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墓葬形式多样。从平面形状来看,有圆形的、有方形的也有长方形的;从封堆看,有的没有封堆,有的是土封堆,有的是土石混合封堆,封堆也有方形和圆形之别;从墓葬地表设施看,有的没有石围,有的是方形石围,有的是圆形石围,还有胡须状的、放射状的,有的在墓前立有石人,设有祭坛;从使用的石材看,有卵石堆砌、片石堆砌、块石堆砌、立石环绕等不同形式;从殉葬形式看,有器物殉葬品、有牲畜殉葬品,也有“人牲”现象存在。最奇异的是一处“人牲”是从头部、鼻梁正中到躯干、下肢一分为二的半边殉葬人体骨胳,成为迄今发现的最特殊的“人牲”形式。这不仅说明这一遗址为不同民族多次在此定居,还说明当时人群中已经有明确的等级差别,不同阶级阶层在居住、生活、以至死后的安葬标准是大相径庭的。
考古中还发现这些居落遗址屡次被大火焚烧的情形,可以推测那不是每次都属于失火,极可能是在一个部族进攻另一个部族时火攻的结果。居址被焚后的若干年之后,又有新的部落在此建起新的居住区,后再次被焚毁,这就形成了现在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多个文化层,每个文化层里埋藏着述说不尽的悲欢离合的故事,也埋藏着难以说清的文化要素。
在东黑沟遗址的考古发现,打破了游牧民族有史以来全部是“逐水草而居”的传统认识观点。因为我国北方草原的气候特征决定了冬季寒冷漫长的环境条件,就使得生活在草原上的所有游牧人群不可能在冬季也“逐水草”去游牧,必须找避风、向阳、有草有水的冬季牧场作为相对稳定的居住地度过严冬。也因为无论哪个民族、部族,其上层社会人群和中下层社会中的老幼病残者也不可能常年“逐水草”去游牧,定居应该是必然的。考古发掘证明:游牧中有定居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从古至今的基本生活方式。有居住,就有了农耕文化,这和《汉书》中“颇知田作”的记述是吻合的。东黑沟的考古发现,被考古界称之为21世纪初新疆考古中最重大的发现之一,被评为200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大河唐城 甘露川上的古城池
唐朝时,中央王朝加大了对西域的统治力度,在西域设置了西州和北庭都护府,在古蒲类地设置蒲类县,后来又改名为后庭县,属北庭都护府管辖。据考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在此地设县,并在此实行兵屯制度。据《唐六典》卷七记载:“唐朝在西域的屯田,安西都护府有二十屯,疏勒有七屯,焉耆有七屯,北庭都护府有二十屯,伊吾军有一屯,天山军有一屯,共五十六屯。每五十顷为一屯。”《旧唐书·地理志》载:“伊吾军,在伊州(哈密)西北三百里甘露川,兵三千人,地五千亩,马三百匹。”可见唐朝在西域屯兵的规模之盛大。
伊吾军在甘露川屯兵时还修筑了城池,就是现在位于巴里坤大河乡的大河唐城。在对大河唐城考古发掘时,出土了陶罐、铁器、铜镜、石磨和大量瓦当。根据出土的器物造型及工艺,专家们认定属唐代物品。从史籍记载和城内发掘出的遗物证明了这就是当年伊吾军驻守的城池。
大河唐城修筑于唐景龙四年(710年),附城和主城东西排列,占地200多亩,主城南北长210米,东西宽180米。城墙为夯土筑成,最高将近10米,宽12米。仅在西墙开有1门,门宽4米。在城门北端置马面1个,南端置马面2个。北墙有马面2个,现在保存较好的那个宽8米,高9米。南城墙中部有敌台1个。东墙即附城西墙,墙中部有门道相通。附城南北长240米,东西宽177米。城垣高4~5米,宽10米,现在城墙残高不足2米。内置马面3个,门道北端1个,南端2个。城墙的四角设有角楼,现仅西北角和西南角保存较好。
据推测,主城是将领的府衙和住宅区,附城则是士兵生活区。
唐城之北是良田,应当就是当年伊吾军开垦的,很可能后来被弃耕到清代又为屯民复耕,土质肥沃,庄稼长势喜人,成为当地的主要产粮区;唐城之南是湿地,一条溪水如银线,穿透草原腹地西去注入蒲类海。湿地有优良的牧草。丰茂的草地中缀满各色美丽的野花,是鸟类、狐兔等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的最佳所在。畜群每每徜徉其间,整条草川充满勃勃生机。这是一条绿色河川,生灵的河川,因而被称之为甘露川。
伊吾军当年亦兵亦农,屯田自给,减轻了国家财政支出,避免了给养长途运输的麻烦和消费,增加了供应,也培养了军士们自己供给部分军需物品的生活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它扼守着丝绸之路东西南北之要冲。
在远离城池的其他军事要道上,唐军还修筑了不少烽燧,城池、烽燧相望,随时观察了解军情,构成了一张严密的情报网,使指挥部及时获得准确的军事信息。驻守烽火台的兵士,也大都在其周围垦田种植。
“初唐四杰”之一的著名诗人骆宾王随征讨西突厥的大军来到蒲类,在伊吾军驻地,看到驻军将士艰苦的屯田生活和驻守边疆的豪气,挥笔写下《夕次蒲类津》的诗篇:“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龙庭但苦战,燕颔会封侯。莫作兰山下,空令汉国羞。”
如今的大河唐城,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每年都有大量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领略甘露川迷人的自然风光,登临城头,抚今追昔,翻阅厚重的历史画卷,凭吊先贤的辉煌业绩,激起一腔“龙庭但苦战,燕颔会封侯”的豪情。
黑沟藏春 巴里坤胜景
“黑沟藏春”是巴里坤“八景”之一。从清代中期就有了巴里坤八景之说,《东归日记》载:“巴里坤有八景,曰:天山松雪,蒲海鼍城、岳台留胜、尖山晓月、镜潭宿月、黑沟藏春、龙宫烟柳,秋稼堆云。”它的撰拟者是清代中期文人李维城。
踏进黑沟,从目力所及的雪线往下,直到山谷的溪涧两侧,漫山密布的松林,给东南、西北走向的十几公里深的沟里填满了绿意,松树针叶墨绿得以致于近乎黑色。钻入松林,枝柯斜逸,针叶浓密,荫翳蔽日,更显出黑沟“黑”的意蕴。沿山涧旁松林中的曲径向上攀登,到半山腰有一瀑布,涧水从数米高的石崖上跌落下来,水花四溅,如珠撒玉落,同时发出巨大的轰鸣。继续上攀,进入森林上部,林地里山花烂漫,红、紫、黄花色彩斑斓。松林上缘不远就是雪线,在雪线处,等待你的是盛开的雪莲。从谷底到山顶,可谓一日四季。
林间草地松软潮湿,是草木的落叶铺垫起的腐质层,有上百种草本植物生长,其中党参、黄芪、催生草等都是名贵药材。各类野生动物如马鹿、雪豹、野猪等也很容易见到的。
早在清末,镇西协副将多凌为劝禁乡民、兵丁勿乱伐森林、捕杀马鹿、污染水源,就在黑沟入口处颁刻告示碑,碑文曰:“蒲海瑶岛,山高水长,西河松景,泉源保障,鹿乃仁兽,不可残伤。”
怪石山 镜泉宿月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怪石山之名,就“名”在一个“怪”字上。
走近怪石山,首先看到的是卧驼似的巨石,形神兼备。不远处便有一泓清泉,其形圆如镜,清可照人,老百姓称之为“镜儿泉”。镜儿泉水面只有1~2平方米,但从月亮爬上山头到月亮西坠,泉水中都映有月亮的倒影,简直就是月亮影子留住在泉里,故称之为“镜泉宿月”,为巴里坤“八景”之一。怪石山东侧山峰,形如大佛,面向东方,被称作“佛祖观海”。大佛的面前,一女尼正虔诚地拜谒佛祖,其形极似观音在佛前叩拜,被称为“观音拜佛”。站在怪石山南边向西眺望,那些山头、山体,有的像“蘑菇出尘”,有的像“布达拉宫”。
沿山西行再顺一小山沟折北攀登,半坡上矗立着一块巨石,石中竟裂开一道宽仅1厘米、长不到15厘米的缝隙,自缝隙中似有似无地渗出一丝泉水,泉缝下有一向外凸出10厘米的石台。石台上正对着滴下的泉水有小小的石凹,只有用空心芨芨草插入石凹吮吸才能尝到水的甘冽。这丝丝流水终年不断,即使在冰天雪地的寒冬腊月也依然如故。牧人们说这是圣水,喝了它可祛灾消病。牧民们每次取水时,都要在泉眼四周山坡上的芨芨草墩、荆棘枝上系上彩色的丝布条,以此祈福。
绕到怪石峰北坡西眺,有一峰如大妖,怪眼圆睁,龇牙咧嘴,面貌狰狞。此妖身后尚背一小妖,似在提醒人们妖亦后继有妖。妖峰之东北不远的另一峰头,看似像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师兄弟紧密相依,大约正在寻找师父的下落。想找唐三藏吗?妖峰背后有一石,其形态酷似“唐僧打坐”。
自北坡登主峰,拾级而上,只见巨石迎面壁立挡住去路,可石中有一尺许宽的石缝,深有五六米,一般人侧身均能挤过去。据说只有好人才能过去,作恶的人要挤过时石缝会自动合闭,将他夹在其中进退不得,求生不成求死不能,故叫“好人缝”。
挤出好人缝跳上一个石台,台左的石块中有一自然天成的长方石坑,坑四壁内用青砖砌就,中间白骨尚在。石坑墓主何人,何以葬于山顶,葬时怎么穿过石缝?还是一个尚未解开之谜。
巴里坤湖 历万千年澄匹练
“滟滟溶溶波一片,寸苇纤鳞都不见。围三百里磨青铜,历万千年澄匹练。旱不竭,潦不增,冻合天河总不冰。紫绂金貂集簪弁,柔毛刚鬣春秋荐。相传中有冷龙潜,列膚堕指自年年。”这是清代著名诗人史善长流放新疆途经巴里坤见到的蒲类海(现为巴里坤湖)后写下的诗句。
史善长在这首《蒲类海》中用细腻的笔触,把波光潋滟的巴里坤湖写得历历如画。在诗里,史善长写出了巴里坤湖平如铜镜的湖面,白如匹练的广阔水面;因为是常年性盐湖,旱年水不枯竭,发洪水不致成灾;又因为此湖盐度高,冬季也不结冻;当地官民对此湖敬畏,每年都要用羊(柔毛)猪(刚鬣)祭祀海中龙神;还有“中有冷龙”的传说,天气奇寒以致“列肤堕指”的特色,给人以神奇的感觉和无边的遐想。
其实写巴里坤湖的文人墨客绝非史善长一人,清代李銮宣有《蒲类海三首》,杨炳堃有《望蒲海》等诗作,他们无不对蒲类海的景色极尽赞美。天山松柏在湖中的倒影、湖面上的海市蜃楼,引发了诗人们深邃的联想。
巴里坤湖为高原内陆湖泊,面积达二三百平方公里,烟波浩渺,是巴里坤的一大景观。巴里坤湖对提高整个草原地下水位,保持巴里坤湿地的生态平衡,调节盆地气候,增加降雨量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它是咸水湖,但注入它的水源是淡水,在它的周边,尤其是湖东大片的草原,水洼遍布,芦苇丛生,牧草茂盛,广袤的湿地不仅是理想的牧场,也是大批水禽等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乐园。春夏秋三季,大雁、野鸭、白鸥等无数水鸟在这儿生息繁衍,常常成群结队飞掠过湖面,或在湖中寻觅食物,给湖面平添了勃勃生机。
湖中生长的卤虫,其卵比小米粒还小,金灿灿的就像金沙子,内含极其丰富的高蛋白和维生素,是鸟类的美食,更是饲养龙虾、对虾最好的饵料。近些年来,内地客商纷纷来巴里坤购买卤虫,孵化后喂养虾类,人们叫它“丰年虫”。据说咸水湖中能适合卤虫生存繁殖的不多,卤虫总产量很少,因而更显得珍贵,当地人通俗地称其为金沙子。
由于工业生产,更主要的是气候变迁,生态环境不断遭到自然和人类破坏,巴里坤境内降水量逐年减少,这使今日巴里坤湖面积锐减,如今的湖面常常不足唐代时湖面的十分之一,这已引起当地以及自治区乃至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将对巴里坤湖及巴里坤湿地的保护采取重大的措施,引水注入湖区增加水量,退牧还草保护湿地、草原,以局部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水。但愿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又能看到“围三百里”的“滟滟溶溶波一片”的巴里坤湖。
北湖 夏秋的湿地草原 冬日的溜冰游乐场
巴里坤城是建在草原之中的城。这里的人把湿地草原叫草湖,当然是又有草又有水的缘故。北城门外的草原就是北湖。北湖向北一直延伸到二道河子。
二道河子是县城北边第二条自东向西穿过北湖的小河,水流不大,曲曲弯弯。遇到雨量充沛的年景,水力足可以推动水磨。上世纪二十年代前,官牧场曾在这儿架设过一台水磨,故有人也叫它水磨河。
水磨河河床最宽处约五六十米,窄处也有十几米,河床中间流水的小河道仅两米左右,其余全是湿地,湿地里有优良的牧草,也有野生花卉,每逢夏季,马兰花和其他不知名的花朵竞相开放,河滩翠绿,鲜花烂漫,美不胜收。河湾里的红柳、水葱、芦苇丛是黄鸭、麻鸭(大雁)、海鸥等野生禽类的家园。但是,河床南北的高地则是较干旱的盐碱地,除能生长极耐盐碱的芨芨草、红刺,其它植物很难成活。
近年来,巴里坤县在对北湖进行开发时,对其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在河床的宽阔处,拦腰筑起一道大坝,让涓涓溪流汇成一片人工湖,湖面竟有430多亩。这一下盐碱地里有了水乡,小游艇派上了用场。有了湖,地下水位提高,有利于植被增加,沿湖堤植树造林,整个湖区生态大为改观。
因为湖水的存在,给水禽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各种鸟儿不请自到,成群结队在湖面上飞翔,在湖中嬉戏,在湖周围的草丛里生殖衍繁。多年极少见到的麻鸭、黄鸭、白鸥又出现了,为湖区平添了不少生机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