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如何说,孩子才肯听
17113700000039

第39章 美味语言,为孩子筑起心灵防护墙(3)

做孩子的知己,就要跟孩子培养共同的兴趣,关心他的心情变化,遇到问题时为他出谋划策,在良好的氛围里,以朋友的角度跟孩子沟通。

做孩子的智囊,就是在孩子迷茫的时候提出正确的方法,引导他们做出选择,而不是用老生常谈的说教,那样既让孩子厌烦,又没什么实际效果。

我们要多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我们的童年也有不被家长理解的时候,想一想那时自己最希望有什么样的父母,最想得到什么样的爱,将心比心,我们的孩子也是这样的。

如果我们总是高高在上地面对孩子,那么距离就不仅仅是身高的几十厘米,而是心和心的距离。不要让这种距离阻隔我们和孩子的交流,平等对待,耐心倾听,关系自然会和谐。

哀求,只会使孩子得寸进尺

邻居跟我说起他刚上小学的女儿:“我们拿这个孩子没办法,她就是不肯好好吃饭,一到吃饭时间就东张西望,要不就是摆弄玩具,劝了很多次也改不掉这个毛病。”

邻居的女儿是家里的“小公主”,家长把她当成心肝宝贝一样哄着捧着。如果饭桌上没有她喜欢吃的菜,她拿起碗就摔,之后还气呼呼的觉得自己受了很大委屈。每次吃饭,家人轮番上阵哄她,爸爸举着饭碗,妈妈在旁边赔笑脸,她吃一口,大家心里才踏实一点儿;她不吃,全家也就没心思吃饭了。

根本原因就在邻居一家人身上,他们的娇惯助长了女儿的坏脾气,只要一不顺心就哭闹不休。

同事家10岁的丹丹也是这样,她喜欢的东西,家长必须给买,不然就大发脾气,在地上打滚儿。一次丹丹去姑姑家做客,喜欢上了小表姐的布娃娃,妈妈说再给丹丹买一个,丹丹不肯,非要表姐的不可。妈妈只好要下了那个娃娃,丹丹才平静下来。

其实丹丹以前是个听话的孩子,随着慢慢长大,她和其他孩子一样表现出了任性、爱发脾气的毛病,这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表明孩子想独立了,不愿意家长插手自己的事情。可是丹丹的父母没有好好加以引导,只是由着她的性子。起初她得不到什么东西,家长跟她讲道理,她也不会反应很激烈,最多是撅着嘴生气,丹丹妈妈不忍心看到孩子失望的样子,就买给她想要的。渐渐地,丹丹养成了坏毛病。

邻居家的孩子和丹丹都是在家长的宠溺下变得“得寸进尺”,没有收敛。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得寸进尺”都是让人反感的。大人可能会自觉改正,孩子就不同了。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可能认为他因为得不到东西而哭闹是正常的,但孩子长大以后,性格已经形成,很难有所转变。

最初孩子想拥有什么东西,只是试探性的,如果家长屈服了,无形中强化了孩子的任性,他尝到一点点甜头,下次还会采取相同的方式索取。

记得有一年儿童节,我带着孩子们去公园玩,旋转木马前排了很多的人,好不容易轮到我们了,坐完一圈木马,大家都让出位置让其他孩子接着玩。有一个孩子死死抱住木马,说什么都不肯走。他妈妈哄他:“宝贝听话,后面有那么多小朋友呢。”孩子不听,非要再坐一圈,妈妈又说:“你是妈妈的好宝贝,快下来好吗?”孩子还是不听,周围的人都抱怨起来,妈妈只好说:“乖,妈妈给你买个小木马,咱们回家玩。”孩子听了这话,才乖乖走了。

父母的妥协可能有种种理由:不想让孩子失望,为了摆脱在公众场合的难堪,为了节省时间,等等。总之,是基于对孩子爱护之上的,可能父母都不会想到,一味地妥协只会让孩子得寸进尺,对孩子的成长是没有好处的。

我在电视上看过一个案例,就是讲家长的妥协给孩子带来的恶果。

小晔是家里最小的孩子,父母一向对他百依百顺,小晔说什么就是什么,哪怕父母对他提出的要求也很为难,也总会尽全力使他满意。小晔看见同学骑着一辆崭新的摩托车很威风他就让父母给买,买摩托车的钱对这个普通家庭来说不是小数目,实在难办,父母就“哀求”说:“先别买了吧,以后家里有钱了再给你买。”小晔不肯,闹了很长时间,父母只好借了一些钱给他买了摩托车。

小晔的学习成绩不好,父母又用哀求的口吻跟他商量:“你要什么我们就给你买什么,只要你好好学习,你让我们干什么都行。”青春期的小晔越来越叛逆,他交了几个社会上的朋友,沾染了一系列恶习,因为小偷小摸或是赌博被派出所拘留过几次。父母可怜兮兮地求他:“儿子,下次别再犯了行吗?你肯定能改正的。”后来小晔沦落到吸毒的地步,父母甚至多次下跪求他悔改,可是已经晚了,他在错误的路上已经没办法回头了。

“我特别想让父母骂我、打我,他们越求我,我越想和他们对着干。”戒毒所里的小晔捂住脸,手腕上明晃晃的手铐刺痛了旁人的眼睛。

如果小晔的父母不是用“哀求”的教育方式,而是冷静地分析问题,多跟孩子沟通,就能很快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小晔也不会有个残缺的人生。

对于孩子一些要求,家长必须懂得拒绝。

我正在书房备课的时候,妮妮过来对我说:“妈妈,我想要一个新闹钟。”“你的闹钟不是好好的吗?”我从书本中抬起头,问她。妮妮嘟囔着:“我不喜欢那个闹钟了。”我说:“你的闹钟坏了我再给你买。”妮妮没说什么就出去了。

等我忙完,就去妮妮的房间看她,谁知道她正用文具盒砸闹钟呢,我很生气:“妮妮,干吗要砸闹钟?”“你不是说闹钟坏了就给我买新的吗?我就要把它弄坏!”妮妮理直气壮。我又好气又好笑,这个时候怎么讲道理都是没用的,于是我对妮妮说:“除非你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了,否则妈妈不会再理你。”然后走开。我没回头看妮妮,不然她很可能无理取闹一番。

睡觉前,妮妮怯怯地叫我:“妈妈。”我示意她到我身边,她说:“对不起,我不该砸闹钟。”“下次还会这样吗?”我严肃地问。妮妮摇头:“不会了,妈妈别生气了。”

事情暂时过去了,过了几天,妮妮似乎又有了买新闹钟的念头,她试探着提出的时候,我马上拒绝了:“不行,我们说好的事情不能反悔,没人喜欢说话不算数的小孩。”这次,妮妮明白了,我是不会给她买新闹钟的,后来再也没闹着买闹钟。

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发脾气而顺从他的意思去做,那样孩子会越发得寸进尺,逐渐养成习惯就很难改正了。同样,当他们又哭又闹,我们即使再烦,也不要大声喊叫,否则会火上浇油。

在家和在外面是一样的,如果孩子不停哭闹,不妨将孩子短暂“隔离”,冷落他一会儿,让孩子意识到父母是真的生气了。如此反复几次,孩子就会明白,自己的发脾气和哭闹没有任何意义。

拒绝孩子时,不要跟孩子有太多的争辩,话语一定要简洁,并且是不容置疑的。眼睛看着孩子,表情要平静,不要笑,孩子会误会笑容的含义,认为有可趁之机。等孩子冷静下来了,再跟他讲道理,用尊重、平等的态度,孩子才会接受建议。

我们常说父母不该给孩子套上太沉重的枷锁,但过分的纵容也是错误的。孩子成长的路上,难免遇到很多问题,在他们前进的每一步给他们动力和鼓励,适当的批评是必要的,“哀求”并不可取。

父母唠叨要不得

好朋友的孩子给我打电话,说:“阿姨,我妈可真没劲。”我吃了一惊,问:“怎么了?”他马上在那边说开了:“昨天我刚准备起床,我妈就在门口喊我吃早饭,我答应了一声,没过1分钟,她又喊了好几遍,你说多烦啊。”我刚安慰他几句,他又说:“我和同学踢球,被我妈知道了,她又唠叨起来,说我就知道疯玩,不好好学习,以后考不上大学就完了。本来我躲进房间以为没事了,可一出来她还继续唠叨,真烦!”孩子的话引发了我的思考。

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父母的千叮咛万嘱咐在孩子眼里却成了“唠叨”的代称,产生了厌烦心理。一家儿童心理研究中心调查显示,98%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被孩子认为是唠叨,不少孩子为了摆脱父母的唠叨,甚至走上极端,做出违法的事情。

为了教育孩子,整天唠叨的父母不占少数,那么父母为什么要“唠叨”呢?我觉得主要是因为孩子身上寄托了父母的全部希望,有的父母把自己没实现的愿望也加给孩子,想让孩子替自己实现,但是这种想法往往在无形中给了孩子巨大压力,孩子能一步步地实现家长愿望固然皆大欢喜,一旦孩子无法达到要求,家长就会反复督促,以此让孩子加深印象。也有的父母平时溺爱孩子,养成了孩子懒散的性格,父母觉得语言教育达不到效果,便错误地认为:一遍不听我就说两遍,两遍不行就三遍,总有一遍能听得进去吧。

我的一个学生跟我说悄悄话:“老师,我最烦妈妈唠叨我了,虽然很多时候她说得对,但我就是想故意气她,她越不想让我做什么我越做什么!她一点儿都不相信我,如果我把事情做好了,她认为是她的唠叨起了作用,那样就麻烦了。我知道这样做不好,可是我没办法。”

这个学生的话固然有单纯之处,可也是大多数孩子的心声,家长的唠叨使孩子得到的不是尊重,反而麻痹了他们的心,使他们认不清自我。唠叨的结果就是,真正有用的话孩子听不进去,对什么事都不以为然。唠叨的主旨是什么?就是不信任、不放心!

总想用自己的语言警示来改变孩子思维,这完全是错误的,人和动物一样,都具备生存的本能。老鹰之所以能翱翔长空,是因为父母给了它们磨难,锻炼出它们坚实的翅膀,成为了空中的王者。

而我们呢?往往用“唠叨”的方式扼杀了孩子的本能,孩子没办法体会到独立飞翔的快乐。

学生小惠的母亲找到我,她像山洪暴发似的说起她的不易:“我家孩子挺聪明的,就是不会动脑筋,写作业磨磨蹭蹭,还丢三落四,小小年纪就这样可怎么得了……”之后我和小惠沟通了一下,发现她也有自己的苦恼:“我在家无论做什么,总是错的多对的少,我妈总是唠叨那些话,一点儿新意都没有。”我建议小惠的母亲让孩子暂时住我家一段时间,她满口答应了,还说:“这孩子离开我一年,我都不会想她。”

就这样,小惠住进了我家,我发现她是个很自立的孩子,并不像她母亲说的那样一无是处。小惠独立生活的第四天,她的母亲出现在我的办公室,开口就是一串问题:“小惠还好吧?她晚上睡觉爱蹬被子,会着凉的。她写作业还是心不在焉吗?她还挑食吗?”似乎一天不唠叨孩子就非常担心。

“还是让小惠回家吧。”她皱着眉头,“我太不放心她了。”

问题就出现在母亲的“不放心”上面。小惠是完全可以独立生活的,她的母亲却用“唠叨”把她牢牢拴在自己的羽翼之下,觉得有一点儿嘱咐不到,孩子就会犯错,有一点儿批评不到,孩子的错误就会重犯。给孩子造成了心理疲劳。

要避免“唠叨”,就要注意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批评的话不可以过多。指导不等同于唠叨,唠叨带有指责和否定的味道,是反复单调的话语;而指导则是亲切和言简意赅的,它能帮助孩子独立思考,使孩子心情舒畅。

听同事跟我说,他以前教过一个叫小薇的孩子,自理能力很差。13岁的小薇是个从小在父母的唠叨下成长的孩子,哪怕她已经做得很好了,父母还是忍不住多说几句。比如班级组织春游,母亲就告诉她:“外面太危险,你别轻易跟别人说话。”她去学校,母亲又会反复地说:“好好学习,别只顾着玩。”在家里,父母更是把她的生活打点好,上学前反复跟她确认学习用品有没有带好。升初中军训的时候,教官规定每天早上必须半个小时内集合完毕,全班同学都能做到,只有小薇不行,因为她总担心该带的东西没有带。分成小组做训练时,小薇也总是最不懂得配合的,影响了小组训练速度,小薇急得直哭。

是小薇父母的“唠叨”,养成了小薇做事拖沓、不合群的性格。专家也说过,如果孩子生长在一个充满了“唠叨”的氛围,很容易产生强烈的依赖性,不能完全独立,不能担当起责任。

聪明的父母知道要对孩子“放手”,从没有太多的规矩规定做这个做那个,如果孩子没有做好,家长首先不要流露出自己的失望,而是帮助找出问题原因,鼓励孩子尽力而为。鼓励之中,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信任和尊重,自尊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心理因素,培养和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是我们做家长的责任。如果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那么很可能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我认识一位母亲,她很懂得照顾孩子的情绪,从孩子很小时,就注意和她的情感交流。每天在孩子上床睡觉前,她都关切地问一问:“今天开心吗?”孩子长大以后,形成了跟父母沟通的好习惯,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都主动跟父母说。有了这样良好的感情基础,孩子就会很容易接受父母的劝告和建议,父母也不必费心唠叨了。

“唠叨”是不懂得情感交流的表现,只有和孩子耐心的交流,才能让孩子深刻体会到父母的爱。

我从多年教育孩子的经验中总结出,要避免对孩子的唠叨,自己要放下所谓的“家长架子”,学会换位思考。

朋友的孩子第一次参加夏令营的时候她很担心,毕竟孩子还小,不懂得照顾自己,她叮嘱了一番:“吃东西要注意卫生,太晚了别出去乱跑,别单独行动,遇到危险要冷静……”怕他记不住,朋友又重申了好几遍,孩子一脸不耐烦,说:“妈,我又不是小孩子了,知道怎么照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