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刘大响自传
17559400000039

第39章 在中国工程院(2)

在沈阳市政府、特别是市科协的牵线和支持下,2003年9月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黎明公司)聘请我们航空系统的几位院士,成立了沈阳市国有大型企业第一个院士工作站,开始有顾诵芬、关桥、乐嘉陵和我4人参加,后来又陆续增加了陈懋章、柳百成、艾兴、曹春晓和潘健生5位院士。公司科协指定专人进行联络和接待,最初主要是做一些航空科学前沿技术报告。后来黎明公司承担了国家“863计划”能源领域重大专项———R0110重燃机组的研制任务,这是我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万千瓦级的重型燃气轮机。长期以来,世界重型燃机全部被西门子、通用电气、三菱和阿尔斯通4家公司所垄断。自主研制R0110重燃机组的意义十分重大。一是填补国内空白,打破西方垄断;二是可用于低碳的天然气发电,也可改为烧煤气化合成气等中等比热容值燃料,实现节能减排;三是所掌握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可应用于大功率舰船动力;四是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转型,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总体水平。

一天,时任中航一集团副总经理的林左鸣(注3)同志找我谈话,要聘我当R0110的技术总顾问。我感到有些为难,因我是搞航空发动机的,虽然与燃机有许多共性技术,但对重型燃气轮机我是外行。我向林总建议成立一个“R0110院士专家顾问组”,作为黎明公司院士工作站的一部分,林总同意了,并要我提出具体方案。

经过联系和研究,最终确定聘请翁史烈、倪维斗、姚福生(已故)、蔡睿贤、徐建中、陈懋章、蒋洪德、闻雪友和我共9位院士和陈大光、刘孝安(已故)、周晓青、贾克琴、张皖南、海宜德、彭友梅、孙聿峰(已故)、陈江等9位专家为顾问组成员,由我担任组长。有人戏称我将“国内搞燃气轮机的院士一网打尽”,充分说明院士们对这个项目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几年来“R0110专家顾问组”主要做了5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对R0110总体设计方案进行了咨询和评审。

R0110是国内第一个自主研发的重型燃气轮机组,其技术难度和跨度都很大,研发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把好总体方案关十分重要。经过多次咨询和评审,对确保方案的先进性、正确性和完整性起到了明显作用。

第二,全程跟踪,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

院士专家顾问组对R0110重燃机组的研发进行全过程跟踪,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向集团领导和黎明公司研发团队提出咨询建议。企业对院士、专家的建议十分重视,一条条地听取,一条条地梳理和落实,对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三,帮助企业解决项目面临研发经费严重不足和周期太短的困难。

这个项目首台研发经费估计在4亿~5亿元,如果考虑建立示范电站,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投入。但立项时只有9000万元的引导资金,其他要靠企业自筹,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困难。因为“差钱”,一段时期内项目进展缓慢,可以说举步维艰。许多同志形容黎明公司抱了一个“带刺的金娃娃”,扔之可惜,抱着又难受。但该项目又是中航一集团黎明公司承担的第一个国家“863计划”重大课题,只许成功,不能失败。

在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期间,我向时任辽宁省省委书记的李克强同志和省长张文岳同志做了简短汇报,会后又与中航一集团林左鸣副总经理一起专程到辽宁省,向省委、省政府做专题汇报,得到了省委李克强书记等领导的大力支持,给R0110项目提供数亿元软贷款,解决了研发资金严重短缺的燃眉之急,使项目得以继续进行。

再有就是进度问题。原定4年时间内要自主研发成功这个大项目,我们认为是不大可能的。经过慎重研究,2005年底以院士专家顾问组的名义,向国家科技部徐冠华部长、马颂德副部长等领导写信,实事求是地提出调整“十五”研制目标、进度安排并适当增加研发经费的建议,得到科技部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科技部高新司回函表示,一是同意适当延长研发周期,二是决定在经费上继续给予支持以用于机组调试,这给公司和研发团队以巨大的鼓舞。

第四,促成R0110重燃机组完成厂内空载验收,并为建立示范电站积极创造条件。

在验收问题上出现较大分歧时,专家顾问组经多次开会讨论,向科技部领导和“863计划”能源领域专家组提出分阶段验收的建议,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同意,促成该项目于2008年12月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的阶段验收。后来又为建立示范电站,以完成满负荷、长时间运转进行考核,再次向高层领导提出建议,为R0110重燃机组进行工业发电、投放商业市场而积极地创造条件。

第五,积极向国务院各有关部委提出建议,协助黎明公司探讨产品市场和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

R0110绝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研究项目,它要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必须形成产品,占领市场,取得商业成功,以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和垄断,走出有中国特色的重型燃机研发道路。院士专家顾问组向国家发改委有关领导汇报,提出了给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重型燃机以一定的市场培育、政策、税收、上网电价倾斜的建议;向原国防科工委领导建议:一是将燃气轮机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列入“十一五”相关计划,为重燃的研制提供技术储备。二是在“十一五”技改规划中,对燃气轮机的开发、研制、试验所必需的设备条件给予支持和安排。三是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顾问组又适时地向国家科技部主管领导提出建议:在继续完成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发电机组基础上,积极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将R0110重燃机组改型为烧中低热值燃料,以综合利用高炉煤气、焦炉尾气和煤气化合成气进行发电,既节约能源,又有利于环保。后来,R0110重燃机组烧中低热值燃料的改型方案顺利通过了专家评审,被列为国家十二五“863计划”能源领域的重大课题之一,得到较多的经费支持,R0110重燃机组的研发工作从此又跨入一个新阶段。

2009年3月29日,遵照省、市科协领导指示,在中国科协和辽宁省科协举办的创建院士工作站经验交流会上,我以《院士工作站是院、地合作的一项创举》为题做了发言,谈了几点体会。

成立院士工作站是沈阳市的一个创举,是搞好院、地合作的一种好形式,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创造了很多经验。我之所以认为这是一个“创举”,主要是它起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聚集高端人才,支持和促进了企业的创新发展;二是院士工作站为发挥院士知识专长、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三是促进了“产学研”相结合,营造一种良好的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和合作氛围;四是为企业培养高端科技人才创造条件,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做出贡献。

人才是第一宝贵的资源,有了一流的人才,就会创造出一流的企业。通过院士工作站这一互动形式,企业派出许多年轻的技术骨干与院士交流讨论,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对人才的提高和培养是很重要的,有些企业通过工作站院士的牵线搭桥,向高校甚至国外输送了研究生,这也为企业培养高端人才开辟了一种好的途径。

沈阳市院士工作站之所以能取得好成绩,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一是沈阳市政府和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这是搞好院士工作站的关键;二是从实际出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精心选择合作项目;三是充分发挥沈阳市科协牵线搭桥的作用,这是搞好院士工作站的重要环节。

在我接触到的科协中,辽宁省、沈阳市科协工作很活跃,他们确定了服务科技主战场的意识,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沈阳的创新发展干实事、干大事,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通过院士工作站这个载体,他们把两方面结合得很好,由于合作项目和切入点选得好,因而才取得了今天如此突出的成绩。

我有幸曾在沈阳工作8年,2003年又在辽宁省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因工作关系我每年都多次到沈阳出差,对沈阳充满了一种特殊的感情。

为了在辽宁省推广沈阳市建立院士工作站的经验,辽宁省和沈阳市科协领导多次找我,希望我能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议。经我同意,省科协以《关于进一步推动院士工作站建设的建议》为标题,向辽宁省省委、省政府编报了《科技专家建议》,与我在经验交流会上发言的内容基本一致,只是更精简了。但在我的建议前面,他们加了一段较长的《编者按》,其中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