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帅气逼人的历史
17486300000006

第6章 纳兰容若:大千世界,谁知我的心痛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上帝是不掷骰子的”。但我猜想上帝一定会走平衡木,因为他控制平衡的技术妙到毫巅。公元1685年,在上帝让被称为“西方现代音乐之父”的音乐天才巴赫降生于德国埃森纳赫城的同时,为求平衡,他让遥远的东方另一个文学天才——纳兰性德——悄然离世。这一年自然科学的夜空因为牛顿发表了他着名的运动三定律并开始撰写《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而星光璀璨,但文学的殿堂也因为纳兰的辞世少了“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样款款动人的诗句而色彩黯然。

康熙二十四年暮春,有病在身的纳兰性德在病榻上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尔后卧床不起,七日后便溘然长逝。三年后,其父纳兰明珠遭到弹劾,身世显赫的纳兰家族荣光不再,唯有纳兰容若那些余音袅袅的文字光照词坛。

一百年过去了,和珅为博乾隆龙颜一悦,献上一部《红楼梦》,乾隆读罢掩卷叹息:这记载的不是明珠的家事吗?后人甚至顺此线索,牵强地认定明珠、容若父子即贾政、宝玉原型。不过无论曹雪芹初衷如何,后人亦能从贾府由盛而衰的轨迹中依稀看到纳兰家族的身影。那白茫茫一片干干净净的大地之下,藏了多少世事无常,天道轮回。

皇家有男初长成

虽然美国《独立宣言》上写着“人人生而平等”,但肯定富兰克林他们在撰稿时没听过100年前纳兰性德的故事。如果说有人出生时含着金钥匙,有人出生时含着铁钥匙,还有的人出生时候含的是自己的手指头——那么生于1655年的纳兰性德简直是含着钻石钥匙出生的——如果钻石也能做成钥匙的话。

纳兰性德于顺治十一年底生于北京,其父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的宰相明珠,母亲爱新觉罗氏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其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纳兰性德曾祖父的妹妹于明万历十六年嫁努尔哈赤为妃,后来生过一个儿子,名字说出来大家肯定知道——他叫皇太极。

不单如此,按照旧历计算,纳兰性德甚至与同是顺治十一年出生的康熙皇帝玄烨同龄。

读到这里,想必许多人会发出同范伟一样的感叹:同样是人,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不仅如此,纳兰容若还以外貌出众、聪明过人而名噪一时,其人便如其词一样,被时人评价为“纯任性灵,纤尘不染”。

纳兰虽出身高贵,却没有染上纨绔子弟常见的毛病,而是从小便文武兼修,不但通经史,工书法,擅丹青,还精于骑射。十七岁入太学读书,十八岁中举人,次年由于生病而错过了殿试,二十二岁考中进士,官拜三等御前侍卫,后来提升为一等御前侍卫,负责皇上的安全,仕途之路顺风顺水。在陪伴康熙全国游历的时候,像《神探狄仁杰》中宰相狄仁杰遇到难题往往脱口而出“元芳,你怎么看”一样,康熙皇帝也时常问计于身边英俊威武、文采傲人的御前侍卫:

纳兰,此事你怎么看?

情场失意的公子哥

有了这样优秀的铺垫,无论纳兰身上发生何等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似乎都在情理之中了。不过纳兰虽有高贵的出身、出众的外表,自己的感情经历却是波折连连,想来善于把握平衡的上帝在做完前期工作之后也有些嫉妒了。

纳兰的第一段感情来自自己的表妹。在所有的爱情故事中,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这两个词往往代表了最清澈、最纯美、最无瑕而结局又最美好的爱情,纳兰亦不例外。但就在纳兰准备迎娶表妹之时,她依照满族人的规矩,被选入宫中做了宫女。诗曰“一入侯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侯门尚且如此,何况宫门!从此两人便一墙之隔,终生不复相见。

史书上对这位表妹着墨不多,不过清人笔记、小说中对此事倒是多有提及,后人甚至认定这段恋情便是《红楼梦》中宝玉、黛玉悲剧故事的原型。作者认为这段感情确有其事,因为这段夭折的爱情在纳兰词句中多有体现,让他留下了在《采桑子》中这样深情动人的句子:“彤云久绝飞琼字,人在谁边?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

二十岁那年,纳兰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为妻。是年卢氏年方十八,“生而婉娈,性本端庄”,与纳兰可算门当户对。虽然他们的婚姻一开始只是京官与地方官联姻的政治产物,但婚后二人发现彼此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旋即恩爱有加,感情笃深,大有昔日南唐后主李煜与大周后的爱情神韵。

就像李煜在政治联姻后很快爱上貌美如花、国色天香、才艺非凡、能歌善舞的娥皇一样,纳兰也很快将卢氏视为自己的生活伴侣、艺术知音,除了举案齐眉,还诗词相和,美满的婚姻生活强烈地激发了纳兰的诗词创作。

若是这段美好的姻缘维持终生,也不失为一件幸事。但不幸再次降临,仅仅过了三年,卢氏因产后受寒而亡,年仅二十一岁便香消玉殒。爱妻的离去给纳兰带来了沉重打击,使他十分痛苦。从此纳兰的词作中“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悼亡词成了其日后词作的主旋律,作品中一再流露的哀婉凄楚的不尽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使其成为写出“十年生死两茫茫”之句的苏东坡后最为着名的悼亡词人。

纳兰后又续娶关氏,并有侧室颜氏,但这两段婚姻并没有让他的爱情故事增添色彩,他重燃爱情之火是在三十岁那年,在好友顾贞观的帮助下结识了江南才女沈宛。这位浙江乌程(今湖州)的女孩不但气质超俗,而且富有诗词才华,在十八岁时便有出色的词作《选梦词》刊行于世,这让文采出众的纳兰刮目相看,很快将其视为红颜知己。

但是由于身份差距,其时旗人和非旗人尚不能通婚,纳兰不能名正言顺地纳沈宛入明府,俩人只能保持着没有名分的关系。好景不长,半年后纳兰突然去世,沈宛含泪返回江南,有情人终不成眷属,留下一段风流憾事,令人不胜唏嘘!

清朝第一词人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不幸的爱情并没有磨灭才子纳兰在文学方面的才华。在十九岁那年因病未能参加殿试之后,纳兰拜顾炎武外甥、被称为昆山三徐之一的徐乾学为师,发奋研读,在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多达1800卷编的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受到皇上的赏识,也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后又耗时四年,把搜读经史过程中的见闻和学友传述记录整理成文,编成四卷集《渌水亭杂识》,其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方面知识,表现出他相当广博的学识基础和各方面的意趣爱好。

纳兰文学成就以词为最,尤以小令见长,共存词三百四十余首。二十四岁时他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饮水词》,在当时就享有盛誉,为文人学士高度评价,有“清代第一词人”之誉。其词清新婉丽,以真情动人。妻子卢氏亡后,纳兰写出来的文字更是深情动人,这使得纵然在其生前,刻本出版后亦产生“家家争唱”的轰动效应。纳兰去世后被誉为“清朝第一词人”、“第一学人”;王国维在其着名的《人间词话》述及纳兰容若,极尽赞誉道:“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

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更是将其在诗词界的地位推向了顶峰。

由于长年跟随于康熙身边,并多次经受伤离感逝之痛,纳兰词眼界不宽,以惆怅烦闷为词的主要内容,但他以高深的艺术功力弥补了题材狭窄的不足,词作以“真”取胜,情真景真,“纯任性灵,纤尘不染”(况周颐《蕙风词话》)。时至今日,纳兰依旧粉丝甚众。类似“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样用语平淡却意境深远的词句,在纳兰的词作中屡屡得见,至今仍令读者感慨万千。

“生馆死殡”真诚待友

除了以动人的诗词留名至今,纳兰的真诚待友亦为后人所赞美。纳兰所交之友,多为困郁不得志的汉族布衣文人,这与其贵胄公子、皇帝近臣的身份地位极不相称,因而受到当时和后世人们的注目。这位多病的美男子,对友人表现出的大义凛然、铁骨铮铮,与对爱情的怜香惜玉、百转柔肠交相辉映。纳兰对待朋友最着名的事迹当数对友人顾贞观的好友吴兆骞“生馆死殡”,不顾艰难营救好友的举动,一直流传至今。

“生馆死殡”的主角是清朝初期着名的江南才子吴兆骞。顺治十四年(1657年)发生了震惊江南的科场案,顺治震怒,下令追查,结果将数十位考官处死并抄没其家产,父母、兄弟、妻子均发配流放边关。是年考中举人的吴兆骞蒙冤牵涉其中,亦被流放东北边关黑龙江宁古塔,纳兰时年三岁。

由于此案情节严重,且由顺治钦定,无人敢轻易涉入,蒙冤受屈的江南才子吴兆骞在边关吃苦受罪了十八年。好友顾贞观连年奔走于当年与吴兆骞有些交情的朝廷官员的府邸,希望能为营救吴兆骞回归助一臂之力,可惜世态炎凉,人情淡薄,无人出手相救。一筹莫展的顾贞观作《金缕曲》二首,辗转传到纳兰手中。纳兰读后感叹不已,决心帮助顾贞观营救友人。此后数年纳兰为之奔忙不已,其中的艰难无人可知。最终历经五年,在诸多人帮助下,终于将吴兆骞赎罪放还,此时距离吴兆骞被流放已经二十三年了。

回到京师的吴兆骞得到纳兰、顾贞观、徐乾学等一批好友的热情迎接,纳兰为了解决吴兆骞在京城的住宿和生活问题,又将吴聘为馆师,让他住在自家府邸里教授自己七岁的弟弟揆叙。三年后吴兆骞因病客死京城,此时纳兰正侍卫康熙巡游江南,得到消息后立即告假赶回京城,除了亲自为吴兆骞料理丧事,还出资护送其灵柩回到他的家乡江苏吴江。

纳兰逝世后,其朋友对他真诚待友予以高度评价:其于道义也甚真,特以风雅为性命,朋友为肺腑。诚哉斯言。

若非造化弄人,作为词人的纳兰容若自会留下更多佳句,作为挚友的纳兰也会留下更多佳话。但这个前途无量的御前侍卫,却并不留恋官场,因从内心深处厌倦官场的庸俗与侍从的生活而显得无限落寞。纳兰曾云,“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这便是《饮水》的名字来源。当时盛传“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谁知”,亦从侧面反映了纳兰的寂寞。

康熙二十四年暮春,有病在身的纳兰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之后便一病不起,七日后,这位拥有绝世才华、出众容貌、高洁品行的才子溘然而逝。当后人读起他那些感人至深的词作,或从《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悲剧的爱情故事中掩卷遐思时,似乎依稀看到纳兰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