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品悟季羡林人生的真意
17125200000009

第9章 谁道人生无再少(3)

人生中最长久的拥有就是珍惜

“在人类前进的极长的历史过程中,每一代人都只是一条链子上的一个环。拿接力赛来作比,每一代人都是从前一代人手中接过接力棒,跑完一棒,再把棒递给后一代人。这就是人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这一棒的任务。”季老的这一席话道出了他对短暂而又含义深刻的人生的认识,他似乎在告诉后人,人生就是迎来送往的一件事。然而透过他的话,通读他用生命书写下来的每字每句,隐约间又发现他的话中不乏对后人的提点:人生一世不尤人,在能有所为时多有所为,不要等到事情已定,无法改变的时候后悔。但人又不能贪图不属于自己的寿命、钱财,只有于人于己都不负疚,才能在离开时坦坦荡荡,不至于老泪纵横、空余恨。其实人生不需贪求,也一样能够让拥有变得更长久,因为懂得珍惜的人,可让拥有变得永存于心里,这样无论是灾祸还是年华都无法夺取那一份幸福的感受。就像人只有一世的生命一样,无论钱财、权势、美貌、爱情乃至生命,终究会有与之告别的一天,然而很多人只有在失去时方才领悟,原来这一切的拥有都不是理所当然的,而只是别人的一种恩赐。清朝有一才女,名曰吴藻,姿容美好,家境富庶,在她22岁时嫁给了同城一黄姓富商。然而颇具才情的吴藻却根本看不上身为商人、满身铜臭的丈夫。因为她已经能够料想到未来生活的无趣与平淡。想她这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才女,只有家世显赫、才气逼人的翩翩贵公子才是她的佳配。然而吴藻也是出身富商家庭,她的夫婿人选自然也要求门当户对,多出自商人家庭。而与她幻想中的翩翩贵公子相差甚远,吴藻心中之人多出身于书香门第或官宦之家,在她住的小城中这样的人根本就不存在。心高气傲的吴藻来到夫家后,丈夫对她百般照顾,嘘寒问暖,深知吴藻爱好的丈夫还专门为她准备了书房,这让吴藻误以为丈夫也是风雅之士,就把自己这些年来所做的诗词全部拿了出来,一一读与丈夫听。然而,吴藻失望了,她的丈夫根本就不懂诗词歌赋,她不但误会了丈夫的一番心意,还觉得丈夫是一个附庸风雅的粗俗凡人。从此将自己关在书房中用她最熟悉的方式,径自抒发着自己的轻愁。然而吴藻的丈夫却不以为意,对她更是无微不至、宠爱有加,生活上的琐事细心的丈夫都为她准备齐全,完全不劳吴藻动手。但这却没能换来吴藻的真心以待,反而助长了吴藻的闲愁琐绪。深爱着吴藻的丈夫,看她如此憔悴,心中也是一片黯然,于是他便劝说吴藻多交些朋友,多出去走走。吴藻接受了丈夫的建议,慢慢地认识很多文人雅士,她开始在外面寻找那些懂得欣赏自己的人,与他们谈诗论词,共游小城。吴藻不愧为才情卓绝的一代才女,不久她就在外面赢得了一个“当朝柳永”的美名。对此,小城里谣言四起,说吴藻行为不端、不尊女训。可是她的丈夫却一如既往地支持吴藻,因为他知道吴藻渴望着什么,只要妻子喜欢他概不干涉。丈夫的怜爱与纵容,又一次助长了吴藻骄纵乖张的行为,她甚至开始穿男装逛妓院,夜不归宿。最荒唐的是,肆无忌惮的吴藻竟然还与妓院中一名林姓歌姬眉目传情,不识吴藻真面目的歌姬甚至还要对吴藻以身相许。如此放浪形骸了十余年,吴藻却没有为夫家生下一儿半女,她还在丈夫锦衣玉食的供奉下,编制着她那才子佳人的美梦。然而在她纵情声色、倾诉闲愁时,从没有出现于心中的丈夫此时却突然袭上心头,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了她。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夺走了那个一直痴爱着她的丈夫,一时间吴藻竟然无法自持地悲从中来。漫漫长夜如斯,但这时的吴藻已经不再幻想什么吟诗作对、琴瑟和鸣的爱情传说,而是想起了那个始终没有被她放在心上一天的亡夫。真正的孤单正排山倒海般地下压向她,从未有过的孤独正侵蚀着她。当那些常年流淌在她的诗文中的情绪真实地出现时,她竟然无法抵挡。她开始想念丈夫以前那些被她视为啰唆、粗俗的举动,这一刻全成了刻骨铭心,丈夫的形象终于出现在了她的诗词中:“门外水粼粼,春色三分已二分;旧雨不来同听雨,黄昏,剪烛西窗少个人。小病自温存,薄暮飞来一朵云;若问湖山消领未,琴样樽,不上兰舟只待君。”如果说丈夫的死让她成熟,而此刻才被发现的爱则教会了她生活的真谛:原来一切的拥有都是有时限的,身边的人和爱才最值得珍惜。可惜这一切都已被她轻易地错过,她的领悟来的有些晚了,虽然年仅32岁,但她感到生命的春天已经悄然离开。从此她告别了喧嚣与繁华,而是选择独居在人迹罕至的南湖岸边。吴藻在此又写下了一首词,这首诉说心事的词穿越时空辗转来到了世人手中:“一卷《离骚》一卷经,十年心事十年灯。芭蕉叶上几秋声。欲哭不成还强笑,讳愁无奈学忘情。误人犹是说聪明。”轻读这首词,体会着前人的感悟,虽然吴藻的丈夫不在了,但她能够在心里珍藏着那份幸福的感受,珍惜着自己心中的这种感动,让短暂的拥有也变成了长久的想念。然后继续出发,以更谦卑的态度去热爱生活,也许这才是吴藻透过时空想要传达给亡夫与后人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