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让你内心强大
17544000000019

第19章 好习惯让你内心强大(3)

长辈教育年轻人的时候,常常说,做事要留心。这个“留心”,就是要留心每一个细节之处,养成一个观察生活的习惯。在波澜不惊的生活中,对于细节的把握可以时常带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也会创造出“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机遇。不过,机遇总是那么少见又难得,抓住机遇需要用心用力,更需要持之以恒。

自卑的人没救——把自卑挡在门外

有一句话叫做: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救。此话言之有理。

狂妄的人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做事的时候难免态度轻谩,过分自信,在人生的行进中必然会受到挫折,甚至经历粉身碎骨的打击。但是没有关系,他尝试过失败之后,就能够重新定位自己,在过去的教训里找到重新站起来的信念。

可是,自卑的人永远躲在角落里默默无闻,他不会发言,也不去尝试。哪怕一次失败,都会让他更加的自卑,从而陷入了终日倒退的恶性循环。

我们知道“人人生而平等”,而不是“人人生而自卑”。自卑心理的形成,总是和外界的刺激有关。追溯到童年期,父母的过度责罚,老师的打击,求学中受到的挫折,都会给一个正常的孩子留下自卑的阴影。在工作中长期得不到器重,会逐渐否定自己的价值;难以维系一段平稳的感情,便对自己的人际魅力产生怀疑。另外,天生的生理缺陷、贫贱的出身、经济的拮据,都会造成一个人的自卑。

小李出生在西北的一个小镇,他从小所受的教育和周围的生活环境,都在向他灌输着自谦、隐忍、低调的文化。受到欢迎、受到他人的夸奖时,无论内心如何窃喜,都应该极力否认,并且立即谦虚地说:“我做得还不够。”或“这点成绩算什么,还有很多厉害的人。”

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了二十几年后,他带着这种自贬式的谦逊来到大城市。本想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一番成就,却发现自己的才能没有受到应有的肯定,反而越发显得自卑,缺乏自我肯定的观念。

小李在西安的一所培训中心做讲师。他所在的培训中心是上海总公司的一个分部,虽然人员不多,但是作为总公司拓展业务的开路者,总经理非常重视。

有一次,总经理到西安开会,随机地听了小李的一堂培训课,结果对他的印象非常好。课后,总经理拍着小李的肩膀说:“培训做得不错,有年轻人需要的那股朝气和力量。”听到总经理的夸奖,小李条件反射地说:“没有,没有。其实,我对这个效果不是非常满意,我会继续努力的。”总经理笑了笑,临走之前对小李说:“年轻人,好好干啊,上海那边也需要人才啊。”小李听到了总经理的话,仿佛看到了晋升的机会。于是对待工作更加认真,在培训工作上也更加用心了。

到了年终考评,区域经理召集了包括小李在内的十位培训精英,想要从中挑选出两位到总部工作。同事们都在年终总结中细致地讲述着自己的优势,有的人甚至达到了夸耀的程度。小李待在角落里闷不吭声,还为那些口若悬河的人感到难为情。当轮到小李发言时,他只说了一段简短的工作总结,然后说:“其实,我做得还不够,需要提升的空间还很大,但是我会继续努力的。”

最终,区域经理带了另外两名讲师到总部去。当总经理问道:“小李怎么没过来?我听过他的课,他是非常不错的一个年轻人。”区域经理颇为无奈地说:“其实,我也很看好这个人,能力非常强,为人也不错。只可惜,他太自卑了,永远都看不到自己的优点。这样的人,是没有办法为企业高管做培训的。”

小李永远都不会知道,从小接受的教育和家乡环境的熏陶,会让他变得不敢肯定自己,缺乏自信,甚至有些自卑,从而错失了大好的工作机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存在价值,但是自卑者永远看不到自己的价值。自卑表现在很多方面,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自身价值的否定。当一个人不断地怀疑自己,贬低自己,遇到机遇也无法勇往直前时,是永远不可能变成强者的。

当贝利初次来到巴西的足球名队桑托斯球队时,他特别自卑,担心那些大牌球星瞧不起自己,第一天竟然整夜未眠。他本来在足球场上是最有气势的,现在却开始无端地怀疑自己,害怕他人的眼光和评论。

后来,贝利设法转移了自己的注意力,将目光都放在踢球上,忘掉自我,保持一种泰然自若的心态。自动过滤掉周围人的看法,后来贝利重新找回了势不可挡的气魄,在新赛季中进了一千多个球,最终成为着名的球王。

自卑者不是天生的,强者也不是天生的。强者之所以成为强者,在于善于战胜自己的软弱和自卑,克服内心中的恐惧,从而在心理上和能力上,都成为强大的人。从贝利的经历中,我们还可以学到一个摆脱自卑的方法,就是将自卑和恐惧揉碎在行动中。当我们将所有精力和注意力放在具体的事情上时,就能够从紧张、恐惧和自卑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在具体的事情中获得补偿和奖励后,自卑的心理就可以自动痊愈了。

美国着名的总统林肯,出身卑贱,而且相貌丑陋,言谈举止也缺乏风度,当他竞选总统时,甚至会遭到出身贵族的议员嘲笑说:“他不过是一个鞋匠的儿子。”不过,他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心理上的补偿。

林肯比任何人都了解自己的缺陷,而且比其他人都敏感。于是,他力求从教育中汲取更多的力量。他拼命自修,以克服教育缺乏造成的知识贫乏和孤陋寡闻。他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看书,烛光下、灯光下、水光下,尽管他的眼眶越陷越深,却始终贪婪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最终,他克服了自卑,成为了一位有杰出贡献的总统。

善待一切——原谅他人,也要自我原谅

《相约星期二》中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莫里有一个好朋友名叫诺曼,他们的关系一直很好,后来,诺曼和他的妻子去了芝加哥,他们的联系也渐渐减少了。不久后,莫里的妻子夏洛特动了一次大手术,此时诺曼知道这件事,却始终没有和莫里联系。

莫里非常伤心,“竟然一个电话都不打!”被好朋友漠视的滋味并不好受,于是他们从此中断了联系。当他们再次见面时,诺曼想要和解,但是莫里没有接受。他并不满意诺曼的解释,并将他拒于千里之外。当莫里再次听到诺曼的消息时,已经是他的死讯。

莫里在弥留之际对他的学生说:“几年前,他死于癌症。我感到非常难过,我没有去看他,因为我一直都没有原谅他。我现在非常非常的懊悔。”说着,莫里哭了起来,完全是无声的哭泣,泪水流过了脸颊,淌到了干瘪的唇边。

后来,莫里对他的学生说:“我们不仅要原谅别人,也需要原谅自己。”

有时候,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原谅他人,就是原谅自己。当我们被他人伤害时,完全没有必要将自己绑在他人的过错上,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更没有必要为了逞一时之气,报复他人或者伤害他人。那样只会让情况越来越糟,毁掉许多人的幸福。

或许,我们总会遇到一些无法接受的事实,或者遇到令人气愤的情景。那么,试着原谅他人吧。原谅他人的坏脾气,原谅他人的无礼,原谅他人的自私和狭隘,原谅他人的无知和愚昧。原谅了他人,也就是放过了自己。只有我们不再纠结于他人的表现,只关注自己质朴的内心时,我们的内心才能真正强大,强大到像大海一样,负载一切,包容一切。

爱迪生在找到钨丝做电灯泡的材料之前,一直尝试着各种不同的材料。一天,他和助手辛苦工作了一天一夜,又制作了一只新的电灯泡。爱迪生让助手将灯泡拿到楼上的实验室,并且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能打破了。于是,助手小心翼翼地接过灯泡,谨慎地走上楼梯,生怕手里的灯泡会不小心滑落。他越是这样想,心里就越紧张,手也禁不住哆嗦起来,当他走到楼梯顶端时,灯泡最终还是掉在了地上。

爱迪生听助手说清了事情的原委之后,选择了原谅他。几天后,他们重新制作了一个同样的电灯泡。完成后,爱迪生将它又交给了打破灯泡的助手。这一次,助手安安稳稳地将灯泡拿到了楼上。

事后,有人问爱迪生说:“你为什么还将灯泡交给他呢?万一再一次摔在地上怎么办?”爱迪生说:“第一次,我只是口头上原谅他;这一次,我用行动原谅他。”

佛经中也曾经有这样一个以德报怨的故事。

长寿王是一个仁慈的君主,他一向以慈悲为怀,轻责罚,重奖励。他在位期间,境内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可是,富庶的景象却引来邻国的嫉妒,邻国的贪王决定出兵侵夺财产,夺取长寿王的王位。当长寿王得知敌兵压境后,他主动舍弃了王位,和儿子长生一起隐遁山林。因为,他不想为保护自己的王权而牺牲掉无辜的百姓。

贪王顺利地登上王位之后,重金悬赏,想要捉拿长寿王父子。后来,长寿王为了帮助投靠他的梵志,主动被贪王擒获,于是贪王烧死了长寿王,以警大众。长寿王临死前嘱咐儿子长生说:“要遵循仁爱的家风,不要向贪王寻仇。”可是,年轻的王子依旧无法放下国恨家仇,一直在偷偷地寻找机会报复。

后来,长生乔装成侍从,混到了贪王的身边。一次,贪王外出打猎,筋疲力尽的贪王想要倚在树边休息一下,于是取下了身上的宝剑,交给长生保管。长生终于等到了替父报仇的机会,拿起剑,对睡熟的贪王拔剑相向。此时,他忽然想起了父亲的遗训,“仁爱世人,放下以牙还牙的冲动”。

巧合的是,贪王在睡梦中正梦见长寿王的儿子想要杀他,吓得他从噩梦中惊醒。他对长生不安地说:“我梦见长寿王的儿子要杀我,怎么办?”长生安慰贪王说:“大王不要惊慌,有我在此为您护卫。”于是贪王继续入睡。

反复三次之后,长生遵循父亲的遗训,选择了原谅贪王。随后他向贪王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并请求贪王说:“您快将我杀了吧,以免我报仇的恶念又死灰复燃。”贪王不仅没有杀掉长生,反而被长寿王父子以德报怨的行为感动,当下悔恨自己的作为。后来,贪王将国土还给了长生,两国以后再未发生战事。

正如圣严法师所说,慈悲者没有敌人,智慧者没有烦恼。大慈大悲并不只是爱你所爱的人,还要能宽恕你的仇敌。当他人以敌意、无理的态度相向时,我们要学习以慈悲去包容,以智慧去面对。如果能够生出“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的情怀,陷入仇恨纠缠中的人也能够早日回头醒脑,不再误人误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