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西藏风情
17535100000060

第60章 近赏珠峰雄姿

每次去西藏聂拉木县或到日喀则地区开会,我都会路经珠峰脚下,欣赏到它的壮阔雄姿。

珠穆朗玛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距离聂拉木县几十公里,海拔8846.27米,峰顶常年积雪。远远望去,冰川悬垂,雪峰入云,一派瑰丽景象。

珠峰上分布着许多规模巨大的冰川、冰斗、角峰和刃脊,各有特点。雪线以下,冰塔林立,千姿百态。其间夹着幽深的水洞、曲折的冰河,景色无比奇特。

珠峰隆起的年代距今只有200多万年,比人类的历史还要短暂。人们普遍认为如此高处不胜寒的地方,只有神灵才能居住。于是,印度教徒将喜马拉雅山看成是“大神湿婆”的象征,藏族视珠峰为“女神”、“圣母”。

当地盛传的神话是:最初,喜马拉雅山是汪洋大海,岸上森林茂密青翠,奇花异草遍地,珍禽异兽成群。突然有一天,海里出现一头巨大的五首巨龙,搅起万丈海浪,冲毁树木花草,吓跑飞禽走兽。危难之时,天上飘来5朵彩云,化作5位神女,降伏了毒龙,救助了生灵。经众生再三恳求,5位仙女答应留在人间,庇护他们,于是变成了“翠颜、吉寿、贞慧、兹仁和冠玉”5座神女峰。其中,翠颜神女峰就是珠穆朗玛峰,又称“第三女神”。

神话永远是完美的。但珠峰在现代人的心中,依然无比奇妙与壮丽。100多年前,欧洲人首次在印度观察珠峰,经过3年,才确认珠峰为世界第一高峰。于是便把80座7000米以上山峰所组成的珠峰地区冠以“世界第三极”的称号。不过,只有你亲眼目睹过它,用手脚触摸过它,用心灵感受过它,那天地宇宙间的景色与印象才真实的存在,才觉得自身不过是大海中的一滴水,显得十分渺小。

我在聂拉木县城工作,闲暇之余,爬上南坡或走上东、西街道高处,朝北眺望,珠峰雄姿历历在目。晨曦中的珠峰,让你沉浸在转瞬即逝的宇宙变化中;太阳升起和高照的珠峰,亲吻着恰似哈达的旗云,突显出它无穷的神秘和奇观;乌云密布的珠峰,瑞雪飘扬,不断地为自身添衣加袄,永葆不老的青春;夕阳西斜的珠峰,像巨大的金字塔,金光灿灿,使人仿佛看到了一座巍峨的金山;夜幕下的珠峰,苍茫而寂静,无数骚动的灵魂在伟岸的躯体里蹒跚。它的一切,在我的脑海里都显得那么高大,那么壮观,那么可望而不可即。

一次,我们乘车来到珠峰怀抱中的绒布寺,离珠峰更近了,登山大本营往往设在这里。绒布寺由红教喇嘛阿旺丹增罗布创建,海拔5200多米,依山而建,古老淳朴。寺南有一股四季常流的山泉。僧人们讲,这泉水是从珠峰上渗透下来的,是神水。从这里观赏珠峰,云山交融,气象万千,如临其境。附近的众多雪山像大海中的波涛,起伏连绵,一直延伸到天际。漫步在珠峰脚下,我感到了所有生命正在被荒芜和寂静所征服,感到了每喘一口气、每走一步路的艰辛与费力。但能来此地一游,倒也不虚此生,觉得无比荣光。

珠峰永远是世人向往并欲想征服的地方。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登上珠峰的国家并不多。1979年在定日县工作过的烟台市福山区人大副主任曾庆禄,没带任何登山器材,就攀登过珠峰,直到海拔7000多米处,才因时间和体力等因素,放弃登顶。中国人首次攀登珠峰时,在聂拉木县波荣乡雇了一个名叫贡布的挑夫。接近峰顶时,登山运动员在最后关头均气喘吁吁,体力不支。贡布觉得体力还行,放下挑子,率先登上峰顶。他由此改变了一生,留在西藏登山队,官至县处级。在聂拉木县委办,我还真见过此人,并与他合影留念。问他,答:“真有此事,绝非传闻。”使我从内心充满了对他的敬意。

4月至6月,是攀登珠峰的黄金季节。每当这时,我都会看到许多外国登山运动员从尼泊尔乘车经过聂拉木县城,前去攀登珠峰、希峰等雪山。北京奥运会就要到了,我国已将奥运圣火送上珠峰,让圣火在世界之巅熊熊燃烧。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壮举,一份送给珠峰女神的厚礼,显示了中国人的强健与勇气,必将吸引全世界的眼球。

(2008年5月至7月《烟台日报》连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