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来认识这个世界,而在成熟的世界观没有形成之前,对孩子的思想影响最大的人就是父母。所以,父母更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但要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理解和认识世界。这样,孩子才能真正地成长起来。
把孩子当成“知己”,让话说得“投机”
某中学学生徐某跳楼自杀未遂,落下了终身残疾,每当谈及此事,徐爸爸就会老泪纵横,徐妈妈则是一脸茫然地说:“前不久孩子的学习成绩还从年级的70名上升到前10名,怎么会这样呢?”据徐某的同学说,徐某曾说过自己喜欢上一个女同学,但是两人交往了一段时间就分手了,所以他很苦闷,想跳楼自杀,同学还以为他只是说说,谁也没想到他竟然真这样做了。对于儿子的早恋徐妈妈竟毫不知情。原来徐某的爸爸妈妈都比较忙,平时只是关心他的成绩,很少关心他的心理变化,再加上徐某比较内向,身边的朋友比较少,所以有什么事情也不会主动向家长或老师寻求帮助。
中学生早恋在当今社会是很普遍的事情,某医学院心理健康部的教授说,早恋问题是初高中生和家长必须面对的事情。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从心理上寻找一位倾诉对象,但是有的孩子缺少和家长、老师的沟通,并且思维比较狭窄,发泄的方式又相对较匮乏,所以很容易走上极端。
因为家长与孩子缺少沟通造成的悲剧又岂止这一幕!十几岁的女孩向亲生母亲砸铁锤,男孩雇佣同学刺杀母亲……一项针对未成年犯罪的调查显示,造成这些悲剧的主要原因是父母缺少与子女的沟通交流和父母对子女的过分溺爱。由此可见,与孩子沟通是一门说话的艺术,沟通是从心开始的。
面对这个问题,有的家长会很轻松地回答说:“沟通有什么难的,我和客户、老板的关系都相处得比较融洽,一个孩子还能难倒我?”还有的家长认为:“与孩子沟通,有什么说什么不就行了吗?”其实未必,即使是自己的孩子,家长也未必能够了解他们的想法。
有的家长和子女说不到3句话就会争吵起来;有的家长即使磨破了嘴皮子,孩子就是不予理睬;还有的家长无论说什么,孩子都会答应,事后依旧我行我素。那么,家长的话说得就毫无意义。真正的沟通是有目的的,那么怎样才能达到目的呢?
俗语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要想让谈话变得有意义,达到沟通的目的,就要把孩子当成“知己”,让话说得“投机”。
孙武的妈妈在家庭聚会时,当着众多亲友的面说他成绩太差,并且喜欢打游戏,严肃地告诫他不能贪玩,以后更不许和同学打架,并且还让孙武在亲友面前保证。家长本以为这样就会让孩子学乖点,令家长没想到的是,孙武竟离家出走了。因为他觉得妈妈这样做,让自己很没面子,所以偷偷地拿了家里的钱,到外地与能够了解他的网友见面去了。
与孩子讲话首先要讲究场合,家长不要错误地认为,在众人面前数落孩子会增强“激发”效果。殊不知,这种做法不仅不会起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还会适得其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激起孩子的对抗心理,不利于与孩子进一步的交流。
表扬、鼓励孩子最好在人多时;批评或询问孩子的“隐私”最好在没有第三者在场的场合,私下的环境更容易减少或打消惶恐、戒备心理,一是有利于谈话的进行,二是不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这种环境有利于孩子和家长的沟通。
其次,谈话要想达到目的,好的时机是不可或缺的。即使是非常棘手的问题,也应把握时机,否则就得不到预期的效果。
恰当的时机,一是可以详细地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二是可以给孩子一个准备、思考的时间。等到双方的情绪都稳定以后,相信你们的谈话进行得会更顺利。
另外,从时间上讲,下午5点~7点是人体活动的低潮期,也是补充营养和恢复体力的时机,所以最好不要在孩子放学回家时,就对孩子进行严厉的批评,因为此时人的情绪很难控制,而且劳累了一天的人精神很难集中。不妨选择晚饭过后,这是最佳的沟通时机。
最后,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要建立在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
场景对话一:女儿与妈妈在家里聊天
女儿说:“妈妈,我的好朋友和班里的学习委员谈恋爱了!”
妈妈立即紧张地说:“啊,这一定会影响学习的,你不能早恋,知道吗?”
场景对话二:10岁的女儿和爸爸在画廊看抽象派的画展
女儿说:“这些画画的是什么呀,没意思。”
父亲瞪着眼睛不耐烦地说:“不懂就不要发表意见,你对这画又不了解!”
场景对话三:妈妈偷看15岁儿子的日记
儿子说:“妈妈,你为什么不经过我的同意,就私自偷看我的日记呢?”
妈妈振振有词地回答:“我是你的监护人,有权这样做。”
你认为这样的谈话能算得上沟通吗?显然不是。家长要把孩子看做平等且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而不能居高临下地说教、训斥,更不能单方面地输出信息。有的家长错误地认为,我是长辈,你是孩子,你就必须听从我的教育,这种“沟通”无疑会产生障碍,会使两代人产生不可逾越的鸿沟,甚至会诱发“情感危机”和对抗性行为。
像场景对话二中,父亲既然对抽象画比较了解,为什么不耐心地对女儿进行讲解呢?如果为孩子讲解,不仅会让孩子对父亲心生敬意,还能增加父女之情。为何要以“瞪着眼睛不耐烦”的态度训斥孩子呢?这样的沟通效果是不会好的,如果女儿回敬父亲一句:“那您又对这种画了解多少呢?”很显然父女两人的谈话就会陷入僵局,无形之中就拉大了父女之间的距离。如果换一种方式沟通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父亲:“这种风格的画,你不喜欢吗?”
女儿:“是的,我觉得很难看。”
父亲:“我想你更喜欢写实派的画吧。”
女儿:“那写实派的画又是怎样的呢?”
父亲:“写实派的画就是比较具体的,画人的图像比较逼真,画小鸟像能飞似的!”
女儿:“啊,原来写实派的画是这样的,那我更喜欢写实派的画。”
孩子需要别人的尊重和理解,如果家长能在尊重的基础上理解孩子,他们就会敞开心扉和你无话不谈,那么,你和孩子的沟通就会变得很简单。
让孩子知道你理解他
10岁的凯特放学后,怒气冲天地回到家中,爸爸以为他受同学的欺负了,问及原因一听不是,原来凯特所在的班级原计划明天去野炊,但是天公不作美,下午的时候下起了小雨。爸爸心里想:凯特对没能去野炊反应这么强烈,一定是很失望的,他向我发泄情绪是想让我帮助他。我应该以感同身受的方式对他的不幸表示理解和尊重。
爸爸说:“你看上去很失望是吗?”
凯特说:“当然了!”
爸爸说:“也是,你什么都准备好了,却不巧赶上了下雨。”
凯特说:“正是这样,我才更加气愤呢。”
父子俩人沉默了一会儿。
凯特说:“不过也没有办法了,只好以后再出去玩了。”
孩子愤怒或感情波动比较大的时候,通常很难接受任何人的建设性意见,即使是安慰的话语。此时,孩子最需要的不是任何建议或安慰,而是要求家长能够体会他们在特殊情况下的心情和此时此刻的想法。孩子通常不想完全说出自己的想法,他们只会向家长透露一点,其余的就希望家长能够理解或猜出他们的遭遇。
如果孩子对家长说:“我不喜欢学校和老师。”作为家长,不必再问更多的细节,更不要追问孩子说:“你是不是做错什么事情了?”孩子不喜欢老师和学校一定有他们的原因,否则不会产生这种逆反心理,家长只需要向孩子传递出一种态度,即理解他们的痛处、尴尬和气愤。
9岁的小贝回家吃晚饭时显得很不开心,还对妈妈抱怨说:“老师的体罚让我很难过。”此时妈妈没有发表任何评论和意见,更没有追问事实,或者对孩子提出疑问,她知道想让孩子消除怨气,就必须理解他的心情,用同情的心态与孩子进行沟通。
妈妈:“你看起来很累。”
小贝:“两个同学在教室里打闹,老师不知道究竟是哪一个,所以就让全班同学在大厅内站了一上午。”
妈妈:“那你们就静静地站在大厅里一上午?难怪你看起来这么累。”
小贝:“但是我和老师说,您能够找到打闹的那两个学生,没有必要惩罚我们所有的人。”
妈妈:“小贝真是了不起,居然能够帮助老师认识到,用惩罚所有人的行为来找到犯错误的两个人是不公平的!”
小贝:“不过我的话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老师倒是笑了一次,那是她发脾气以来的第一次微笑。”
妈妈:“虽然你没有改变老师的主意,但是你却改变了她的情绪。”
家长要学会聆听、理解孩子的想法,认同他们的想法,并且为他们试图解决问题的行为表示赞同,这样才能消除孩子心中的怒火。
怎么才能了解孩子的情绪呢?家长应多倾听他们的讲话,并且利用自己的童年情感经历理解他们的想法,当孩子的心情处于低落、羞愧、伤心、不满时,家长就要及时地告诉孩子,你理解他们的感受,例如:
“当时你一定非常难过。”
“换作是谁都会很生气。”
“今天真是糟糕的一天。”
“那时候你一定很累吧!”
“老师体罚你时,你是不是很恨他?”
一旦孩子产生不当行为时,家长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批评,却忽视了诱发孩子不良行为的不安情绪。教育专家告诉家长们,在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前,先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
妈妈下班回到家后,还没来得及脱掉外衣,12岁的李辉就从卧室里跑出来,开始向妈妈抱怨老师留的作业太多了。
李辉说:“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了,就是写一年也写不完呀,我哪还有时间背诵古诗呢?我上周的作文还没交呢,她今天还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我,我想她一定不喜欢我了。”
妈妈立即失去了冷静,向儿子大喊:“我的老板和你的老师一样可恶,我向你抱怨过吗?你从来不按时完成作业,难怪老师不喜欢你,你就是懒,以后不许向我抱怨了,有时间抱怨怎么没时间做作业呢?”
李辉怒气冲冲地回到自己的房间,把门牢牢锁上,怎么叫都不应声,也不出来吃饭,妈妈此时的心情也糟透了,家里每个人都很烦躁,气氛也很压抑,此时妈妈有些内疚,但是依然无所适从。
当孩子向父母抱怨时,心情一定很沮丧、无望、心烦,既恐惧老师的批评,又无法集中精神完成作业。此时家长可以说出自己的感受或心情,而不是抱怨或批评,这样就会避免这场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孩子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家长不妨换一种方式应对孩子的不愉快或烦躁的心情,调节孩子的情绪,同情孩子的处境,承认他的困境,然后说:“原来是这样呀,怪不得你看起来这么着急呢。”虽然你不能帮助孩子,但是至少让孩子知道你理解他。
孩子遇到问题和困难时,通常情绪会很低落,有时会迁怒于他人,这种做法常常激怒父母,进而责怪孩子,而批评过后还可能觉得后悔,因为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明智的家长在批评孩子之前会先安抚他们恐惧、失望、无助的心,让孩子知道,你懂得他们的感受。
学会找到你和孩子的共鸣点
深秋的夜晚,蓝轩的妈妈和几位多年不见的大学同窗好友在茶楼里聚会。到10点多时,蓝妈妈突然接到儿子发来的短信。
儿子:“妈妈,你几点回家呀?”
妈妈:“可能晚点回家,怎么,你有什么事情吗?”
儿子:“没有,我只是心情不好而已。”
妈妈:“那爸爸呢?”
儿子:“在,不过他已经睡了。”
妈妈:“是不是在学校里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了?”
儿子:“不是。”
妈妈:“那是不是老师批评你了?”
儿子:“没有,我不想说了,你什么时候回来?”
妈妈:“妈妈马上就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蓝妈妈意识到儿子的反常,因为平时儿子很懂事,回家之后吃过饭就会回房间写作业,但今天的表现却不一样,她出门之前虽然看出儿子不高兴,但也没在意,而以儿子给自己发的短信来看,显然儿子心里有事,又不想打扰爸爸的休息。所以在回家的路上,蓝妈妈心中还一直在想,究竟会发生什么事呢?自己又该如何安抚孩子的情绪呢?
蓝妈妈到家时已经11点多了,在楼下就望见儿子房间的灯已经熄灭了,心想儿子可能是睡了,不想等我了。但转念一想,儿子真的睡了吗?她还是不放心,决定到孩子的房间看一下才算安心,于是蓝妈妈轻轻地推开了儿子的房门,看着床上的儿子睡得静谧而安详,枕边还放着一个闹钟,她欲转身离开,但是突然传出来孩子的声音:“妈妈,我还没睡呢!”
蓝妈妈坐到儿子的床前,打开了灯,问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儿子坐起来说:“没什么,我就是感觉很绝望,作业多得好似永远也写不完,刚才我写着写着就很想哭,感觉自己好像撑不住似的,要崩溃了。”
蓝妈妈这才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孩子学习压力太大上。蓝轩在一所省重点初中读初三,明年就要高考了,所以每天早晨6点就要起床读书、背单词,晚上7点多才能到家,急忙吃过饭后就要回房间做作业,通常11点以后才能睡觉。即使是周末也没有时间休息,星期六要上一天的课,星期日上午还有半天的家教,所以一个月30天,只能休息2天,辛苦是肯定的,儿子又比较好强,从小就备受老师和长辈的器重。
蓝妈妈对儿子的情绪感同身受,毕竟她也经历过学生时代,所以很容易和孩子达成“共识”。此时蓝妈妈只是轻轻地抱着儿子。过了一会儿,儿子抱着她的手轻轻地松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