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汉城西城墙保存最为完好,于2003年修复了得胜门城楼。城楼古色古香、雄伟壮观,为古城平添了一处亮丽的景点。登上城楼,整座城池内及四野景致一览无余,不由你不生出思古幽情。
哈萨克文化展馆 独具特色的馆藏
2006年布展的巴里坤县哈萨克文化展馆,总建筑面积为1120平方米,是迄今新疆境内占地面积较大、内容比较完整、布局比较合理的哈萨克文化展馆之一。展馆运用现代灯光技术,将文字图版、图片展示、原声播放以及实物与模型巧妙结合,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哈萨克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介绍了巴里坤辽阔富饶的草原、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部分自然资源;同时介绍了哈萨克族的教育、卫生等发展情况。
巴里坤县哈萨克文化展馆共分4个展厅和2个前厅:一楼前厅介绍巴里坤地形、行政区划沙盘;文字图片展厅用文字图片、出版物介绍巴里坤的历史沿革、概况,自治县成立50多年来所取得的光辉成就以及哈萨克民族的风俗习惯等;二楼前厅介绍哈萨克族手工艺;民俗展厅介绍民族乐器、手工艺品及部分工艺流程展示、哈萨克民族生活用品、生产工具等,通过300多件展品,展现了哈萨克人的生产生活状态和他们的聪明才智,以及他们所创造的灿烂文化;资源产品展厅主要展示了500余件巴里坤草原的动植物标本、矿物标本、农产品标本、工业产品标本等;文化遗产展厅主要展示草原石人、岩刻画等文物以及哈萨克游牧时期的生活用品、生产工具,反映了哈萨克民族的历史文化与传统习俗。
清代粮仓 满仓卓绝屯垦诗
大规模屯垦促进了农业生产,粮多就得有粮食管理机构和仓库储存,于是在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设立粮务道,建仓廒储粮。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在巴里坤南街西侧建起了8座大粮仓,每4座成一行,南北走向,两行向对。每座粮库长24米,宽11米,高6.5米,可储备粮食6000石。粮库墙厚1.5米,墙基由石头砌就,屋架是很大的圆木结构,不只坚固耐用而且蔚为壮观。室内地面由大圆木套做成龙骨架,其上用6厘米厚的木板铺设得平平整整。木地板不与地面直接接触,造成了犹如真空的不流动空气层,保持着室内干燥,墙体的山墙顶部和屋顶均有通风孔,保证了储备粮久储而不霉变。
在仓廒一侧,专门修建了廒神庙。庙中供奉的廒神,一座大殿里是汉代的萧何、曹参,另一座大殿里是唐代的尉迟恭敬德。他们都担任管理粮草的职务,或筹集粮食、或管理使用粮食、或专事押运粮食,其共同的品德是廉洁奉公、绝不肥私。以之为神当然是为保佑粮仓不受外力侵害、储粮安全。廒神座前供桌上供放着一根粗大的鞭子,那是儆戒粮食管理人员的法器,时刻提醒粮官们要秉公守法,不可作“仓老鼠”侵吞公粮,从中大饱私囊或侵害百姓。
后来廒神庙被毁,可那8座粮仓一直为官方粮食部门使用,1950年后成为县粮食局的粮仓。
2005年,巴里坤县将粮仓作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作了保护性维修。2008年粮食部门出资修复了廒神庙。
古民宅 精巧雅致的200多年老宅
巴里坤汉族人对宅院的门楼很讲究,包括门楼的高低宽窄、结构、造型以及装饰部分的镂刻雕琢。门楼往往是主家职业、身份、财富、社会地位等的外在表现。所以门楼的修建并非主人可以完全随心所欲的,其中有官方的明令规矩和社会约定俗成的潜规矩。如一般百姓以及高级官员家庭的宅院门楼不得雕刻腾龙飞凤,不得使用黄色、金黄色作为建筑的主色调等。平民宅院门楼、商家门楼、官家门楼也是有区别的,而商家中坐商和驼商还有差别。驼商的门楼较宽阔,雕刻粗犷;坐商的门楼精巧,镂雕细腻,常见的图案有砖门脸上雕刻的万象更新(白象背负一盆万年青)、门楼装饰板上的聚宝招财(菊花)、子孙满堂(葡萄、石榴)等。官宦门楼装饰板上可以雕镂龙凤但不得腾飞;平民家门楼一般不事雕琢。现在榆树巷里展现的几座清代门楼,虽然种类、样式不全,也已能够让我们看到清代各阶层人家门楼的特点。
在巴里坤保存完好、基本原汁原味的门楼、宅院当属王善桂家了。
王善桂的祖上,是跟随岳钟琪来西域平定准噶尔叛乱的王将军。准噶尔部见大兵压境,提出议和,雍正批准议和后,清军撤回。岳钟琪副将王将军留驻巴尔库尔,后官至四品。王将军从此携家眷在这里定居下来,在汉城南街修建了占地十亩的大宅。这大宅分相对的两个院落,坐北朝南的一座已被某单位征用,现在只剩坐南朝北的一座。这是典型的巴里坤式四合院,与院门正对着的是上房,那是供奉祖先的地方,有各式的雕花门板,均是中原汉族风格的雕刻,门板上的颜料仍然保持着鲜艳的色泽,据说是当年专程从内地买来的。宅院的东房是那时候的账房,现今主人将从前使用过的计量器具完好无损地摆放在内。
这座老宅,至今住了王家十代人,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地藏寺 仙姑庙 新疆最大的古庙宇遗址群落
地藏寺地处巴里坤汉城南门外,建于嘉庆二年(1797年),为甘肃民勤客商捐资修建,也称民勤会馆。
地藏寺整体院落坐南观北,占地十几亩,山门极其雄伟,上下结构,上为该庙戏台,下为进出山门,山门两侧各置一面石鼓。进山门便是看戏广场,也是贸易交流场所。往里是一座凉亭,拾级而上,过凉亭左右是东西厢房。西厢房门柱上雕刻有楹联:“姑息堂前受姑息姑息姑息,奈何桥上叫奈何奈何奈何。”西厢房门柱上的楹联是:“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上为地藏王菩萨大殿,大殿宽五楹,深六进,飞檐起脊,大殿门柱上雕刻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为不知;善报恶报速报慢报终需有报”的楹联。最有意思的是横批:“你来了吗?”简单通俗恢谐幽默而蕴意深长。
每年阴历五月十六日,巴里坤都要举行地藏寺庙会。
地藏寺的西边是仙姑庙。仙姑庙是甘州商会会馆,由甘肃张掖客商于嘉庆五年(1800年)助资修建,因此又称为甘州庙。全国有两座仙姑庙,另一座在甘肃张掖市,叫香姑寺。巴里坤在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五日举行仙姑庙庙会。仙姑庙的主要建筑有山门、照壁、戏楼、金瓜吊桥、日光楼、月光楼、大殿和厢房等几部分。除了大照壁比较宏伟外,其余建筑与地藏寺相比,皆显得小巧玲珑、新颖精致,这也许与其供奉的女神有点关系吧。金瓜吊桥是悬架在小溪上的一座过亭,由于上下桥栏上雕有金瓜造型而得名,据说新婚夫妻携手走过此桥,便能早生贵子,多子多福,万事如意,因而吸引诸多男男女女走个不停。仙姑庙的最高处有仙姑娘娘大殿,正中供奉着何仙姑塑像。从道教传统来讲,何仙姑应是“八仙”之一,但建此庙的张掖客商的后代坚持认为,此何仙姑并非“八仙”之一,而是古代一位土生土长在张掖的善良女子。传说何姑娘美丽善良,厚道孝顺,有一天她的瞎眼婆婆外出未归,她便出门去找,但又怕迷路,便边走边找,边散开手里的一团红毛线。毛线散完了,她又抽出自己的肠子接上继续找。最后她终于找到瞎眼婆婆,自己却累死了。这事感动了天帝,便封她为仙姑。
地藏寺、仙姑庙是新疆境内保存较完整、规模较大的古庙宇遗址群落。大院内林荫蔽日,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古木参天,小桥流水,绿草如茵;大殿金碧辉煌,山门挺拔雄壮,头枕巍峨天山,眺望茫茫草原,清晨晨钟嘹亮,傍晚暮鼓悠扬,十分幽静。这里既是香客、教徒们烧香礼佛的宗教场所,又是人们消夏游览的休闲胜地。
兰州湾子遗址 3200年前石结构古遗址
兰州湾子坐落在巴里坤县城西南5公里的山湾之中,南靠天山,面朝草原。清代康熙年间,兰州的倪石匠、邵木匠相约来到镇西(巴里坤),选择在这里定居下来。每至夏日,各类植物繁茂生长,丛丛簇簇,蓬蓬勃勃,山花竞相开放,是耕种、牧养、居住的理想地,从此这里便被称为兰州湾子。
石头村是兰州湾子的别名,有人还称它为玫瑰园。走进村庄,民居的墙体基础部分至少有一米多高是石头砌成,院墙、牲畜棚圈墙、茅厕墙、菜地围护墙、水渠堤岸都是由石头砌的。在老百姓家里,诸如石臼(姜窝子)、石杵(姜棰子)、石砧等门类繁多的石器,会把人们带进时光隧道回到远古的石器时代,古朴之风扑面而来。难怪有这样一首不知传唱了多少年的歌谣:“巴里坤,三件宝:石头垒墙墙不倒,牛皮窝窝衬麦草。”
1984年考古工作者在兰州湾子发掘出3处青铜器时代的石结构遗址。2002年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的王建新教授带领的考古队在兰州湾子一带进行的半个多月的考古中,共发现11组100余座古建筑遗址、200余座古墓葬和1000余幅岩画。这些史前人类居住过的古遗址尽管经历了几千余年的时间,但保存之完整,在新疆不多见,在全国更为罕见。从此,3200年前人类居住过的石结构遗址正式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吸引了国内外的考古学者和广大游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在这些石结构遗址中最具代表性、最为完整的就是坐落在兰州湾子村西边700米处,被人们称为“鄂博”的建筑。它是典型的青铜器时代的文化遗存,面积200平方米,巨石垒砌的残墙高2米,厚3米,分为前后两室,有门道彼此相连,底部的石头上至今还存有柱洞。石屋全用巨型卵石垒砌,墙壁平整严实,显示了当年工匠们十分高超的工艺。遗址内曾出土有许多环首小刀、双耳陶罐、铜刀、石器,特别是一只高达1米的陶瓮,内有炭化麦粒,经科学测定这些麦粒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同时出土有17具具有明显蒙古人种特征的人体骨骸。从这座石结构建筑的规模看,很有可能是月氏的王庭所在地。1990年此处被确定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公台—西黑沟遗址群 大月氏人王庭所在
2005年,考古工作者在巴里坤岳公台—西黑沟遗址区发现石建筑遗址100多座,古墓葬100多座,岩画1000多幅和包括祭坛、石阶等大量古人类活动遗址,构成了庞大的遗址群落。这次考察中发现的最大的单座石围居住遗址面积达900多平方米,从石围居住遗址的形式和结构上看,应无上部建筑结构,可能是古游牧民族为搭建帐篷修建的平台。如此巨大的帐篷,显然不是一般人所能居住的,很可能是王庭所居有的王帐。有王帐的地方,则应该是这个部族的王庭所在地。
考古小组根据实地考察的结果,结合大量文献记载,提出我国古代大月氏人在公元前5世纪至前2世纪上半叶,“主要生活在从马鬃山到东天山北麓的草原上,而不是今祁连山到敦煌一带的河西走廊”的观点。根据文献和所有发现推断,岳公台—西黑沟遗址区很可能是大月氏人王庭所在地。
巴里坤岩画 古游牧人群生活的佐证
岩画是古老游牧民族刻画在岩石上的符号,是他们传递信号、指示和称谓事物及其关系的代码,是信息的感性袒露和外在表征。游牧民族刻画在岩石上的图画是否也演化为文字目前尚不得而知,但这一幅幅岩画,真实生动地表现了古人类生产、生活场景和他们生产、生活的基本方式,以及生存状况、文化形态,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意识、感情和文化艺术水平等,为我们了解古游牧人群的生活提供了最具说服力的资料。
巴里坤岩画分布很广,数量较大,目前发现的有几千幅之多,其中较为集中的片区是岳公台—兰州湾子遗址区、东黑沟遗址区和八墙子岩画区。这些岩画,内容多为动物、人物、植物或部落图腾符号,更有动物、人物等组合的全景式图画。
在岩画中有许多野生动物,如北山羊、盘羊、羚羊、马鹿等食草动物;有狼、虎、豹等食肉动物;有牛、马、狗、骆驼等家畜。这些画面内容多以狩猎场面表现。行猎方式有步猎和骑猎,步猎又见单人猎和众人围猎;骑猎中的骑者,有骑骆驼的、有骑马的;画中的马,臀部浑圆,膘肥体壮,刻划精细,比例匀称,或蓄势待发、或奔驰、或腾越,动态渲染强烈而又恰到好处,有的马匹还备有鞍具。这说明当时骑乘已是人们普遍的生活、生产方式。猎人们使用的武器,不单有常见的投枪、棍棒、绳索等,还有弓箭。此外,岩画中还有太阳、植物、生殖崇拜图像和蛇、蜥蜴等爬行动物、飞禽及其他刻划符号。有些图画,从构图到表现手法看已具备很高的艺术创作水平。新疆社科院仲高教授及考古研究所几位专家认为,这些刻划符号是大月氏部族的图腾崇拜符号。这些造型与新疆呼图壁、伊犁草原乃至中亚岩画有相似之处。
东黑沟遗址 古代游牧民族的遗存
2006和2007年,西北大学王建新教授所率的考古队在东黑沟的发掘考古中,发现了由居住遗址、墓葬遗址、生活遗址、祭坛等构成的几个大中型遗址群落。居住遗址都用石块垒砌,平面多呈方形长方形,也有圆形的。包括墓葬穴、牲畜棚圈、草库伦也都是石头围砌的。考古组对4座居住遗址、1座高台、12座墓葬进行了发掘,发现了古代人类遗存,有柱洞、火塘、灰坑遗迹和石器、陶器、骨器、铜器、铁器等遗物。从遗址中发掘的几个文化层更证明了这一带的遗址属于多个不同时期的游牧民族的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