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让你内心强大
17544000000018

第18章 好习惯让你内心强大(2)

虽然要回了钱,可是元元心里还是不痛快。“我在乎的是那几块钱吗?是你们的服务态度!谁还能为了三块钱,跟你在这耗半天时间啊?我有那么闲吗?”一路上唧唧歪歪地自言自语,元元带着找回来的三块钱回到了家。

一坐下来,她忽然就想通了。收银员每天站在那里收款,10分钟就过去一个人,她根本不可能记住。而自己要求退钱的心理预期,就是认为收银员一定会记住顾客的脸。她们脑子里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所以才会在交涉的过程中造成分歧。想明白了这层关系之后,元元不再生那个收银员的气了,甚至为自己说出那么多伤人的话感到有点难为情。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挫折和成就总是相伴而行的。在遭遇失败时,我们应当先想想到底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事情的发生。如果是可控的因素多,比如自身的状态,朋友的支持,那么不用担心,只需要吸取教训,下次继续努力就行了。如果是不可控的因素多,比如家庭环境、出身背景这些无法改变的事实,这时,我们就需要调试好自己的心态,从容地接受不可更改的事情。

当我们能够分清楚内因和外因的作用时,就可以平和地接受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不是整天怨天尤人,也不会终日自怨自艾了。

乐于天马行空——想象力也能练习

有这样一个问题:有一对双胞胎姐妹,姐姐在父亲的葬礼上遇到了一个英俊的男子,回到家中后,姐姐把妹妹杀了。你知道姐姐为什么要杀死妹妹吗?

还有一个这样的问题:一个人坐火车去另外一个城市看病,治疗了一段时间后,病情痊愈了。他坐在回家的火车里,突然就跳车自杀了。你知道这个人为什么会自杀吗?

当你开动脑筋,在头脑中想象着千百种可能时,是否有想过,姐姐的谋杀是因为怨恨妹妹包庇了杀害父亲的凶手,而那个乘坐火车去治病的人原本是一个杀人犯,他是为了逃避警察的追捕而自杀的?

当我们在自叹自己想象力极度匮乏之前,不如先看看这样一个故事。

一群幼儿园的孩子看到了花园里盛开的向日葵,开始讨论向日葵为什么会开花。第一个孩子说:“她睡醒了,想看看太阳。”“不对不对,她伸伸懒腰,就把花骨朵顶开了。”第二个孩子说。这时,第三个孩子跑出来说:“其实,她是想和我们比一比,看谁穿得更漂亮。”

几个人争论了一阵后,其中一个孩子跑过去问老师说:“老师,老师,您说向日葵为什么会开花啊?”老师想也没想,对孩子们说:“向日葵开花,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春天来了。”

老师并没有说错,正是因为天气渐渐变暖,向日葵才开花的,她不过在告诉孩子们一个普遍的真理。然而遗憾的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孩子们对想象的美丽和美丽的想象不再感兴趣,而是习惯性地寻找事物背后的真实原因。

很无奈,我们的想象力往往被扼杀在课堂上简单的真理传授之下。以至于当我们从学校被加工完毕之后,对世界的万物都失去了最原始的好奇心和美好想象。当我们全身心地致力于寻找真相,寻找条理清晰的事实时,对事物本能的爱和关怀的缺乏,削弱了我们的内心力量,让我们变得麻木而僵硬。

不过,现实即使可怜,我们也不用如此悲观。因为,想象力是每个人天生的本能。莎士比亚早已断定,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想象力这种神奇的火花。而众多伟大的作家也告诉我们,除了少数天才的作家之外,每一个作家都是写作的业余爱好者。

康拉德在成为小说家之前,曾经在海上漂泊了整整十六个年头;柯南·道尔则是一边从事着理想的医生工作,一边写出了他的福尔摩斯系列侦探小说;兰姆起初只是政府机关的一名办事人员,以消遣为目的练习写作,最后成为英国着名的散文家……即使是不需要想象力的科学领域,也在绽放着想象力的火花。

201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和他的学生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在人们惊叹诺沃肖洛夫仅仅36岁便获得诺贝尔奖的同时,更多的人对他们选择的研究方法拍手称好。

两位物理学家的研究,主要是想从一种石墨材料中剥离出一种单层碳原子面,这种材料的硬度、韧性和导电性非常完美,为制造超级防弹衣、超轻型火箭和超级计算机提供了可能。然而,任何人都没有想到,他们分离这一单层碳原子的工具,不是任何高端的仪器设备,而是随处可见的“铅笔”和“胶带”。

在之前的研究者尝试过萃取和合成方法之后,海姆和诺沃肖洛夫选择用胶带粘住石墨薄片的两侧,然后撕开胶带的原始方法。随着胶带的分离,薄片也随之一分为二。不断重复这个过程,经过数万次的实验过后,他们最终得到了只有单层碳原子的石墨烯。

这样的做法,听起来简直不可思议,然而,一切的成就都来自二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他们用一种“将科学研究当成快乐游戏”的态度,既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也实现了头脑上的突破。

这些成就者的故事,无疑都在说明一点:一个具有丰富的联想、观察和动手能力的人,肯定能够在行业中有所成就——即使现在不是,将来也一定是。那么我们呢?除了每日刻板规律地生活,是否也能够以消遣为目的训练一下想象力,让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能够承载更多来自外界的辛酸苦辣?

留心每一个细节——事事留心即机遇

因为生活的忙碌,或者我们的粗心大意,常常会忽略掉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东西。有时候是难得一见的风景,有时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这些有意无意间的遗漏,让我们错过了生活的更多可能性,也让有些珍贵的东西永远无法挽回。

其实,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给我们带来惊喜。别人无意间的一句话,报纸上短小的一段文字,或者布告栏角落里一句泛黄的名言,都有可能成为上帝的礼物,带给我们巨大的人生转折或者事业上的创新。所以,我们要留心身边的每一个细节,抓住每一次可能的机遇,让生活充满更多的新意和可能。

有一次,索尼公司的董事长井深大到理发店去理发。他一边理发,一边看着镜子里的电视。因为画面是通过反射呈现的,所以他看到的电视图像都是反的。这个看起来非常别扭的电视屏幕给了他灵感,他想说:“如果原本电视机的画面就是反的,那么客人从镜子里看到的不就是正常的画面了吗?这样客人在理发的过程中,也不至于了无生趣,或者看着别扭的屏幕发呆了。”灵感闪过之后,他马上就开始想后期的发展。回到索尼公司后,井深大马上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研讨,研究开发反画面的技术,并准备马上开始生产这种反画面的电视机。

这种反画面的电视机投放到市场之后,果然受到了理发店、医院等特殊用户的欢迎,销售额猛烈增长,井深大也完成了人生中的又一创新举措。

抓住灵感,就像是一种投机。当然,这个“投机”并不是尔虞我诈、巧取豪夺,而是善于观察细节,善于利用时机。看到了表象下的机遇后,敢于凭着一种毅力和冒险精神,全身心地投入,一定能够在别人尚未想到的地方获得成就。

弗兰克·柏杜是美国第四大家禽公司的董事长,他的成功同样是来自于对每一个细节的关注。

当柏杜只有十岁时,他的父亲给了他五十只劣质鸡仔,要他自己喂养并且销售出去。在柏杜的照料下,这些看起来病恹恹的鸡仔开始茁壮成长。几个月后,柏杜饲养的鸡仔开始产蛋,产蛋量很快就超过了父亲饲养的优质品种。柏杜每天卖鸡蛋的收入就有十五美元,这在经济大萧条的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开始时,父亲并不相信,直到他真正地观察了柏杜的饲养情况,才开始相信他的管理和销售能力。年仅十岁的柏杜对鸡的生活习性一点都不了解,不过,他对这项工作有足够的耐心。他认真地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饲养鸡仔时,需要控制小鸡的数量。如果鸡仔太多,就会有弱小的鸡仔吃不到饲料,导致发育不良,影响产蛋量。适当地减少鸡仔数量后,小鸡吃得多了,成长也会加快。但是又不能特别少,那样只会浪费空间和饲料。经过多次的试验,柏杜慢慢找到了最佳的组合——每只笼子放四十只小鸡是最合理的。

柏杜的父亲经过了多年的养殖经验才获得这一结论,没想到柏杜仅仅用了几个月就摸索出了其中的门道。后来,柏杜开始帮助父亲管理一部分鸡场,结果他的鸡场收益超过了父亲。最后,父亲将所有的家禽饲养场都交给了柏杜管理。

柏杜之所以能够在管理企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正是因为他注意到一些很细小的环节,将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变成了改变环境的机遇。注意事物的每一个细节,从中可以发现改变环境的机遇,自然也会发现改变我们自己的机遇。

曾经有一个年轻人到微软公司去应聘,总经理见到他非常不解,因为公司当时并没有刊登招聘广告。年轻人用蹩脚的英语说:“我碰巧路过这里,于是就贸然进来了。”

总经理觉得这个理由很特别,于是破例让他试一试。可是,面试的结果很糟糕,他的技术水平很差,任何一家大公司都没有办法录用他。临走时,他解释说:“我今天来得匆忙,根本没有准备。”总经理觉得,这不过是他为了挽回面子而找到的托词,于是他随口应道:“好吧,等你准备好了再来。”

一周后,年轻人再次走进了微软的大门,虽然他比第一次表现得好了很多,不过他依然没有成功。总经理给他的答复和第一次一样:“等你准备好了再来。”你一定已经猜到了,年轻人坚持不懈地继续参加面试。直到他坚持到第五次,终于被公司录用,并且成为公司的重点培养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