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竹影清风
17537200000054

第54章 未泯的一叶良心

黑色的5.12汶川大地震牵动了国内外千千万万个有良心的人们的心。为赈灾捐款,也便成了此次灾难后的一个新话题。

单位里,街面上,饭后茶余,总有人见了面后,不住问询:“你这次捐了多少钱?”

其实,这些根本都是无需问津的问题。要说,我不是国家机关公务员,也无事业编制,我只是个下了岗的企业职工,没太多的收人。但此次的献爱心活动,我自豪的告诉大家,我为灾区捐献了400元。

这的确不是太多的一部分钱。可也是我全家人的一片真心。

我是分两次捐献的。我是一名党和人民培育出来的农民作家。从农村转人城市工作生活以后,虽农转了非,但我的骨子里装的仍是农民。这些农民有我的父老乡亲,我的父母、姐妹兄弟。我至今所写的90%以上的文学作品,差不多全是写农村题材的。我第一次将200元钱汇给了四川省成都市《散文诗世界》总编兼中外散文诗学会主席海梦,我也寄去了抗震救灾的散文诗篇《汶川在呼唤》。我第二次捐款寄给了山东省作家协会,作为会员作家,我有责任通过“娘家”捐片爱心。我并且给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李敏同志写了一封信,表达了我的心情。

7月中旬,我收到了我国著名散文诗先驱者,海梦主席写来的亲笔信:

瑷瑛先生:

您对灾区人民的关心支持很令人感动,这期杂志发了您的抗震救灾的作品《汶川在呼唤》(外二章),用您寄来的200元捐献购了五十本杂志以您的名义献给了都江堰市。他们一定会很感激您的,您还有一组作品,留待下乡选用。

您的散文诗基础不错,希望您多写多寄佳作给我们。

7期样刊已寄去不知收到没有?这是再寄。稿酬稍后另寄。握手。

海梦读了前辈的信我很感动,也激起了我的创作原动力和自信心。

不过讲到捐款,我自己也不太满意自己所捐出的这点微不足道的寸草之心。

现实是,我不敢同明星歌星们比,也不敢同企业老板和私营业主们比。我只是在想,国难当头,匹夫有责。捐一元钱也不算少,捐上几千万也不算多。捐款讲的是人的一种心情、一种关心、一种大爱。其实说穿了,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责任和良心。

400元钱,实际上是一个太小太小的数目,能买些什么?又能起些多大的作用?如今,物价暴涨、通货膨胀,真的让人觉得少得可怜。而我妻子失业,我已下岗,劳动保险需要自己交纳,也真的没有办法……

我羡慕比我捐得多的朋友,我也理解捐得少于我的人们。面对灾难,只要有点良心的中国人都会慷慨解囊,鼎力相助,每个人的爱心尽管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中国的每一个同胞都有骨气,都不同程度地将爱心献给了灾区的人民。

我与贵州著名作曲家邦洲老师合作,由我填词,邦洲作曲,由贵州苗岭工作室制作了一首十多分钟的《啊,天灾无情人有情》的音乐电视,邦洲老师了解我的情况,替我掂付了了几百元的制作费。寄来后,我分给了三十多个知心的同事、同学、朋友。也给有关领导送去了几块歌碟。播放后,都说效果不错。上午送到了我们市委宣传部办公室后,当天中午11:20时,我意外收到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战秀云同志打来的电话,她向我祝贺,并告诉我她刚刚播放听过了,很不错的!听了市委领导的肯定与夸赞,我心情非常激动,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市宣传部领导对一个业余文学作者创作的关心与厚爱。

我总认为,面对灾难,面对国难,我们要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顽强拼搏精神,要拿出我们自己的良心,正确面对,倾力奉献,人们所做的努力,就不会亏对自己的良心!因为,良心是一个催人向上的所在,一个给人积聚力量的磁场。良心会给人们的心灵深处铺就一条朝阳似的光明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