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热土丹青
17138300000036

第36章 独山子石化公司时期(石化企业重组)2000年~(4)

再展雄姿

石化总厂重组后,与石化公司、区政府组成强有力的“三位一体”运行机制。总厂尽一切努力挤出资金,进行了许多自我发展和公共设施方面的工程建设。

甲醇装置 这是一项石化总厂自我发展项目。2003年6月23日,石化总厂成立化工厂筹备处。当年9月20日,总投资4928万元的3万吨/年甲醇装置破土动工,2004年9月10日实现中交,9月25日投料试车,10月1日生产出合格产品。2006年生产甲醇3.07万吨。甲醇装置是石化总厂第一套产生投资收益的化工生产装置,它拉开了石化总厂工业园区建设的序幕。

透明质酸装置 化工厂除甲醇装置外,还有一套2吨/年透明质酸装置,2003年9月1日动工兴建,总投资1000多万元,于2004年4月建成,5月24日生产出合格产品。此装置属生物化工装置,采用北京化工大学的生物发酸技术,生产高附加值的透明质酸产品。此产品主要用于医药、化妆等方面。

储罐建设 石化总厂于2002年投资4195万元,建设了2座50000立方的原油罐、4座2000立方的成品油罐和2座1000立方的液化气球罐,供石化公司租用。2006年又为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建设了一座10万吨原料罐和4座1万吨成品油罐。

集中供热站 为解决独山子居民供暖问题,石化总厂于2002年6月3日动工建设集中供热站,当年11月3日供热站正式投用,工程总投资5402万元。2003年5月~9月,集中供热站又进行了二期扩建,总投资1649万元。2005年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批准,对集中供热项目再次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项目投资14836万元。两座70兆瓦的供热锅炉,从7月开工建设,经参战各方共同努力,于12月建成投用。供热站的建成,结束了生活区由电厂供热的历史,实现了独立向生活区供热,较好地解决了独山子城市居民和公用设施冬季采暖问题。

水源地建设 2005~2006年共投资1.46亿元对现有三个水源地进行了扩能及系统配套改造,使一水源在丰水期的供水能力达2.0立方米/秒,二水源的供水能力达0.5立方米/秒,三水源的供水能力达1.0立方米/秒。2006年4月又投资2.5亿元,新建第四水源,2008年8月完工通水。四水源位于沙湾县安集海南洼地,输水线路37.4千米(其中隧洞6千米),输水能力1.0立方米/秒。水源地的建设,有力地保障了独山子生产、生活及大发展的用水需求。

35千伏变电站 石化总厂投资1276万元,在天利高新工业园区利用原烷基苯工程变配电室,建设了一座35千伏变电站,工程于2003年6月23日开工建设,于11月完工交付天利高新租用。

通讯机房楼 为配合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建设,对通讯系统进行扩容改造,投资3140万元扩建了通讯机房楼,2006年10月动工兴建,2007年建成投用。

医院外科楼 继投资1887万元于2000年9月16日建成投用医院门诊楼之后,又与公司、区政府共同投资4600万元,于2003年9月10日动工兴建了医院外科楼。该楼由独山子石化设计院设计,独山子炼建公司承建,总建筑面积9898平方米,于2004年12月建成交付使用。

教学楼 为改善教学环境,总厂、公司与区政府共同投资,对中学和小学的校园进行了扩建,并连续建设了3幢教学楼。一中教学楼2000年6月动工兴建,总投资778万元,建筑面积4900平方米,2001年7月1日竣工投用;二中教学楼2002年4月16日开工建设,总投资946万元,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当年底建成投用;四小教学楼,2002年4月1日开工兴建,总投资809万元,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当年11月15日竣工投用。

2001年初,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组要求,将原独山子石化公司炼油厂润滑油车间的调合装置、销售车间的润滑油单元、研究院的润滑油课题研究及分析组、销售公司的润滑油销售等业务和人员划出,组建成独山子润滑油厂,于2001年3月26日正式挂牌。独山子润滑油厂直接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润滑油分公司。

独山子润滑油厂设厂办(党办)、财务科、计划科、生产技术科、质量安全环保科、营运部等6个职能部门,下设调合、成品、包装3个车间和质检中心等4个基层单位。2008年全厂有职工221人。

独山子润滑油厂现有30万吨/年润滑油调和装置一套,1万吨/年防冻液生产装置一套,包装生产线2条,润滑油中小包装生产线5条,润滑油罐90座,总容量5万吨。全厂固定资产原值6865万元。生产产品有:内燃机油、船用油、齿轮油、液压油、车轴油、变压器油、电厂专用油、军用油和防冻液等150多种。年销售收入近10亿元。

天利实业总公司

天利实业总公司最早是在独山子矿区人民公社和独山子家属队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后经过家属管理站、劳动服务公司、兴华实业总公司等发展阶段(前文已述)。1996年3月,石化总厂决定,将兴华实业总公司与炼油厂、乙烯厂所属的38家多经单位(如西域公司、金诚公司、金桥公司等)合并,组建了独山子石化总厂多经集团公司,对外称独山子天利企业集团公司。公司注册资金达4亿元,公司总人数3000余人。当年生产经营总值达4.3亿元。1996年11月,公司下属的印刷厂改制为股份合作制,独立经营。

1997年8月8日,天利企业集团公司出资8900万元在乌鲁木齐建设的独山子大酒店落成开业。同年11月,该公司投资7800万元的添加剂高碱钙装置建成投产,该装置用炼油厂的石油酸生产高碱性环烷酸钙等添加剂。

1998年5月,天利企业集团公司更名为天利实业总公司。公司资产由集体性质转为国有性质,企业由集体企业转为地方国有企业。同时,开始筹备成立上市公司。以天利实业总公司作为主发起人,将塑料厂、油品厂、添加剂厂等优良资产作为投资,联合独山子石化总厂、昌吉特变电等企业,成立新疆独山子天利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始申报上市。1999年4月28日,天利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办理了营业执照。天利实业总公司与天利高新整体上“分了家”。是年,公司下属的建筑安装公司、农副业公司、绿化队等单位从总公司中分出,分别改制成立有限责任公司,成为独立法人企业。至此,天利实业总公司剩余单位还有:碳素厂、石蜡厂、供销公司、运输公司、社会服务公司、独山子大酒店等。公司注册资金1.4亿元,员工732人。

2001年,天利实业总公司建成了植物油厂。2002年,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了1.5万吨/年预焙阳极装置,生产出的预焙阳极块远销到西亚各国。2003年,碳素厂的生产能力由6万吨/年扩建到了12万吨/年。2004年,公司又投资4300多万元,建成了4万吨/年偏三甲苯装置,为公司发展精细化工奠定了基础。2007年,该公司开始建设天利实业化工园,总投资3.4亿元,在园内新建6万吨/年裂解燃料油综合利用装置和4500吨/年化工助剂项目,生产的产品是石油萘和抗氧剂,均已于2008年11月建成投产。两个项目的建成,提升了公司的综合实力,使公司进一步融入了大石化产业圈。2009年,天利实业总公司的下属单位有碳素厂、化工一厂、化工二厂、制衣厂、天利天元化工厂(原福利工厂)、供销公司、综合服务中心、独山子大酒店、家属管理站等10个单位。控股公司有天利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参股公司有新疆三得新材料有限公司和新疆麦里非金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天利实业总公司的生产经营范围有:碳素系列产品、精细化工产品、多种添加剂、各种石油化工产品及原材料、房地产管理、货物运输、酒店、制衣等。2008年公司产值2.6亿元,经营销售收入1.71亿元,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贸出口先进生产企业,克拉玛依市重点地方国营企业和“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新疆独山子天利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利高新)是由新疆独山子天利实业总公司、新疆石油管理局独山子石化总厂等五家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制企业,成立于1999年4月28日。1999年6月通过国家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000年12月2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600339,成为了新疆首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石油化工行业的上市公司。2006年3月22日完成股权分置改革。

天利高新紧密依托新疆石油资源和独山子石油化工优势,借助上市公司融资平台,着力发展石油化工精细加工产业,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实现了稳健发展。公司利用2000年首次公开募集资金和2006年定向增发融资建设了3万吨/年甲乙酮、7.5万吨/年己二酸等工程项目。公司利用自筹资金积极参与了独山子石化1000万吨炼油120万吨乙烯大项目的配套工程建设。先后建成了6亿方/年天然气输气管道项目、1亿条/年编织袋项目、18万吨/年道路石油沥青项目等。这些项目承担了大炼油大乙烯开工和生产用天然气的输送、产品包装和原料平衡等工作任务,为大炼油大乙烯安全平稳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天利高新资产总额已由最初的2.93亿元,发展到37亿余元,增长近13倍。2010年,天利高新的销售收入、盈利能力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企业规模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年实现纳税1.5亿元,在克拉玛依地方企业中名列第一。通过企业发展解决了职工子女和大批应届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公司员工总数由成立时的947人,扩大到现在的2000余人。天利高新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公司始终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及中国证监会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断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公司运作。分别通过了英国皇家标准协会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QHSE管理体系认证,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和内控制度。先后获得了“创新型企业”“西部大开发新疆最佳优秀企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业企业30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先进企业”“纳税信用A等级企业”“财政突出贡献企业”“地方重点企业”等荣誉。

主要下属单位情况:

醇酮厂

醇酮厂始建于2006年5月,于2009年5月6日一次投料试车成功。主要装置包括:制氢装置、环己烷装置、醇酮装置、270罐区。其中,制氢装置使用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纯度99.9%的工业氢供环己烷装置使用。环己烷装置以苯和氢气为原料,生产环己烷。醇酮装置以环己烷作原料,经贫氧空气氧化生产环己醇、环己酮混合物。270罐区主要储存本厂所用原料及中间产品。

己二酸厂

己二酸厂始建于2006年5月,于2009年8月9日一次投料试车成功。主要装置包括:己二酸室内装置、己二酸室外装置、硝酸装置、二元酸酯装置和配套罐区组成,设计生产能力7.5万吨/年精己二酸、10.5万吨/年硝酸和1.27万吨/年二元酸二甲酯。所生产的己二酸产品填补了西北五省己二酸生产的空白。

甲乙酮厂

甲乙酮厂自2001年10月1日破土动工,2002年11月26日一次投料试车成功,总工期仅用了13个月,创造了国内甲乙酮装置建设史上的先例。主要装置包括3万吨/年甲乙酮、3万吨/年甲基叔丁基醚装置和5万吨/年仲丁醇装置等三套装置,总投资3亿元人民币。甲乙酮厂的生产原料是炼油厂液化气和乙烯厂甲醇;生产出的甲基叔丁基醚(MTBE)是汽油添加剂,用于独石化生产高标号汽油;仲丁醇是生产甲乙酮的原料;甲乙酮是硝酸纤维素、乙烯基树脂、涂料和油墨等产品的溶剂。后经过改扩建,将甲乙酮产能扩建至4万吨/年并提高了MEK产品纯度。2003年投产第一年就新增利润2010万元。2004年又将甲基叔丁基醚装置从3万吨扩到4万吨,增加利润990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