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与你:带你走进心理学世界
17542400000028

第28章 珍贵的青春物语(2)

一次,老师让同学们交流各自的理想,并写一份二十年的人生规划,全班所有人都畅所欲言,唯独小豪没有交计划书。当老师问到小豪的时候,他怯生生地站起来说:“我没有理想。”全班顿时哄堂大笑。被同学嘲笑一通的他,心里特别难受,想要去找姐姐诉说心事。可是,当小豪将心中的委屈说给姐姐听时,姐姐只是冷冷地说了一句:“你整天就知道不学好,当然没有理想了。”几次之后,小豪也没有心情和姐姐说自己的心事了,到后来,他每天在外面干什么,家里人都不知道。

退学后,小豪认识了几个学校周边的“小哥们儿”,在他们面前,小豪觉得自己被重视,被关怀,而且和他们在一起,他觉得非常开心。小豪以为和这些哥们每天快乐地生活,就是自己的理想。于是,他开始飙车、吸毒打架、抢劫,直到被警察关押起来。

从小豪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家庭对于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父母与小豪的沟通特别少,他们甚至从来没有在情感方面给予小豪支持,更不用说帮助小豪去探讨他的自我同一性了。

当青少年尚未形成自我同一性时,他们对于环境中的一切都是模糊而朦胧的,因此,父母的教养方式就可能决定孩子的一生。一般来说,来自温暖,不过分压抑,也不过分溺爱的家庭,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发展是最健康的。权威型的教养方式有助于建立自我同一性,但是会缺乏自我主张;专制型的教养方式会导致青少年早熟;溺爱型和放纵型的家庭教养,则容易将青少年引入混乱的价值观中,让原本迷茫的他们,更加认不清自己。

父母的困境——如何应对亲子冲突?

每个星期天下午,妈妈都会带着毛毛去姥姥家,看望姥姥和生病的姥爷。这一天,妈妈穿好了衣服,带上了上午买回来的营养品,连连喊叫着还在电视机前流连的毛毛:“毛毛,快点穿鞋,妈妈要出门了。”随后,妈妈从鞋架上随手拿出一双鞋,放在了地上。

毛毛走过来,看着地上的鞋子,撅起嘴来,说:“妈妈,这双鞋不好看,我不要穿。”妈妈愣了一下,心想:“这孩子今天作什么呀,天天穿这个,为什么今天就不好看了?”

妈妈耐心地解释说:“今天我们去姥姥家,要走很远的路,穿运动鞋方便,而且,你也不会那么累呀。”毛毛还是撅着嘴,反驳道:“这双鞋脏了,而且也不好看了,我要穿上午买回来的那双新鞋。”

妈妈感到非常吃惊,这孩子一直非常听话,向来都是让她穿什么就穿什么,不会比好看,也不会自己挑样子,今天,小姑娘竟然有自己的主意了。妈妈说:“毛毛,要乖哦,新买的鞋要上学时再穿,如果弄脏了,上学就没有新鞋穿了。”可是,毛毛不听,自己跑到房间里,拿出了鞋盒,放在妈妈面前,说:“妈妈,我要穿这个,我要穿新鞋去姥姥家。”

妈妈实在拗不过她,只好帮她穿上了新鞋,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出门去了。一路上,毛毛还不住地问妈妈说:“妈妈,我的新鞋好看吗?”“妈妈,姥姥会喜欢我的新鞋吗?”

类似毛毛和妈妈这样的争执,在成千上万的家庭中,每天不知道要上演多少次。随着孩子的长大,曾经乖巧听话的小姑娘,渐渐地有了自己的想法,在很多选择上都坚持自己的意见,有时候甚至故意跟大人唱反调。让她多吃蔬菜,她就偏不吃;让她先读完两个故事再看动画片,她就偏偏要先看完动画片,才去看故事书。

其实,这些生活中微小的摩擦,就是亲子冲突的开始。所谓亲子冲突,指的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在观念、需要和期望上的不一致,从而造成双方在认知和情绪上的矛盾。每个家庭,在抚育孩子、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难免会遇到孩子固执己见,不听大人劝阻,一意孤行的情况。不同类型的家庭,表现出来的冲突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在温暖、民主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矛盾比较少,即使存在,也能够互相理解对方的意见,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在父母专制、亲子关系充满敌意的环境中,父母和孩子之间会经常互相抱怨,面对问题也倾向于回避,最后导致问题越积越多。

白鸽最近正因为高考的问题,和爸爸妈妈闹得非常不开心。白鸽是一个长相俊俏,平日里也特别喜欢打扮自己的姑娘。不管是头发、脸蛋,还是着装,她都有自己的想法,可以算是紧跟时尚,什么造型流行,她就把自己弄成什么样。

在保守的父母眼里,这个丫头越长大越野,成绩一般也就算了,还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打扮上,学生没有学生样,简直就是不务正业。白鸽没事就站在镜子前照来照去,把业余时间都用来研究穿衣打扮,爸爸多次训斥她:“看你那是什么发型,左一缕、右一缕的,有什么好看的?赶紧给我弄回来!一个小姑娘,梳个马尾不是挺好吗?”这个时候,白鸽也会理直气壮地反驳道:“这是现在最流行的发型,你根本就不懂欣赏,这是时尚!”

平日里白鸽怎么收拾,爸妈都不和她较真。可是,眼看着要高考了,白鸽却跟家里提出:“我才不要学医呢,我喜欢造型,我要去念形象设计。”原来,白鸽的爸妈都是医生,她爷爷还是远近闻名的骨科大夫,于是,爸妈就希望她也学医科,既能找一份体面的工作,也算是继承家族的传统。

可是,白鸽却偏偏要去学形象设计,父母坚决反对,白鸽也不肯让步,双方沟通了几次,始终僵持不下,以至于现在家里谁一提起报志愿的事情,双方就要吵得不可开交。原本融洽的一家人,也变得横眉冷对了。

说起亲子冲突,对于父母来说,实在不是一件轻松、随意的事情。尤其是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他们的人格发展。亲子之间出现意见分歧的时候,如果父母一味地下命令,“快把电视机关掉,立刻回房间睡觉!”或者“下次你再和小朋友打架,就不许你出去玩!”这样对解决问题无益,更会僵化亲子关系。聪明的父母应该学会尊重孩子,在善意和温暖中,用平和的方式,化解双方的分歧。

男生女相——错乱的性别认同

选秀比赛刮起的一阵“伪娘”风,让我们见识了很多“倾国倾城”的男子,同时,也让我们认识了人群中一个隐秘的群体。“伪娘”一词,原本来自日本,是指正常男性角色通过变装之后,有女性一样的美色,往往指那些在女性眼中拥有男性魅力,在男性眼中拥有女性魅力的男性人物。在国内,跟梅兰芳、李玉刚那样男扮女装的装扮类似,都是为了艺术表现而选择的一种特殊形式。不过,当我们将那些男生女相,平时作女生装扮的男子定义为“伪娘”时,原本是为了艺术表演的形式,已经变成了错乱的性别认同。

当一个小孩长到三岁的时候,他就可以明确地知道,自己是男生还是女生了。因此,女生会按照女性的要求,选择女性的装扮,梳辫子,穿花衣,和同性的女孩子一起玩耍;男孩子则会按照男性的要求,表现出男性行为,剪短头发,和同性别的男生一起游戏。当儿童渐渐长大,性别上的差异也会渐渐明显,就会更加确定自己的性别。但是,也会有些儿童无法认同自己的性别,会喜欢穿异性的衣服,按照异性的要求来打扮自己,这样,就会形成性别错乱。

书书在三岁半的时候,长得很秀气,皮肤白白净净的,样子乖巧可爱,不知道的人,都以为他是一个小姑娘。不知从哪天开始,书书就开始说自己不是男孩,应该是女孩,他总爱偷穿姐姐的裙子,不肯出门和男孩子做游戏,却整天跟在姐姐后面,姐姐去哪他去哪。有一次,妈妈领着他到商店里买衣服,书书哭着喊着要买和姐姐一样的、带蝴蝶结的牛仔裤,虽然妈妈告诉他,那是女孩子穿的,他仍然不依不饶。后来妈妈没有办法,只好依了他的意思。

书书现在已经上了一年的幼儿园,并且知道自己是男孩,不是女孩,但是他还是喜欢女孩装,他的抽屉里藏着姐姐的发卡,还有蝴蝶结。有一次,他甚至跟妈妈说:“妈妈,我不想当男孩,我再到你肚子里去,你再生我一次,把我生成女孩吧!”妈妈问他为什么想当女孩,书书说:“女孩可以像姐姐那么漂亮,头上戴蝴蝶结,还可以穿裙子。”

在幼儿园里,老师让同学们选兴趣组,其他男孩子都选择学武术或者球类,只有他一个人选择了画画,每天和一堆女孩子待在画室里,写写画画。有一次,书书还学着妈妈化妆的样子,把自己的脸上涂满了油彩,被老师狠狠地呵斥了一顿之后,没再发生同样的事。不仅如此,他还能很快地学会摆弄女孩子的小玩意,却不愿意跑步、打球,他说:“那样的话,浑身会变臭,就没有女生和我一起画画了。”

书书六岁的时候,有一次被男生嘲笑,说他是娘娘腔,整天穿带蝴蝶结的衣服,不会打球,不会掷弹珠,也不会玩打仗的游戏,根本就是个女生。书书哭着回家告诉妈妈,说:“我不想和男生玩,你快点把我变成女生吧!”

肯定有人会疑问,为什么一个小男孩,平白无故地就想要变成女孩子?或许,我们可以从书书的家庭环境中找到答案。书书是家中第三个孩子,大姐比他大十岁,二姐比他大八岁。当他还是个婴儿的时候,爸爸因为意外去世,从此妈妈带着三个孩子相依为命。可以说,他是在妈妈和姐姐的照顾下,慢慢长大的。

一般来说,小孩子在认同自己的性别时,主要是以父母的角色为参照。男孩认同父亲的角色,女孩认同母亲的角色。可是,如果一个男孩在认同自己的性别时,父亲缺位,或者父亲长期不在家,男孩就会转向对母亲的认同,导致男孩女性化。

书书很小的时候,爸爸就去世了。可以说,他的早期成长中,并不存在男性这一角色,他在性别认同时,只能选择妈妈或者姐姐作为参照。另外,因为他的长相俊俏,身边的人又常说他像女孩,更加强化了他的性别错位,导致他始终无法接受自己是男孩的事实。

其实,社会中备受争议的“伪娘”,也是各种原因造就了如今男生女相的姿态。除了生理的原因,比如体内雌性荷尔蒙分泌较多之外,母亲的角色在男孩的成长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使是父母健全的家庭,如果母亲在养育男孩时大包大揽,不让父亲插手儿子的成长,男孩对母亲的性别认同就会一直延续。他会模仿母亲的行为,喜欢女性的服装和饰品,并且希望有一天,能够成为和母亲一样的女人。

另外,如果父母习惯用夸奖女孩的方式,赞美男孩的行为,就会进一步强化男孩的性别倒错。比如,对比较乖的儿子经常说文静,不喜欢打闹,长相标致,爱干净这类词;而当他活泼好动时,则用调皮、捣蛋、没有规矩等词语责骂,就会给男孩造成相反的自我认同环境,无形中将他推进了女孩子的行列。

在人群中找到自我——你在团体中扮演什么角色?

南宋嘉熙年间,江西一带山民叛乱,当时,身为吉州万安县县令的是一个叫做黄炳的人,他收到消息后,立即调集了大批人马,在城门口严加守卫,时刻准备着与叛军作战。

一天黎明前,叛军即将杀到。黄炳立即派巡尉率兵迎敌,可是,巡尉迟迟不肯离去,支支吾吾地想要说什么,黄炳见此情形,问道:“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巡尉怯怯地说:“将士们到现在还没吃饭,饿得浑身无力,到战场上怎么打仗?”黄炳一听,马上面露难色,过了一会儿,他却胸有成竹地说:“你们尽管出发,早饭随后送到。”

黄炳并没有开“空头支票”,他立刻带上身边的几个差役,抬着竹箩木桶,沿着街市挨家挨户叫道:“知县老爷买饭来啦!知县老爷买饭来啦!”当时城内居民都在做早饭,听说知县大人亲自带人来买饭,便赶紧将刚烧好的饭端出来。黄炳命手下付足饭钱,便将热气腾腾的米饭装进木桶推走。这样,士兵们既填饱了肚子,又没有耽误行军,与叛军交战中,个个奋勇杀敌,最后打了一个大胜仗。

这个县令黄炳,没有亲自捋袖做饭,也没有兴师动众劳民伤财,他只是借别人的手,做好了自己的饭。县令的买饭之举,看起来平淡无奇,算不上高明,甚至有些荒唐,但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团体中的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作用,就像士兵是用来打仗,巡尉是用来协调县令和士兵之间的关系,而县令本人,则是用来出谋划策,统筹大局。故事中的县令黄炳,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定位,他知道自己不需要冲锋陷阵,也不需要事必躬亲,去身体力行地帮着士兵做饭,而需要运用自己的智慧,找到最便捷的方法,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在一个团体中,也是如此。社会是一个大团体,公司和家庭是小团体。无论是谁,在团体中都在扮演着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色,这个角色可能是领导者,可能是谋划者,也可能是参与者。角色的不同,取决于每个人不同的人格特点。有的人非常现实,崇尚努力,喜欢用系统的方法解决问题,具有很好的责任心和自控力,因此,这样的人会成为团队中的实干者,他对团队忠诚度高,有时候,甚至会为了团队整体的利益而放弃个人的利益;有的人成熟自信,办事客观,能够引导一群不同能力和个性的人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这样的人会成为团体的协调者,他具备强烈的个人魅力,能够发现团体成员的优缺点,并且帮助成员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