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解读王朝 王子卷
17551700000021

第21章 乱糟糟的“八王之乱”(2)

刘豫垂头丧气地走了。这时司马繇率领的四百名禁卫已经赶到。刘豫带的军士没人统率,便由裴接管。众军攻打杨骏的府门,先放起火来,有些军士还爬上邻近的高阁,向杨府里边的卫兵射箭。一时箭如飞蝗,杨府的卫兵无法出来抵抗,不一会儿大门便被攻破了。众军蜂拥而入,见人就杀。一拨人杀到马厩,见一个人撅着屁股伏在马槽下面,喊他不肯出来。几个禁卫便挺着长戟刺去。只听“嗷嗷”几声惨叫过后,那人便不再动。拖出来一看,正是杨骏。

杨骏死了,他的党羽和亲信照例被株连,有的斩首,有的还要祸延三族。至于杨太后,由于曾射箭向外求救,贾后便诬她是造反的同谋。请惠帝下诏,废杨太后为庶人,送到金墉城安置。还有杨骏的妻子,也就是杨太后的母亲庞氏,受杨骏株连,也要斩首。杨太后奔赴刑场,见老母跪绑在刑柱上,便奔扑过去,抱住母亲号啕大哭,把自己的头发都扯断了。她匆促中给贾后写信,做婆婆的对儿媳自称臣妾,要求饶庞氏一命。但却没有答复。行刑的时间到了,刀斧手拉开杨太后,将庞氏杀死。杨太后则被押入金墉城,幽禁起来。

杨太后在金墉城住了十个月,那时还有十几个人伺候她。到了元康二年的春天,贾后忽然又想起她来,竟下令将那些伺候的人撤去。杨太后连饭也吃不上了,连续饿了八天,竟然活活饿死。贾后怕杨太后在阴间到先帝那儿告状,殡殓的时候让她的尸体脸朝下覆着,还在棺材里塞上一些厌劾的符书和药物,使她的鬼魂不能出来作祟。

“一朝天子一朝臣”,当初依附杨骏的官员有的死了,有的降职罢官。而在这次政变中出了力的官员,以及贾后的亲属和亲信,自然要升官发财。那率军攻进杨府的东安公司马繇晋封为东安王,任职尚书左仆射。楚王司马玮任卫将军、北军中候。就是那个替贾后出主意的太监董猛也封为武安侯;董猛的三个哥哥竟也沾光封为亭侯。军队中诛杨有功的将领,封侯的竟有一千零八十一人。

贾后更任命她的亲戚执掌朝政。她的父亲贾充死了,她又没有兄弟,只有一个妹妹贾午。贾午的丈夫叫韩寿。贾午生了个儿子,贾充活着的时候把这个外孙过继到贾门,做自己的孙子,把名字韩谧改为贾谧,这应该是贾后最亲近的人了。

贾后有个族兄,名叫贾模。还有个从舅郭彰。这三个人最受贾后信任。但他们没有什么威信和才能,难以驭众。贾后便让皇帝把汝南王司马亮召来,让他跟太保卫瓘共同辅政。

司马亮本来胆小,武帝死时他连临丧都不敢去,只在大司马府门前磕个头就跑了。这次杨骏已死,没了对头,他的胆子就大起来。论辈分,惠帝得跟他叫爷爷。这次又是惠帝下诏把他请回来的,他自以为大概朝廷离了他不行,竟骄傲自大起来,连贾后也不放在眼里。有些事情,他认为应该怎么办就怎么办,顶多跟卫瓘商量一下。这就惹起贾后的怒火。

二十一岁的楚王司马玮自认为诛杨骏有功,不料却只封了个北军中候(禁卫军北军的主将),眼看着那些无功受禄的贾模等人青云直上,他自然心怀不平,免不得常说些牢骚话。再加上他刚愎好杀,引起司马亮和卫瓘的担心,他们怕他骄纵难制,又掌握着禁军,假如一旦闹腾起来,实在危险,便想夺下他的兵权,还要遣他回国。可是新派的北军中候裴楷却怕司马玮,竟不敢去北军接任。

楚王的长史公孙宏和舍人岐盛给司马玮出主意,让他去跟贾后联络,对付司马亮和卫瓘。公孙宏和岐盛找到李肇。李肇是贾后的心腹,当初合谋害杨骏的就有他。这时他已升为积弩将军。他听了公孙宏等人的话,便去告诉贾后,造谣说司马亮和卫瓘要废掉惠帝,另立新皇。这谗言勾起了贾后的旧怨,当初就是这个卫瓘,差一点使武帝把惠帝的太子废了;而那个司马亮又不自量力,竟然独断专行,于是贾后决定利用司马玮把司马亮和卫瓘除去。

这时已是6月。一天晚上,宫中一个太监拿着皇帝的手诏来到楚王府,把手诏交给司马玮。手诏上写着:“太宰(指司马亮)、太保(指卫瓘)欲为废立之事,王可宣诏,令淮南、长沙、成都三王屯兵各宫门,免亮及瓘官。”司马玮接诏后,立即行动,先派人通知三王,然后点起所辖的北军,并通告洛阳城内外的三十六军一齐行动。这时天已将明了,洛阳城的街道上又响起了将士们重沓的脚步声和兵甲撞击的“锵锵”声。

公孙宏和李肇奉司马玮的命令,兵围司马亮府。司马亮的帐下督(直属卫队的将领)李龙察觉了,告诉司马亮说外边可能发生变乱,要他下令戒备。但司马亮刚刚醒来,睡眼蒙眬不以为意。不久公孙宏等发起进攻。司马亮府毫无准备,很快便被攻破。司马亮被军士捉住,押着去见公孙宏。司马亮还要向公孙宏索看皇帝捉他的诏书。公孙宏哪里有诏书,只是挥挥手,让军士斩他。司马亮临死时还叹息说:

“我的赤心可以破示天下。”话没说完,便倒在刀下了。世子司马矩等家人全都被杀。只有他八岁的小儿子司马被镇南将军裴楷偷偷藏了起来,才得以活命。

清河王司马遐去捉卫瓘。卫瓘的仇人荣晦趁机报复。原来荣晦以前做过卫瓘的帐下督,曾因过错被卫瓘斥退。荣晦便去投入右军。这时清河王司马遐率右军来捉卫瓘,荣晦认为这是报仇的机会。他攻入卫府后,由于熟悉卫瓘家人的情况,竟将卫瓘和眷属百余口全部杀死。

这时天已大亮,洛阳城中到处都是士兵,提着滴血的兵刃,致使内外骚乱,人心惶惶。楚王司马玮却还扬扬得意地带着部下四处巡视。突然,一伙人走来,当前是殿中将军王宫,他手里执着皇帝的驺(zōu)虞幡(驺虞是传说中的仁兽,像虎一样,白毛黑纹,不食生物。把驺虞的形象绣到旗上,称为驺虞幡。驺虞幡是解兵用的),大声喊着:

“楚王矫诏,擅杀大臣,众军不要受他欺骗!”士兵们见了这轻易不出的驺虞幡,谁还敢逗留,立刻扔下兵器一哄而散了。司马玮却还孤零零愣在那里,摸摸怀中,手诏还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变成矫诏杀人了。但王宫不容他再想,吩咐士兵将他捉住。

司马玮被押入廷尉审问。他辩解是奉旨而行。廷尉问他:

“诏旨只是免去司马亮和卫瓘的官职,你为什么把他们两家老少都杀了呢?”

司马讳无话可说。乙丑那天,这个杀人狂自己也被杀了。公孙宏、岐盛被灭了三族。还有那个借机报复的荣晦也掉了脑袋。

原来这都是贾后设下的计策,她先怂恿司马玮去杀司马亮和卫瓘,然后嫁祸于他,给他安上矫诏擅杀的罪名,再将他除掉。贾后这个计策有个名堂,叫“一石二鸟”之计。

惠帝元康九年,离“二王”被杀已经八年了。这期间全仗侍中张华和裴维持,朝廷才得以暂时无事。太子司马一天天长大了,皇宫中那奢华腐朽的生活,逐渐使这原本聪明伶俐的小王子长成为一个顽劣的青年。他不肯好好读书,只喜欢和左右做些无聊的嬉戏。他让左右骑马,却事先把马勒弄断,马跑着跑着马鞍突然掉了下来,骑者不消说跌得仰面朝天,太子却在一旁拍掌大笑。他还喜欢做买卖,在东宫设个集市,他亲自售货。还练就一套本领,割肉的时候要割几斤几两,一刀下去,差不了多少。人家说太子的母亲谢淑媛(司马立为太子后,惠帝封谢玖为淑媛)娘家是屠户,太子割肉的本事大概是遗传。当然这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太子不但肉割得准,就是别的物品,他拿在手里一掂,就能报出斤两来。太子做生意上瘾,就让人把东宫后园出产的东西拿到集上出售牟利。东宫的月钱是五十万钱,太子嫌不够用,常常超支。这些钱都是用来赏赐他心爱的妃妾的。

原来司马的名声不错,常常得到武帝的夸奖,所以贾后对他颇有戒心。后来看他越长越坏,贾后反而要一些太监唆使他专门往邪道上走。中舍人(东宫官员)杜锡屡次劝太子,要他保持名誉、勤修德业,把他惹烦了,竟让人在杜锡常坐的坐垫里置入一些铁针,等杜锡坐上的时候刺得满屁股流血,他又在一旁乐了。

太子还和贾谧交上了朋友。那贾谧依仗贾后的权势,自己又做了侍中,一向骄横惯了。而太子也依仗身份,不肯相让。两个人玩着玩着就吵起来。有一次,两个人下棋,为一个子而发生争执,刚好成都王司马颖在旁边。他见贾谧无礼,便厉声斥责。贾谧恨恨而去,到贾后面前造谣说了太子的许多坏话,引起了贾后的杀机。

12月,太子的大儿子司马病了。太子为他祷祀,求神灵赐福。贾后听说后,派人到东宫诈说惠帝有病,召太子入朝。太子来到西宫,不见皇帝和皇后,一个叫陈舞的宫女让太子在别室里等着。过了一会儿,陈舞端出一盘枣和一大壶酒,说是皇上正在治病,天气寒冷,让太子喝酒等着。还说,皇上一定要太子喝三升酒。

太子平时只能喝一升酒,现在让他一下子喝三升,他饮不下。陈舞却说:

“太子不孝吗?皇上赐酒还不肯饮,是不是怕酒里放进什么东西啦?”

这话说得太严重了。太子只好勉强把酒灌进嘴里,然后就醉倒了。

过了一会儿,一个叫承福的宫女拿来纸笔,把太子叫醒,说:

“皇上听说皇孙病了,很不放心,请人写了一份祷文,为皇孙祈福。这祷文十分灵验,不过得殿下亲笔书写才行。”

太子醉得糊里糊涂,见承福把祷文递过来,接过一看,上面的词句倒像是些祈祷的话,就接过纸笔,照着葫芦画瓢,丢三落四地写了下来。承福见他写完,就派两个宫女把太子扶回东宫。

他写的是些什么字呢?

“陛下宜自了,不自了,吾当入了之。中宫又宜速自了,不自了,吾当手了之。并与谢妃共要,刻期两发,勿疑犹豫,以致后患。茹毛饮血于三辰之下,皇天许当扫除患害,立道文为王,蒋为内主。愿成,当以三牲祠北君。要疏如律令。”

这段话的大意是这样:

“陛下应该自己了断(指自杀),不自了,我就要入宫了断你。皇后也应该快些自己了断,不自了,我就要亲手了断你。我已经跟谢妃(指太子的母亲谢淑媛)约定,到时候两下里一起发动,不能疑惑犹豫,以至于引起后患。我盟誓于三辰(指日月星)之下,皇天许我扫除祸患,要立道文(太子长子司马的字)为王,立蒋保林(指司马的生母)为皇后。如果这个愿望实现了,当以三牲(牛、羊、猪)祀北君(道教的北帝神君)。要疏如律令(道教咒语)。”

这段根本不通的话却出自于一个大手笔,那就是黄门侍郎潘岳。潘岳小时候就有才名,人称奇童。长大后做过县令,不得志,竟去投靠了贾谧,成为贾谧的“二十四友”之首。这次贾谧便推荐他,来写这篇诬陷太子的怪文章。潘岳可以说是文人无行的典型了。

太子醉迷中不知不觉地写了上述那篇字,不但丢三落四,而且有些字还笔画不全。贾后把它补齐,才拿去交给皇帝。惠帝起初看不懂,贾后便给他一句句解释——其实贾后也还是听贾谧讲的。于是傻皇帝发怒了。

第二天,皇帝升式乾殿,召集百官,让黄门令董猛(就是贾后那个心腹太监)宣读了太子写的那篇妙文,然后惠帝果断地宣布:

“司马竟敢这样,朕要赐死他!”

大臣们面面相觑,谁也不知说什么好。因为这篇文字似通非通,即使是太子学识不高,也不至于写这样的文章。这里边肯定有问题。但是谁也不敢讲。后来还是侍中张华说:

“这是国家的大祸。但是自古以来,常常因为废黜太子引起丧乱,希望陛下仔细考虑。”

另一位侍中裴则提出应该查一查这篇纸是谁传出来的,还请比较一下太子写的字,看看究竟是不是太子的亲笔,不然的话,其中便有妄诈。贾后对前一个疑问不让皇帝追究,对后者则拿出太子以前写过的启奏的草稿来,让群臣比较。大臣们看了谁也不说话。

贾后焦急了,又叫董猛假冒长广公主(武帝的女儿,嫁甄德)的名义上奏,说道:

“这种大逆不道的事应该赶快解决,群臣有谁袒护逆子、敢不从诏的,军法从事!”

群臣越发糊涂了,长广公主从来不问国事,怎么忽然来了这么一手?还有,大臣们正在朝堂商议,公主又怎么知道这回事呢?结果群臣就更不讲话了。就是几个贾后的心腹官员,也不愿在这时出头。一直议到太阳偏西了,大家还饿着肚子泡在这里。贾后见大臣们不肯表态,只好退一步,上表请求饶了太子的性命,只把他废为庶人。于是皇帝也就借这个台阶下来,宣布准奏。

群臣知道太子这条性命是捡回来的,这就算幸运了,便不再有人提出异议。惠帝派东武公司马澹(dàn)去宣布圣旨。太子已知道消息,他脱下官服,换上平民服装,步行到承华门(东宫大门),拜受诏书。然后带着太子妃王氏和三个儿子,在司马澹的押送下,到金墉城过囚禁生活去了。

那篇伪文中还牵涉到太子的母亲谢淑媛、司马的母亲保林蒋俊,她们一同被害。

这是元康九年十二月的事情。第二年,惠帝改元永康。正月,以前一个东宫的太监忽然跑出来“自首”,说太子曾指使他联络人谋反。惠帝把太监的供词让大臣们传阅。这跟上次那篇“妙文”一样,大家心里明白这又是贾后玩弄的花样。可是谁也不敢揭穿。这一次连金墉城也不让太子待了,因为这儿究竟离洛阳太近,还是把他遣送得远一点好。许昌那儿有曹魏留下来的旧宫,就叫他父子在那儿待着吧!在这以前,太子妃的父亲王衍请皇帝准他的女儿跟太子离婚,惠帝答应了,王妃被父亲领回家。这次去许昌,就只剩下太子父子四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