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老坎坷的一生给他留下了至深的人生感悟,其中之一就是人一定不能失去爽朗的笑声。他说:“发现只有人是会笑的,是科学家。发现人也是能失掉笑的,是曾经沧海的人……曾经沧海的人发现了这个真理,绝不会垂头丧气,而是加倍地精神抖擞。”世间万物只有人是会笑的,这是自然的恩赐,即使在逆境当中也应保持爽朗的笑声,这样才能真正领悟自然赐予人“笑”的深义。爽朗的笑声其实代表的是一种生活的境界,它负载着对生命的深刻理解。无论何时,生命都自有一份不可承受之重与一份不可承受之轻,怀抱着沉甸甸的世界,如果不保有一种爽朗去笑的能力,被人生的残酷狠狠压倒的一瞬,就只是迟早的问题。为自己、为别人保留一份纯净的爽朗笑声吧,那样才能让自己更洒脱、让世人更清醒。爽朗的笑被季老视为人生而有之的一种本能,用爽朗的笑声来取悦自己,让自己保持一种快乐健康的心境本就是人的一种天职。有一位小有名气的诗人,对自己的部分诗稿只能沉睡于书桌迟迟不能发表的事实感到万分沮丧。于是,他找到了一位禅师,并向他诉说了自己的痛苦。禅师听了他的抱怨后,并没有安慰他,反而笑指着窗外的一盆花,反问他:“你看见了窗外的那盆花了吗?你知道它是什么花吗?”诗人不解为什么禅师会问他这个问题,但还是坦诚地回答:“是夜来香。”禅师点点头道:“没错,就是夜来香,它只开放在无人的夜里,因此得名夜来香。你知道为什么它只在夜里才开花吗?”诗人不知所以地摇了摇头。禅师看着迷惑的诗人,笑着说:“世间的花多在白天开放,那是因为它们要博得人们的瞩目,谋求别人的赞美。而夜来香只开在无人的深夜,是因为它开花只为了自己,无须取悦于人。就算无人欣赏,让自己高兴难道还不够吗?作为一个人难道还不如一株植物吗?”禅师看着陷入沉思中的诗人继续说道:“许多人总是把自己快乐寄托在别人的身上,轻易地就忘记了自我欣赏与自我鼓励是一种最重要的认可,其实快乐的钥匙并没有掌握在别人手中而是一直深埋在自己的心中,每个人都有让自己拥有快乐的权利与能力。”听了禅师的谆谆教诲,诗人恍然大悟:“我明白了。一个人活在世间,并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找到自己的价值,活出自己的风采。”禅师慈爱地颔首道:“一个人,只有率先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取悦了自己,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最终才能感染别人。夜来香虽然只在夜间开放,然而有多少人是枕着他的芬芳悄然入梦的呢?”在面对朋友时,爽朗的笑声是一种坦然与尊重。在面对敌人时,爽朗的笑声则是刺骨的坚冰,强大到足以洞穿乾坤。时值明英宗正统初年,朝廷中的宦官王振深受皇恩,恃宠专权,且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的亲戚们也都随之获得了或多或少的恩宠。据说,王振的侄子看中了一个刚丧夫的女人,想要将之霸占,然而此人原是一低阶武官之妾,丈夫虽然死了,但大夫人还健在,她对小妾改嫁之事并不认同。于是,王振的侄子便给武官元配编排了一个毒杀亲夫的罪名。此案由都察院负责审讯,王振早已派人前来讲明了利害关系,故都察院众官员对武官元配百般折磨,迫使她签下了罪状。然而,当此案递交给大理寺复审时,有一个叫做薛暄的人,却站了出来,他坚持认为此案乃一桩冤案,将其3次驳回。然而此举却激怒了奸佞小人王振,他让人四处散播谣言攻击薛暄,说他徇私枉法,故意轻判杀人罪。王振还买通了一些御史,在皇上面前参奏他收受贿赂、为官不仁。于是,薛暄获罪入狱,不久后又被判处为死罪,在狱中等待发落。薛暄平日为官清廉、不谄媚、不受贿,深受百姓们爱戴。听闻他即将被斩首示众,大家都为他感到委屈,有不少人前来狱中探监,相比探监之人的焦急与悲痛,薛暄反而面无惧色,潇洒坦然,甚至还朗笑着对前来看望的人说:“为蒙冤之人申冤而获罪,即使真的死了,也无愧于天地。”薛暄慷慨赴义的举动被传到了外面,大家更加佩服他了。一个在王振家中工作的老仆人也听说了此事,就一个人躲在厨房中哭泣,恰好此时王振从这里路过,循声发现了哭泣不止的老仆人,问他为什么哭。老仆人回答说,今日薛暄即将蒙冤而死,他不禁为其感到难过就躲在这里暗自伤心。王振不解地问老仆人为什么会与薛暄有如此深的感情,老仆人说他和薛暄是同乡,并把薛暄的人品和事迹一股脑地告诉了王振。谁知薛暄的为人就连奸邪如王振这样的人,也感动了,于是他不再追究薛暄之事,此时恰好又有朝中不少官员上书皇帝,薛暄终于获救了。薛暄爽朗的笑声是一种气节的表现,即使危在旦夕,但他依旧保持着坦然自若的心态,由此他获得了别人的敬佩与尊重。同时,薛暄爽朗的笑声又是一种勇气的表现,他用这种勇敢的姿态征服了所有人,甚至是他的敌人,最终他借此获得了超凡的力量,赢得重生的机会。
莫要将自己尘封
“封闭,有行动上的封闭,也有思想上的封闭。”这是季老又一次提到老年人的忌讳时所提到过的。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理上的原因,眼界的开阔程度早已无法跟上世界潮流的变化,从心理上自然就会呈现出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近而导致行动上的故步自封。抱残守缺、孤芳自赏成了部分老年人的一种生活常态。然而,社会中并非只有老年人存在这样的问题,年轻人也同样拥有这种从思想到行动上的自我封闭的问题,在这里它可以被看成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情感惰性。其实,故步自封首先是一种心理问题,这种心理来源甚多,有的是来源于对旧事物的留恋与欣赏,或者说是对过去的自己及其所处环境的一种强效认可。在面对新事物时,人们的心理没能经历较好的调试,因此从感性的角度率先采取了一种不合作的态度,进一步诱导情感上的恋旧上升为理性层面的深度思考,最终得出了“人心不古”的观点,并在行为上故步自封、食古不化。有些则与之恰恰相反,部分人因为生活与成长环境的原因,遭遇了很多挫折,从而引起了心理上的过分焦虑,开启了自我心理防御机制,自我封闭成了他们逃避现实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无论是哪一种,故步自封首先是心理上的而不是行为上的,如果一味地强调改变自我封闭的行为,则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故步自封首先表现为一种盲目自大的心理状态和武断专横的行事作风,这就是自满型的自我封闭。对此类人,多一些尊重并给予其一定的思考空间,也许他就可自己领悟出自我封闭的弊端,感悟到发展变化中的思维,最终一举突破故步自封、孤芳自赏的狭隘。传说临安城有一座香火颇旺的古寺中有一位得道多年的老禅师,老禅师门下弟子有多人,每年都有参禅圆满的弟子会离开寺庙下山,独自去说法布道。老禅师看见自己的弟子一个个参禅有悟,很高兴,但又怕平日学禅的方式会禁锢他们的思维,使他们过于封闭,流于形式,于是老禅师决定在他们临行前再最后开导他们一下。老禅师将弟子都集合到院子中,面对着他们问:“‘绵绵秋雨二人行,如何天不淋一人?’”听完老禅师的问题,底下的弟子们交头接耳,却又无人能答。片刻之后,一个弟子站了出来,犹豫地说:“如果两个人同时在雨中走,有一个人却没有被淋湿,那一定是因为那个人身着雨衣吧。”弟子们听后又开始议论纷纷。而老禅师则不语,只是微笑着摇了摇头。这时另外一个弟子急不可耐地大声嚷道:“这实在是太容易了。肯定是天上只有一边下雨,而另一边不下雨。”众弟子听后皆觉不妥,就纷纷摇头表示反对。而老禅师依然是面带微笑,不言不语。其他人继续思考着,过了好半天都没有一个弟子站出来回答。老禅师望了望众弟子,似乎正在向他们诉说着什么。其中一个弟子仿佛间好像找到了答案,于是信心满满地说:“什么穿着雨衣,部分地区下雨,你们都错了。”他骄傲地看着其他弟子,继续说道:“你们的答案都太牵强了,真正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虽然天在下雨,但只有一个人走在雨中,而另一个人却在屋檐下走。这样在雨中走的人,自然就挨了淋,而在屋檐下走的人,自然也就不会被雨淋了。”随即,他便哈哈大笑,等待别人的夸奖。其他弟子听后也觉得很有道理,便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可是老禅师却不以为意,还是口噙微笑地望着众弟子,并没有认可第三个弟子的答案。看见师父没有什么表示,众弟子十分疑惑,难道还有更好的答案吗?此时,老禅师终于开了口,他对众弟子说:“你们所想到的‘不淋一人’只是一个人不被淋而已,其实只要换个角度,事情的含义也就完全改变了,‘不淋一人’不就是两个人都被淋湿了吗?”众僧听后皆有所悟。老禅师在面对弟子们的“执迷不悟”时,并没有采用一般的说教模式,而是先抛出了一个问题,让僧徒们自行思考,一方面表示了对他们的尊重,一方面也开阔了他们的思路。最后再稍加点悟,众僧们顷刻间就悟出了变中求胜的道理。对于自满型的故步自封,最重要的就是先要对其念念不忘的过去表示出足够的尊重,如果将之比喻成开药治病,则这一步就是中药中常说的药引,只有先服用了药引,在此之后施加的猛药才能事半功倍达到预期的疗效。也有很多时候,人们的自我封闭完全是消极悲观的现实造成的,从主观上讲,这种自我封闭的形成是被动的、是自卑型的。时下有不少光鲜亮丽的名人也曾经饱受困扰,不过最终他们纷纷走出窠臼,获得新生。可能每个人不同的经历造就了他们后来走出封闭生活的不同方式,但努力开阔自己的眼界,提升知识水平,从小事开始一点一滴积累成功都是他们擅长使用的有效办法。放开心胸,多多接触有不同观点的人,对待异己多一些宽容,那样人的眼界也会随之开阔,走出心的桎梏后人们随之即可进入一种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