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解读王朝 王子卷
17551700000033

第33章 刘宋皇子开杀戒(3)

“主上听信谗言,即将废我。我内心反省,并无过错,不能白白被冤枉。我明天早上准备举大事,希望诸公戮(lù)力帮助我。”说完,起身挨个跪拜。

几位官员突然听他这么说,个个惊愕,一时不知所措。过一会儿,萧斌和袁淑才说:

“从古以来没有这么做的,希望殿下三思。”

刘劭一听,脸色就变了。萧斌怕他先拿自己开刀,只好答应说:

“好吧,臣奉命就是。”

袁淑却叱责萧斌:

“你以为殿下真想这么做吗?殿下小时候患过病风,这是犯病啦?”

刘劭瞪大眼睛,瞅着袁淑,恶狠狠地问他:

“你说吧,这件事能不能够成功?”

“以东宫的地位,做这种事又怎会不成功呢?只恐怕成功之后,为天地所不容,大祸也接踵而来啦!现在中止还来得及。”

袁淑的人缘不错。刘劭的左右怕他再说下去,刘劭会杀他,便有两个内侍将他扶了出去,一边走一边劝他:

“袁公不要多说了,这种事怎么能中止呢?”

袁淑回到左卫率省,绕着床走来走去,想不出一个妥善的办法,到四更天才上床。刚闭上眼睛,就有人来唤他。他穿衣出来一看,太子刘劭坐在画轮车上,朱衣的外面披着软甲,萧斌坐在他身边。后面跟随着平时入朝的仪从。刘劭让袁淑上车。袁淑迟迟疑疑,不肯上去,刘劭急了,让左右把袁淑杀死。

这时东宫奉化门打开,刘劭一行来到台城(即宫城)东门万春门。萧斌拿出假诏书对守门的羽林军将领说,刚得到皇帝的手敕,让太子带兵进宫有所收讨。羽林军见太子在车上,不敢拦阻,便把门打开。张超之等率大队一拥而入。他们越过云龙门和斋阁,直奔皇帝休息的合殿。那天夜里,文帝和尚书仆射徐湛之研究立太子的事,直到黎明才去休息,殿上的残烛还没熄灭。这时文帝听到外面嘈杂的声音,出来查看,张超之已执刀冲了过来。文帝拿起一张几子向张超之砸去。张超之把刀一挥,文帝左手的五个手指都被砍落。张超之再一刀,文帝便倒在血泊之中了。

徐湛之因时间晚了没有回家,这时也宿在殿中。他听到声音,赶忙开门。还没等把门打开,东宫兵已冲了进来,将他杀死。

戍卫的禁卫军将领闻讯后,有的出来抵抗,有的却望风趋附。当时的侍中省分上省、下省两部,上省处于禁城之中。侍中江湛正赶上值宿。他藏匿于旁边的小屋里,被乱兵杀害。

刘劭又派人闯入后宫,杀了潘淑妃和皇帝的其他妃嫔及亲信几十人。刘劭又派人去召刘浚,让他入宫协助。

那时刘浚因等着去荆州,已从京口回来,住在王府。天亮不久,王府舍人朱法瑜匆匆跑来,告诉刘浚说:

“台城之内喧哗呼嘈,宫门都关了,道上传说太子谋反,不知有什么祸变。”

刘浚装出吃惊的样子,故意问:

“现在怎么办?”

朱法瑜劝刘浚入据石头城。石头城又叫石首城,在建康的清凉山上,是京城的门户,所以朱法瑜才劝刘浚占据它。这时刘浚还不知刘劭的成败如何,有些犹豫。将军王庆要他统兵入宫平乱,不能凭城自守。刘浚不听,他采纳了朱法瑜的意见,决定先到石头城看看风向再说。他率领府兵出了建康南门。一些文武官员闻风而来的达上千人。当时南平王刘铄镇守石头,戍卒也有一千人。刘浚刚到达石头城,后面一骑马追了上来,马上人招呼“殿下”。刘浚回头一见,却是张超之。刘浚迎了上去。张超之悄悄告诉他,大事已经完毕,太子唤他入宫。刘浚一听,这才定下心来,向随从要过一匹马,骑了上去。朱法瑜拦他,他不听,径自从城门驰出。跑进宫中,跟刘劭见了面。刘劭装出难过的样子,告诉刘浚说潘淑妃被乱兵所害。刘浚对母亲的死毫不难过,反而说:

“这正合我意!”

刘劭假传文帝的诏旨,宣大将军刘义恭和尚书令何尚之入宫,并派人召唤百官。但这时大部分官员都在石头城,来的只有几十人。刘劭匆忙即位,宣布诏令说:

“徐湛之和江湛谋杀皇上,等我勒兵入殿时已经来不及。我号恸悲愤,肝肠摧裂。现元凶已经授首。可大赦天下,改元太初。”

他这就算做了皇帝。但他也怕别人杀他,草草行过礼后便退居永福宫,假装有病,连盛殓文帝也不敢出来看。他身边放着白刃,随时准备自卫,又在永福宫前后左右都点上明灯,怕夜间有人潜入杀他。

刘劭还大杀宗亲,他叔父刘道怜、刘道规的儿子刘瑾等人都被他杀了。他又写信给沈庆之,要沈庆之杀他的弟弟武陵王刘骏。那时刘骏驻在五洲。沈庆之求见。刘骏害怕,不敢见他,推说有病。沈庆之不顾刘骏左右的阻拦,闯进去见到刘骏,把刘劭的信给刘骏看了。刘骏哭着求沈庆之准他入内和母亲告别。沈庆之说:

“下官受先帝的厚恩,殿下不必怀疑。”

刘骏向沈庆之再拜,说:

“国家的安危皆在将军!”

沈庆之和刘骏商议,整顿兵甲。旬日之间,竟然俱都齐备。人们夸奖沈庆之,说这是“神兵”。

五洲地处蕲州,在大江上游。刘骏拜沈庆之为司马。大军出发,抵达江陵。他的六叔南谯王刘义宣和辅国将军臧质不听刘劭的命令,率军来和刘骏会师。

刘劭在建康听到武陵王沿江而来,便也准备抵御。他自己参加练兵,慰劳将士。为了加强防御,他下令把秦淮河以南的房屋焚毁,把百姓和船舶都拘到北岸。他自诩善战,对朝臣们说:

“卿等但助我处理文书就行了,打仗的事卿等无须管。寇难来了,自有朕来对付。”又拍着胸脯大言不惭地补上一句:“怕的是贼虏不敢来啊!”

可是讨伐他的还是来了。襄阳太守柳元景见他那一军的船舶都是些小船,行驶缓慢,索性弃舟登岸,悄悄地潜到新亭,依山扎营。新亭在建康城南,东晋时朝士们常在这儿宴聚,而且地近江滨,也是军事和交通的要地。柳元景的营垒刚刚扎好,刘劭便派萧斌、褚湛之、鲁秀等率精兵一万人分水陆两路来攻打。刘劭自己则在建康南门朱雀门上督战。柳元景虽是水陆受敌,但士气很盛。那边刘劭悬下重赏,将士们也贪赏卖命。双方展开死战。眼看劭兵节节进逼,新亭垒已经危急,劭兵中鲁秀却误击了退军鼓。劭兵听到鼓声停止了攻击。柳元景趁机大开垒门,率军冲杀出来。劭兵立刻处于被动,很快便被冲散,不少人坠入秦淮河。刘劭在城上看了,亲自率领剩余的军队,再来攻打。结果仍然败了,士卒的尸体充塞了死马涧,涧水都为之不流。幸亏刘劭跑得快,单骑跑回城去。萧斌受了伤。还有鲁秀、褚湛之等,则南奔投降武陵王去了。

南奔的还有刘劭的五叔江夏王刘义恭。他是独自跑的,十二个儿子都留在建康。刘劭便把他这十二个堂弟全都杀死。

这时武陵王大军已到新亭。刘义恭见了刘骏,以叔父的身份劝他登基。刘骏同意了,就在新亭即皇帝位。他是文帝的第三个儿子,那年他二十四岁。

刘劭的许多将领先后纷纷放下武器。武陵王大军入城。刘劭把台城(即宫城)的大门俱都关闭,在门里凿堑立栅,还要作最后的挣扎。许多官员都投降了。连那受了伤的萧斌也打着白旗,从石头城里走了出来,然而刚到军门,就被斩了首。

宫中的刘劭和刘浚这时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只会转来转去。刘浚想出个办法,把宝货载了,找条船东逃入海。可是船上哪儿找?谁来驶船?这个主意不啻是白日做梦。

台城六门都被攻破了,将士们在殿庭会师。张超之想藏进合殿,被军士杀死。刘劭则跳墙藏于武库院中的井里,被队副高禽捞了上来。来到殿前,遇见臧质。臧质见他这般狼狈,不禁哭了起来。刘劭却说:

“我如今已是天地所不覆载,丈人还哭什么?”(臧质是武帝敬皇后、即刘劭祖母的侄子,所以刘劭称他为丈人——丈人在这里是对长辈的尊称。)

新皇帝刘骏不肯见他这个哥哥,下令将他和他的四个儿子俱都斩首。

刘浚挟着南平王刘铄朝南方逃走,遇到了叔叔江夏王刘义恭拦阻。刘浚只好下马,被刘义恭杀死。他的三个儿子也同时殒命。

严道育和王鹦鹉也被捉获,当街鞭杀,尸体焚化后扬灰于江。

这一次事变,宋王朝刘氏子弟中有四十多人丧失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