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这才是心理学
17543500000023

第23章 心理学学生的职业(1)

梦想中的职业——心理咨询师

选择心理学作为大学专业的人,或许没有成为心理学家的想法,却都有成为心理咨询师的梦想。坐在高级写字楼里,一把躺椅、一位来访者、一杯咖啡,亲切自然、侃侃而谈,过一种作为全职咨询师的理想生活。

一个星期工作20小时,5个工作日,每天4小时,有大把的时间看书、看电影、赏花、喝咖啡;不用早起赶公交(来访者不会早上八点就来咨询),不用熬夜加班;不必忍受刻薄的上司或老板;不用谄媚赔笑脸和客户吃饭,不用给客户送礼;不用斤斤计较那么几天带薪年假;只要不战争、不动乱,经济不衰退,就不用担心失业。

除此之外,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听到各种各样的故事,如果心理咨询师还有写作的天赋,大可将这些送上门的写作素材整理成咨询手记或者小说剧本——切记,不可透露个人隐私。如果来访者因为你的开解重获新生,那将是无上的光荣,带着这份成就感继续帮助更多的人。

然而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当梦想照进现实,酒杯碰在一起,都是梦想破碎的声音。由于舆论的误导,很多人只看到心理咨询师美好的一面,将咨询师的职业过度理想化了,比如将心理咨询师看作新兴的十大热门职业之一,高收入、高荣誉、高社会地位;比如社会压力大,很多人有心理问题,心理学人才即将供不应求,心理咨询师是最佳的就业岗位。就算抛开功利的目的,心理咨询还是一项助人助己的事业,不仅能解决自己的问题,还能帮助家人和朋友。这些对心理咨询师的看法往往掺杂了太多非现实的理想因素,在实际生活中不易兑现。

不可否认,心理咨询师会在将来成为一个热门职业,咨询师收入不菲,不过它离发家致富的目标还远着呢。按照目前状况,咨询师在社会地位上算是中产阶级或者中上。咨询师的收入呢,不会垫底,但也不会发财。欧美国家心理咨询的收费标准是150~500美元/小时,香港是1200~1500港币/小时,台湾是4000~6000台币/小时,中国内地的收费标准在每小时100~200元以内。想要在北京五环以内买套房,靠心理咨询师的收入是不够的。

这时候一定会有人算,每小时200元,每天8小时,每个月30天……这样算下来,收入也蛮可观的。回过头来讲,心理咨询师是人,不是机器。心理咨询师,按照宋丹丹的话说,“赛考类这斯特”的工作就是聊天,就是唠嗑,就是谈话治疗。心理咨询主要以一对一的面谈为主,作为来访者的精神垃圾桶,倾听对方的烦恼,寻找解决的方式,这是一项既费时又费力的精神劳动。因此,心理咨询师并不能像门诊医生那样,一天挂七八十个号,看看舌苔、听听心跳、开张单子就把病人打发走。而且心理咨询师的精力有限,尽管团体治疗有时会同时帮助更多的人,但更深入的心理治疗依然需要一对一的咨询。

在保证咨询效果的前提下,咨询师每天最多面谈4~6小时,如果有心理咨询师跟你说,他一天可以接待20来号病人,这人要么是骗子,要么是水货。心理咨询不是肯德基,可以实现资本扩张、连锁化经营,而需要持续的专注和用心,需要精力的投入,这些都要依靠咨询师的个人素养。这也注定了,心理咨询不能像制造玩具那样大规模地生产。

如果一个人全职做心理咨询,一个星期大概能做20个小时左右。初出茅庐的咨询师接受过必要的培训、有咨询能力,往往对咨询工作抱有极大的热情,一天排满七八个来访,不到一个月整个人都感觉精力枯竭了,而且头脑上的辛苦比身体上的辛苦更加难以恢复。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做半天,歇半天。当然,也有人坚持日程满满地拼命工作,不过别的工作加班加点是美德,心理咨询师拼命工作就相当于拿来访者的利益开玩笑,貌似少了点职业道德。

没有知名度的咨询师,如果按每个星期20小时计算,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才能逐渐被来访者认可,拥有广泛的客源。独立执业的咨询师基本没有多少资本,靠广告宣传成本太高,如果进入机构执业,费用会被抽成。此外,咨询师也需要找个体督导——来访者向咨询师倒垃圾,咨询师也要找其他咨询师倒垃圾,适当清理一下内存。

在欧美国家,70%的人都接受过心理辅导和心理分析,如果用这个数据作为评估中国心理咨询潜在市场的指标,那就太过天真了。目前,在心理咨询业相对发达的港台地区,接受过心理咨询的人不到30%,大陆目前没有准确的数据,可以肯定的是会比这个数字低很多。

虽然国人对心理健康的重视逐渐增强,但谨慎内敛的国民性格让人很难对外宣扬个人隐私。目前为止,真正愿意走进心理咨询室的人,只有望子成龙的父母,遭受人生挫折、需要帮助的成年人和神经症患者,人们的基本心理就是除非逼不得已,否则绝对不会去做心理咨询。当然,任何事物从新生到被人们所接受,都要经历了解、认识、选择、养成习惯的过程,总有一天,心理咨询会被人们看作一种生活方式,而不单单是一种治疗手段,到那时才算得上心理咨询师的春天吧。

也有人说,心理学即使不能解决别人的问题,至少能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是许多心理学学生给自己的安慰。真的能吗?也许能,也许不能,并没有一个完美的公式可以计算出答案。实际上,很多咨询师在为别人解决问题时加重了自己的身心问题,即使在学习过程中,将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症状对号入座,陷入焦虑不安的同学也大有人在。

就像俗话说的那样,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作为心理咨询师,每天面对别人的问题,解决别人的困难,实则很难帮助到自己、亲人和朋友。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关系是互相信任,同时又有一定距离,因此,亲人、熟人遇到问题,都不应该由自己解决。至于咨询师自己的问题,一个人不能既做咨询师,又做来访者,因此,自己给自己治病,基本上是无效的,所谓“能医不自医”。对咨询师本身来说,以来访者的身份接受他人的帮助,接受个人成长督导、咨询督导才是解决自身问题,走近职业咨询的上佳选择。

心理咨询面对的对象是健康人群或存在心理问题的人群,如面对家庭、择业、求学、社会适应问题而出现不良心理的人,心理咨询帮助人们认识自己和社会,处理各种关系,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找到与外界相适应的方法。因此,有人将心理咨询师比喻成一把梳子,用来梳理来访者的思维和问题,然后找到合适的解决途径。

心理咨询最终还是要通过人来解决人的问题。因此,即使所有客观条件都满足了,起最重要作用的还是心理咨询师本身。心理咨询的确是通过谈话进行,但绝对不是只有聊聊天、喝喝茶这么简单,还需要掌握咨询知识和谈话技巧。

心理咨询师要能够对来访者做出判断,如区别一般心理问题、神经症和精神病,熟练运用测试问卷,如用MMPI判断精神病性心理问题,用SCL-90测验来访者近期的心理状况,用EPQ测验来访者的人格特点;除了能做个体咨询,还能做团体咨询,针对个体咨询时,判断来访者的外在表现、内在体验和动机之间是否一致,针对具体问题给出自己的建议。

当然,这些要求都是成为一位心理咨询师的基本要求,当能够熟练应用这些知识和技术时,一些心理咨询师会专攻某一个领域,比如有的人擅长用催眠的方法,有的人擅长做婚恋心理咨询。所谓术业有专攻,声称什么都会,什么都精通的人大多数是信口开河。

硬件装备完毕,心理咨询师还需要配备软件,或者说,软件才是决定一位心理咨询师是否称职的关键。心理咨询师还需要具备职业素养,尊重来访者的人格和意愿,尊重他人隐私,不能利用自己的权利做出有损来访者利益的事。所谓先做人,后做事,就像一位医生,即使医术再高明,心术不正的话,也只是一个庸医,心理咨询师也是如此。

STORY TIME

人们总是喜欢将美国的情况和中国进行对比,经济、政治、文化无一例外,民众对心理学的看法也是如此。每每讲到国人对心理学了解不够,对心理咨询热情不高时,就会拿出“美国人做心理咨询就像感冒了去诊所一样稀松平常”的说法。到底美国人对心理学有怎样的了解,美国的心理咨询真的像传说中那样普遍吗?这一节的STORY TIME,我们来聊一聊心理学在美国。

心理学成立在德国,发展在美国。冯特的学生,如卡特尔、铁钦纳、基德等将心理学思想从德国带回了美国,在大学里开设心理学课程,创建心理学实验室。此外,由于二战期间纳粹的迫害,许多着名的心理学家流亡到美国,这些人促进了美国的心理学发展,使美国成为现代心理咨询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心理咨询最发达的国家。

在美国,人们一旦遇到情绪低落、情感挫折、环境不适等问题,就会找心理咨询师,美国的心理治疗属于医保体系,费用可以报销。据统计,每500个美国人中就有一名心理咨询师,30%的美国人定期做心理咨询,80%的人会不定期去心理诊所,几乎每一位中产阶级都有自己的心理咨询师。1972年,白宫设立了总统心理健康委员会,专门为总统提供心理咨询。为此,有人调侃说,美国的成功人士有一副左膀右臂,一个是律师,另一个就是心理咨询师。

如此广阔的心理咨询领域,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自然也很高。想要在心理咨询、治疗领域从业,必须具备哲学博士或教育学博士学位,获得学位的过程中,已经包括了相应的治疗和督导。一般情况下,心理咨询师在接待来访者之前,自己需要进行正常的付费治疗和付费督导,两年之后才能成为正式的治疗师。工作期间,仍然需要定期进行督导和治疗。

心理咨询师无处不在。医疗机构、家庭诊所和社区诊所中都有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之前,打个电话预约一下,准时赴约就可以了。不过,新世纪的心理学前景并不如战后时期一片大好。根据2011年美国统计局的研究,心理咨询师的年平均收入是2.9万美元,位列收入最低的专业之一。相比其他职业,石油工程、商务、IT、金融都进入了高收入名单。

近年来,美国的男性咨询师有从心理咨询队伍中撤退的趋势。在心理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的人中,男性不足20%。其中原因可能是男人需要自立、养家糊口,但私人开业的心理咨询师并不能带来稳定的收入,而女性的经济压力小一点,不用独立养家,或者在经济上有丈夫的支持,比较容易继续从事心理咨询行业。

心理咨询师和精神科医师的区别是处方权。心理学博士在接受博士后训练后才能有处方权,这使得从事心理咨询的人变多,却甚少有人能同时进行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精神科医生中,男性医师的比例就比较稳定。最重要的一点,普遍都是女性更愿意求助于心理咨询,女性在面对男性咨询师时会感到威慑力,面对女性咨询师则产生亲切感,这也是男性咨询师职业受阻的原因之一。

即使如此,也有一些人依然在坚持做心理咨询——对于任何行业,收入、名声、社会地位都取决于你做得有多好。做好的前提是扎实的心理学专业基础、全面的咨询训练和实践经验,哪怕不做心理咨询,这些训练过程对于从事商务、市场研究、项目评估等职业都有帮助。一些人本着在不同领域帮助他人的想法,也去修读心理学的课程,接受心理咨询训练,如律师、企业高管、银行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