、内侧,加垫,用三角巾或绷带捆绑固定;

屈肘位大悬臂吊于胸前;

指端露出,检查甲床血液循环。

c.现场如果没有上述材料,可临时用杂志、书等固定,方法是:

将书本垫于前臂下方,超肘关节和腕关节,用布带捆绑固定;

屈肘位大悬臂吊于胸前;

指端露出,检查甲床血液循环。

(3)下肢骨折的固定方法

⑴股骨干骨折。股骨干粗大,骨折常由巨大外力,如车祸、高空坠落及重物砸伤所致,损伤严重,出血多,易出现休克。骨折后大腿肿胀、疼痛、变形或缩短。可采用以下方法固定。

a.木板固定,方法是:

用一块长木板置于伤侧腋窝到外踝,一块短木板置于大腿根内侧到内踝。

在腋下、膝关节、踝关节骨突部放棉垫保护,空隙处用柔软物品填实。

用7条宽带固定。先固定骨折上下两端,然后固定膝、踝、腋下和腰部。

(如果仅有一块夹板则放于伤腿外侧,从腋下到外踝,固定方法同上。)

用“8”字法固定足踝。将宽带置于足底,环绕足背两端交叉,再环绕踝部回反打结固定。

趾端露出,检查甲床血液循环。

b.健肢固定,方法是:

用三角巾、腰带、布带等7条宽带将双下肢固定在一起。

两膝、两踝及两腿间隙之间垫好衬垫。

用“8”字法固定足踝。

趾端露出,检查甲床血液循环。

⑵小腿骨折。小腿骨折端易刺破小腿前方皮肤,造成骨外露,因此在骨折处要加厚垫保护。出血、肿胀严重时会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造成小腿缺血、坏死。小腿骨折固定时切忌固定过紧。可用以下材料进行固定。

a.铝芯塑型夹板固定,方法是:

按小腿长度将夹板制成U形,置于小腿;

用绷带或三角巾固定;

趾端露出,检查甲床血液循环。

b.充气夹板固定,方法是:

将充气夹板套于小腿;

通过充气孔充气固定;

趾端露出,检查甲床血液循环。

c.用木板临时固定,方法是:

一块长木板从伤侧髋关节到外踝,一块短木板从大腿根内侧到内踝,分别放于伤肢的内侧和外侧;

在膝关节、踝关节骨突部放棉垫保护,空隙处用柔软物品填实;

用5条宽带,先固定骨折上下两端,然后固定膝、踝;

用“8”字法固定足踝;

趾端露出,检查甲床血液循环。

⑶大腿骨折(单纯骨折)。固定时选用三合板、五合板或木板两块,其中一块长为从伤者患侧腋下至足外侧的长度,另一块为从大腿根内侧至脚内侧的长度。将两块板通过棉衣或布片包裹紧贴皮肤的一面,用绳索、布带将两块板分别固定在伤肢内外两侧,或将两块木板分别放在伤肢的前后面也可。

固定时应注意:

固定应包括上下两关节,以达到制动的目的。

有骨凸起部分应用棉花、软布垫起,不要使木板与骨凸出部直接接触,防止压迫成伤。

闭合性骨折有畸形时,应将其拉直,同时固定。

开放性骨折时只用净水冲洗伤口,不要把外露骨头复位,只止血包扎固定即可。

固定后如伤者肢体出现剧痛、麻木、发白、紫色时应速松绳索,再行适度固定。

(4)脊柱骨折的固定方法

脊柱骨折可发生在颈椎和胸腰椎,骨折部移位压迫脊髓能造成瘫痪。

⑴颈椎骨折。头部朝下摔伤或高速行车时突然刹车,受伤后颈部疼痛,四肢瘫痪,应考虑有颈椎损伤,要立即固定。

a.脊柱板固定,方法是:

双手牵引头部恢复颈椎轴线位,上颈托或自制颈套固定,也可用软枕或沙袋固定头两侧。

保持伤员身体长轴一致位侧翻,放置脊柱固定板后取平卧位。

将头部固定,双肩、骨盆、双下肢及足部用宽带固定在脊柱板上,以免运输途中颠簸、晃动。

b.木板固定,方法是:

用一块长和宽与伤员身高、肩宽相仿的木板做固定物,并作为搬运工具;

搬动伤员时动作要轻柔,并保持伤员身体长轴一致;

伤员平卧,保持身体平直抬于木板上;

头颈部、足踝部及腰后空虚处垫实;

双肩、骨盆、双下肢及足部用宽带固定于木板上,以免运输途中颠簸、晃动;

双手用绷带固定放于腹部。

⑵胸腰椎骨折。坠落伤、砸伤、交通伤等严重创伤后腰背疼痛,尤其有双下肢瘫痪时应考虑胸腰椎骨折。疑有胸腰椎骨折时,禁止坐起或站立,以免加重损伤。固定方法同颈椎固定。

(5)骨盆骨折的固定方法

骨盆受到强大的外力碰撞、挤压会发生骨折,其固定方法是:

伤员为仰卧位,两膝下放置软垫,膝部屈曲以减轻骨盆骨折的疼痛;

用宽布带从臀后向前绕骨盆,捆扎紧,在两腿间或一侧打结固定;

两膝之间加放衬垫,用宽绷带捆扎固定;

两踝间加放衬垫,用宽绷带“8”字捆扎固定。

骨盆骨折救护时须注意:

开放性骨折禁止用水冲洗,不涂药物,保持伤口清洁;

肢体如有畸形,可按畸形位置固定;

临时固定的作用只是制动,严禁当场整复。

三、创伤人员的搬运护送

搬运、护送创伤人员似乎是件简单而平常的事情,是一个用力搬运和交通运输问题,与医疗、急救无密切关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搬运、护送不当可使危重伤员在现场的救护前功尽弃。不少已被急救处理较好的伤员,往往在不正确的运送途中病情加重、恶化;有些伤员因经不住路途颠簸,不能及时施以急救而丧失生命。

(一)创伤人员的搬运工具和原则

创伤人员的搬运护送包括如何将伤员从受伤现场搬出,以及现场救护后救护车等护送到医院两个方面。如从汽车驾驶室、倒塌的物体下、狭窄的坑道、旅游景点、家庭住宅区等搬运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