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与你:带你走进心理学世界
17542400000029

第29章 珍贵的青春物语(3)

对于处在不同团体中的我们来说,根据自己的性格和喜好,准确地找到自己的角色,找到我们在团体中的位置,比完成棘手的工作更重要。因为,团体中的每个角色都是互相依赖,相伴而生的。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使命,如果一个人不够了解自己,对自己的定位不清楚,就很容易造成角色混乱,从而使自己陷入矛盾、自卑的情绪中,影响自己,也会影响他人。

张伟是汽车厂一个生产车间的普通员工,进入车间三年来,他一直表现出色,无论是生产技术,还是沟通能力,都在其他员工之上。车间主任孙师傅特别器重他,希望张伟将来有不错的发展。

可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却让他对张伟的印象大打折扣。年底人事变动时,孙师傅调到了分公司任经理,张伟信心满满,以为自己可以顺利地由班组长升任车间主任,接替孙师傅的职位。没想到,人事任命下来后,是另外一位叫做胡兵的同事,接替了孙师傅的职位。

张伟心里非常不满,工作上开始不积极,还经常挑胡兵的毛病。一次,在车间施工时,胡兵按照规定的图纸,指导员工工作,但张伟不按照规定的步骤操作,非要根据自己的习惯来安装,胡兵指出他的毛病之后,他不客气地说:“孙师傅在的时候,我一直都是这么干的,怎么就你事儿多啊?”胡兵和他争执了几句,张伟更加挑衅地说:“看来你根本不是做主任的料,我劝你,还是该干嘛干嘛去吧,让有能力的人来当主任才对。”

胡兵将事情反映给经理,原本就看不惯张伟气焰嚣张的经理,一气之下将他分配到郊区的配件厂。孙师傅得知后,赶到配件厂看望张伟,才了解到,原来张伟一直为没能升任车间主任的事情耿耿于怀。孙师傅无奈地解释道:“说你脾气坏,让你改,你还不听,最后事情还是坏在你这脾气上吧——我跟经理说过了,过两个月,让你到分公司来帮我,你咋就沉不住气呢?”看着孙师傅失望的表情,张伟才明白,原本的一件好事,让自己给搞砸了。

在纷繁而复杂的社会中,我们总要经历不同的角色:生病了,住进医院,就变成了病人;病好了,回到工作岗位上,又变回了员工;饿了,去餐馆吃饭,是消费者;自己做生意,就成了老板;从员工升职之后,又变成了主管或者经理……可是,无论什么时候,处在何种职位,都需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即使像张伟那样,升职不成,也要踏踏实实地工作。如果一名小员工,整日以领导的姿态工作,迟早会碰到钉子,也会让自己吃到苦果子。

男女友谊之不同——铁哥们不如好姐妹?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讲的:一个女人,出去了一天,整个晚上都没有回家睡觉,隔天回到家里,面对焦急无措的老公,她说:“昨天,我和一个姐妹淘逛街,晚上就睡在她家里了。”结果,她老公开始打电话给她身边的女性好友,打了十几通电话,却没有一个朋友知道这件事。

还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讲的:一个男人,出去了一天,整个晚上都没有回家睡觉,隔天回到家里,面对心急如焚的老婆,他说:“昨天,我和一个哥们出去打球,晚上喝了点酒,就睡在他家里了。”结果,他老婆开始打电话给他身边的好哥们儿,打了十通电话,有八个哥们儿确定老公昨天睡在他们家,还有两个说:“你老公还在我这儿呢,昨晚喝太多,还没醒酒!”

虽然这只是两则幽默故事,却道出了男女友谊的不同。从表面上看,男人和女人都可以人脉关系很广,身边围着众多的朋友。从数字上,我们一般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男女友谊的差异的。因为,真正的区别,不在于朋友的数量,而在于男女交朋友的不同性质。

心理学研究表明,男性之间的友谊,往往是为了开辟和竞争,为了解决问题或者共同的目的而存在;而女性之间的友谊,往往是为了倾诉、倾听、互相爱护而存在。换句话说,男人之间的友谊,建立在他们的成就感之上,而女人之间的友谊,往往建立在联结感之上。男人会因为能够取得某种成就而感到欣慰,女人会因为能够分享和倾听而感到充实。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一群男人在一起,总是会给自己找点事儿做,比如聚集在一起打球,搞运动,讨论如何成就某个事业;女人们聚在一起,却更多地是在分享她们之间的情感,谈论每天发生在身边的琐事。所以男人在一起做事,女人在一起八卦。

萧雅和米图已经是十几年的老朋友了。虽然,两个人渐渐成熟,分别有了各自的生活,见面的机会不多,却从来没有改变她们之间的情谊。

每次,萧雅的感情受伤了,工作上受到委屈了,或者和男朋友耍小性子了,她都会第一时间想到米图,想要对她倾吐一切烦恼,想要住进她的小窝,喝她亲手泡的茶,仿佛只要回到米图的身边,就可以拥有一个惬意而温暖的夜晚。

有一次,萧雅因为父母一直逼她结婚,就和爸爸大吵了一架,两人谁也不肯妥协,闹到最后,萧雅拖着箱子离家出走。半夜里,她打电话给米图说:“图图,我爸妈不要我了,你来接我好吗?”已经进入梦乡的米图,迅速地穿好了衣服,独自赶去火车站,将满脸泪痕的萧雅接到家里。

米图从来不会追问太多为什么,也不会一直对她说怎么啦,怎么啦。米图只是笑盈盈地望着萧雅,看着她的表情变化。顷刻间,萧雅所有的委屈、所有压抑的情绪都会袒露无遗。痛快地大哭一场之后,萧雅顿时觉得轻松而畅快了许多。有米图的陪伴,让萧雅觉得人生不再孤单,至少她有了知己,有了陪伴,有了一个愿意聆听她,并且能够懂得自己感受的人。

一向聪明的米图,会等待萧雅的情绪慢慢地恢复了平静,才将她的分析、她的观点一一阐述,好像在分析一个案件,也像是在处理一个难解的问题。有些是批评,有些是宽慰,言语简洁,却又从容、充满力量。有时候,萧雅不禁要感慨:“图图,你怎么会如此理智,难道你都不会为生活苦恼,不会为感情困扰吗?”图图说:“当然也会呀,等到哪一天,我也离家出走的时候,你一定要去车站接我哦!”

很快,米图就认识了一个学画画的男孩子,并且陷入了疯狂的热恋。萧雅认识她十几年了,虽然见到她身边的男孩子兜兜转转,来了又走,却从来没见过她这么爱过。无奈电话里说不清楚,米图找了一个环境幽雅的餐厅,两个人依偎而坐,一聊就长达四五个小时。从描述心情悸动时的喜悦,到他悬而未决的抽离,米图整个人就像错乱了一般,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萧雅拍着米图的后背说:“我把体内所有的真气都传给你了,你就算用尽浑身的力气,也要抓住自己的幸福哦!”米图拍了拍萧雅的头,笑着说:“那是当然喽!”

这就是姐妹之间的友情。可以八卦娱乐新闻,可以私聊心事秘密,可以一起逛街购物,可以一起看电视剧,一边哭一边说自己哭点低,也可以在感情脆弱时,给予对方最实惠的安慰。高山流水遇知音,是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缘分,而苦乐相伴,惺惺相惜,就是朋友之间的情意。

针对女人之间的这种细腻情感,最新的一项研究就发现了一个重要的规律。与男人之间的哥们情义相比,女人之间的闺密情谊对人的积极影响更大,也更为可靠。当女人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大多数人愿意向自己的女性朋友倾诉,而这些姐妹淘也能给其合适的安慰与帮助,从而让受伤的心灵重新找到温暖,感到有安全感和被理解。但是,男人之间却倾向于谈论历史、地理和政治,他们不愿意与同性朋友谈论自己的生活琐事,有的人会不愿意朋友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更多的时候,他们会觉得聊自己的困惑也是于事无补,因此,男性朋友相互之间很难给予情感上的慰藉和心理上的帮助。

为了什么而反叛——叛逆孩子的青春

“孩子上了中学,突然像变了个人一样,越来越不听话了。”“他们一天天地,就知道跟爸妈唱反调!”“搞不懂现在的孩子,脑袋里都在想些什么?”……这一连串的问号,正是家长们的苦恼。小时候乖巧温顺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好像一夜之间变了个人似的,令很多父母措手不及,既想不到解决的办法,又要整天因为与孩子想法的不同争论不休。

蔡君毅上初中三年级了,个子长到了一米八,模样越来越像个大人了,蔡妈妈一边欣喜孩子终于长大了,一边还在为儿子身上诸多的变化倍感烦恼。

以前,君毅是一个特别乖巧听话的孩子,放学回家之后,学校发生的事情、周围小伙伴的糗事,他都会跟妈妈说说,有时候,老师给他们讲了一些有趣的故事,他也会跟妈妈分享。可是,从去年开始,他变得沉默寡言了,回到家一头钻进自己的房间里,很少和妈妈聊天,有时候,蔡妈妈想关心一下他学习的情况,他也不愿意理妈妈,如果妈妈刨根问底,他甚至还态度粗暴地说:“不要你们管!”

君毅的爸爸妈妈都是普通的工人,文化程度不高,但也希望家里这个唯一的孩子能够学习好,将来有出息。为此,爸爸除了正式的工作外,在假日里,他还会给朋友帮忙,去做些零活,赚些外快。可是,他们两个一想到为了给君毅更好的生活,自己每天这么拼命地工作赚钱,孩子却不领情,心里难免有些难过。

今年夏天,君毅开口让妈妈给他买耐克的运动鞋,妈妈没有含糊,按照他喜欢的样式给他买回来了。除此之外,君毅还喜欢上了照镜子。一回到家里,他总是不自觉地走到镜子跟前,弄弄衣服,整整头发。爸爸见他整天照镜子,训斥他说:“一个男孩子,成天臭美什么,赶紧学习去!”没想到君毅非常倔强,和爸爸争执了起来,把爸爸气了个半死。

最近,君毅更是频频惹得家里人生气。君毅平时喜欢打篮球,基本上周末的时间都会消耗在学校的体育馆里。在球场上,他认识了隔壁班的同学吴双,两人甚是投缘,经常周末一起去体育馆打球。可是,吴双学习成绩不太好,妈妈担心他会影响君毅,于是劝他说:“吴双那孩子成绩不好,你还是不要整天和他在一起了。如果你想要打球,就去找表哥陪你玩吧。”君毅反驳道:“你不认识他,你根本不了解他,他很有义气,是个男子汉。”

后来,君毅再出去打球,爸爸就不让他去,结果,君毅就在家里摔门,摔东西,惹得爸爸还动手打了他。从此之后,君毅和爸爸妈妈的关系更僵了,每隔几天,就要“战斗”一次,不是吵架,就是摔东西,搞得全家人鸡犬不宁。君毅整天抱怨爸爸妈妈管他太严,爸爸妈妈也越来越伤心,觉得君毅越来越不懂事了。

很多父母都是从青春期走过来的,只是时间太久,早已忘了当年自己反叛的样子了。青春叛逆的男生女生,有的人会不做作业,逃课,梦想着过自由的生活,有的人则会破坏公物,搞点恶作剧之类。他们习惯按照“逆向思维”行事,大人告诉他不能怎样,他就偏偏要反着来。

青春期的孩子,对外界事物接受能力非常强,而且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和幻想,如果大人总是打压孩子的想法,将那些美好的想象都当成笑话,或者干脆告诉他,一切不过是非分之想,孩子自然不会喜欢听,最后难免会形成“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局面。像君毅和父母的情况,就是如此。君毅开始关注自己的外貌,开始自觉地挑选朋友,开始讨厌爸妈问来问去,什么都管,因为他已经觉得自己是大人了,可以自己决定很多事情。只不过,家长还把他当成小孩子,于是造成了持续不断的矛盾冲突。

其实,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在家不听父母话,在校不听老师话,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开始想要思想独立,想要摆脱大人的束缚,不想像小时候那样,盲目地听从大人的意见了。这是一种长大的标志,也是心理断乳的一种表现。

心理医生建议,孩子处在青春期,有些反叛行为都是正常的。家长要学着尊重孩子的独立想法,尊重他的自主权和个人隐私。如果想要多了解他,就要用平等的态度协商,不能用命令、训斥的口气,更不能在孩子情绪激动时,针尖对麦芒地争论。如果父母总是权威式地说教,动辄打骂,只能离孩子的世界越来越远,也会让孩子叛逆的青春倍感孤独。

虚拟世界的诱惑——网络成瘾

“这个游戏是我玩的时间最久的一个网络游戏,在这里曾经有过开心和痛苦,曾经为了兄弟姐妹掉过眼泪,曾经和战友度过无数个夜夜奋战的日子!但是这都过去了,即使我再强大,拥有再多财富,这也只是个游戏!在这里,我认识了一群真心对我的朋友,是你们经常给我鼓励和关心!我准备不玩了,但是有时间我会上线看看游戏里的朋友,三年的时间,对于一生来说,并不算长,但是朋友们,真的舍不得啊!最后劝大家一句:这个游戏是个虚拟世界,我希望大家不要成为游戏的奴隶!我会常回来看大家的!”

小宇在论坛上,留下了这样一段话,算是正式告别他的游戏时代。从十七岁,到二十岁,他从开始接触网络,到沉迷游戏,到最后休学专门在家打游戏,他体验过胜利的快感,也体验了失败的酸楚,他说:“短短三年,我在游戏的世界里,好像过了一辈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