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经络拔罐使用手册
17108000000004

第4章 常见病拔罐疗法(1)

感 冒

感冒是因外感风邪或流行病毒所引起的,多伴有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的一种常见病。感冒又称“伤风”,如见广泛流行,症状较重,则又称为“流行性感冒”。此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但以冬、春两季最为多见,年龄、性别之间发病无明显差异,有时可在一定范围内流行。

方法一

〔选  穴〕 列缺、风门、外关。

〔操作方法〕 采用单纯火罐法。留罐15分钟。每日1次。若有其他症状者,随症配穴,头痛配风池、印堂;声哑配天突、鱼际、照海。

方法二

〔选  穴〕 大椎、风池、合谷。

〔操作方法〕 单纯拔罐法。用闪火法将罐具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5分钟。每日1次,病愈即止。若有其他症状者,随症配穴,风寒感冒配风门、肺俞;风热感冒配曲池、尺泽;暑湿感冒配足三里、阴陵泉;头痛配印堂、太阳;腹胀便溏配天枢;阳虚气滞配足三里、膏肓;阴虚血虚配血海、复溜。

方法三

〔选  穴〕 主穴:风池、风门、大椎。配穴:心俞、胆俞、膏肓。

〔操作方法〕 ①风寒感冒,用单纯拔火罐法,留罐15分钟;或用走罐、闪罐法,以皮肤呈紫红为度。每日1次,每次选1~2个配穴,轮换使用。

②风热感冒,用刺络拔罐法或针罐法,留罐15分钟。每日1次。

方法四

〔选  穴〕 主穴:大椎、大杼、膏肓、肺俞、膈俞。配穴:气海、百会、太阳、印堂、神庭、头维。

〔操作方法〕 风寒感冒用火罐法,风热感冒用水罐法拔治。每次选主穴3个,配穴2个,留罐20分钟。每日1次,病愈即止。

方法五

〔选  穴〕 太阳、印堂、曲池、合谷。

〔操作方法〕 ①单纯火罐法,留罐20分钟,每日1次。

②风热、流行感冒采用针罐或刺络拔罐法,留罐15分钟,每日1次,病愈即止。

方法六

〔选  穴〕 肺俞、心俞、膈俞、天突、膻中、神阙。

〔操作方法〕 采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5分钟,每日1次,病愈即止。

方法七

〔选  穴〕 大椎、风门、肺俞。

〔操作方法〕 采用针刺拔罐法取三棱针点刺,或皮肤针重叩上述穴,令其出血,而后连续拔罐3~5下后,再静置留罐15分钟,起罐,每日治疗1次。

发 热

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是一种全身性的病理反应过程。许多疾病均可出现发热,诸如急性感染、过敏或变态反应性疾病、血液病、结缔组织疾病、恶性肿瘤等。除此之外,组织坏死与血液分解产物的吸收、物理及化学因素等也可引起发热。一般指体温在39℃以上的为高热。临床对高热病人应详细询问病史,仔细诊断,找出发热的原因,这样才能使治疗取得预期的效果。

方法一

〔选  穴〕 督脉自大椎至命门;足太阳膀胱经自大杼至肺俞。

〔操作方法〕 一般采用走罐法,即患者取俯卧位或坐位,用大号罐反复运走2~3遍,以局部皮肤紫红为度,每日治疗2次。热退即停止治疗。

注意事项

走罐时皮肤上需要外敷润滑剂,否则易擦伤皮肤。

咳 嗽

咳嗽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当呼吸道黏膜受到异物、炎症、分泌物或过敏性因素等刺激时,即反射性地引起咳嗽,有助于排出外界侵入呼吸道的异物或分泌物,消除呼吸道刺激因子。

本病归属于中医学的“咳嗽”范畴。急性者,因外邪侵袭、肺卫不利,宣发肃降失调所致;慢性者因脏腑损伤,营卫不固,复感外邪,而使肺的宣肃失常所致。

方法一

〔选  穴〕 大杼、曲池、风门、肺俞、尺泽、鱼际。

〔操作方法〕 采用刺络拔罐法。先用三棱针点刺,以微出血为度,然后进行拔罐,留罐15~20分钟。每日1次,每次选3穴,交替使用。

方法二

〔选  穴〕 大杼、肺俞、天突、尺泽、外关、经渠、三阴交。

〔操作方法〕 采用针刺拔罐法。先用毫针刺入,留针5分钟,出针后拔罐,留罐15~20分钟。每日1次,每次选4穴,交替使用。

方法三

〔选  穴〕 定喘、大杼、风门、肺俞、心俞、大椎、陶道、身柱。

〔操作方法〕 刺络拔罐法,用皮肤针在上述穴位处叩打至微微出血,用闪火法作连续扣拔,而后静置留罐15分钟后起罐。

方法五

〔选  穴〕 大椎、风门、肺俞、膏肓、曲垣。

〔操作方法〕 火罐法。双穴双罐,单穴单罐,留罐15分钟。隔日1次,5次为1疗程。

方法四

〔选  穴〕 ①身柱、肺俞、大杼、膏肓、丰隆、曲泽;②大椎、风门、膻中、中府。

〔操作方法〕 单纯拔罐法。每次选用上述1组穴位,2组交替使用。每日1次,每次留罐15~20分钟,7次为1疗程。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态反应性炎症和以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易感者对此类炎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可逆性气道症状。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可自行或在治疗后缓解。若长期反复发作可使气道(包括胶原纤维、平滑肌)重建,导致气道增厚与狭窄,成为阻塞性肺气肿。

本病可分发作期和缓解期,发作期除哮喘外还有发热、恶寒、喘急;缓解期可伴有神疲乏力、心悸气短等症状。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哮证”、“喘证”、“痰饮”范畴,皆因宿痰内伏于肺,外感风寒、饮食不当、情志不畅等引发,导致痰气交阻,气道不畅,肺气升降不利。

方法一

〔选  穴〕 大椎、肺俞。

〔操作方法〕 火罐法。选用2寸(注:1寸=0.03m)玻璃罐,留罐15分钟。拔大椎时以皮肤出现淤血或水疱为度,起罐后不挑破水疱,用消毒纱布敷盖固定,待水疱自行吸收结痂。拔罐每7天1次,5次为1疗程。

方法二

〔选  穴〕 肺俞、风门、丰隆、尺泽。

〔操作方法〕 刺络拔罐法。用消毒三棱针在各穴上点刺3~5次,待微出血,再拔罐,留罐2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方法三

〔选  穴〕 肺俞、大椎、风门。

〔操作方法〕 针罐法。在上述3穴(双穴双针)用针灸针刺入,得气后留针20分钟。出针后,用大号玻璃罐吸拔在大椎和肺俞2穴之间,留罐10~15分钟。若病人消瘦,大号罐不易吸牢,可用中小型玻璃罐吸拔双侧肺俞,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2个疗程间隔3~5天。

方法四

〔选  穴〕 肺俞、屋翳。

〔操作方法〕 水罐法。用大号玻璃罐,内装1/2容量热水,水温45℃左右(不烫伤皮肤为度)。火力排气,吸拔于双侧肺俞穴上,先左后右,留罐15分钟。同样方法选中号罐吸拔屋翳双穴,留罐15分钟。每日1次,6次为1疗程,2个疗程间隔5~7天。

方法五

〔选  穴〕 风门、肺俞、大椎、膻中、尺泽、定喘穴。

〔操作方法〕 在本病的发作期属寒饮者,取风门、肺俞、大椎、膻中,施以单纯火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1次。

方法六

〔选  穴〕 天突、中府、膻中、神阙、大椎、肺俞、膈俞、脾俞、肾俞、膏肓。

〔操作方法〕 火罐法或抽气罐法。先拔天突、中府、膻中、神阙,留罐10~15分钟;起罐后取俯卧位,用同样方法拔大椎、肺俞、膈俞、脾俞、肾俞、膏肓,留罐10~15分钟。隔日1次,6次为1疗程,2个疗程间隔7天。

头 痛

头痛是一种常见的自觉症状,引起的原因非常复杂。头部或五官科疾病均可致头痛,头部以外或全身性疾病也可致头痛。头痛的发病与外感风、寒、湿,内伤肝、脾、肾三脏有关。所以必须辨清头痛的发病原因,方可对症治疗。

中医学认为,头痛分外感(六淫)头痛和内伤(七情)头痛两大类。急性头痛多为外感,慢性头痛多为内伤,又因病邪随经络而致病,所以又有前额痛、后头痛、巅顶痛。

方法一

〔选  穴〕 太阳、大椎、涌泉。

〔操作方法〕 单纯拔罐法。火罐吸定后,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痛止即止。

方法二

〔选  穴〕 太阳、神庭、风池、大椎。

〔操作方法〕 针刺后拔罐。针刺出针后拔火罐,留罐15~20分钟。每日1次,痛止即止。

方法三

〔选  穴〕 大椎、风池、太阳。

〔操作方法〕 单纯拔罐法。留罐15~20分钟。每日1次,痛止即止。若有其他症状,随症配穴,风寒头痛配风府、外关;风热头痛配曲池、肺俞;肝阳头痛配百会、太冲(只点刺)、胆俞;痰浊头痛配中脘、丰隆、足三里;淤血头痛配百会、膈俞;肾虚头痛配肾俞、气海、太溪。

注意事项

①拔罐治疗头痛对缓解症状效果良好。但颅内占位性病变和颅外伤所致头痛,不宜用拔罐治疗。

②引发头痛的因素复杂多样,若多次拔治无效或症状加重,应考虑有其他病变因素,需到医院查治,不可延误病情。

偏头痛  偏头痛多在一侧,多呈周期性发作。疼痛可表现为剧烈的跳痛、钻痛、胀裂痛,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发作前常有先兆症状,如嗜睡,畏光,精神不振,视力减退,眼前出现闪光、暗点,面唇和肢体麻木,失语等。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多汗、心率加快等。本病常与情绪紧张、疲劳、急躁、焦虑、睡眠不佳、月经周期有关。

中医医学认为,本病属“头痛”范畴,因肝失疏泄,肝阳上亢所致。

方法一

〔选  穴〕 大椎、风门、肝俞、神道、肺俞。

〔操作方法〕 采用毫针针罐法或皮肤针罐法,吸拔穴位,留罐10~15分钟,每次1组穴,隔日1次;若头痛顽固者,宜采用挑针罐法,吸拔穴位,留罐10~15分钟,每次取2~3穴。

方法二

〔选  穴〕 风池、印堂、太阳、阳白。

〔操作方法〕 单纯拔罐法或刺络拔罐法。单纯拔罐法,留罐15~20分钟;刺络拔罐法,先用三棱针点刺各穴,以微出血为度,出针后拔罐,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一般2~3次即可见效。

方法三

〔选  穴〕 太阳、胆俞、风池、足临泣、行间。

〔操作方法〕 刺络拔罐法。行间只点刺放血不拔罐。其他穴位点刺放血后拔罐,留罐15~20分钟。隔日1次,5次为1疗程。

方法四

〔选  穴〕 风池、印堂、太阳。

〔操作方法〕 刺络拔罐法。在所选穴位周围的静脉血管,用小号三棱针刺入,使流出紫暗色淤血3~10毫升。血止后拔罐,留罐5~10分钟。起罐后用2%碘酒棉球消毒针孔。7日1次,3次为1疗程。

方法五

〔选  穴〕 天宗、太冲、三阴交、风池。

〔操作方法〕 针刺后拔罐法。肝阳上亢型:先泻法针刺太冲穴(患侧),后刺天宗穴(患侧),挤出血1滴。气血虚弱型:先补法针刺三阴交穴,后刺天宗穴,挤出血1滴;气滞血淤型:针刺天宗穴(患侧),挤出血4~5滴。针刺后于天宗穴拔火罐,留罐25~30分钟。太冲、三阴交、风池3穴只针刺,不拔罐。7天1次,6次为1疗程。方法六

〔选  穴〕 风池、肝俞、天宗、太阳。

〔操作方法〕 采用刺络拔罐法,以三棱针点刺穴位至微出血,然后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5~10分钟,每日1次。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神经系统常见疾患。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大多数为单侧性,少数为双侧性。症状特点是三叉神经分布区出现撕裂样、通电样、切割样、针刺样或犹如拔牙样疼痛,疼痛发生急骤、剧烈,有无痛间歇,间歇期长短不定,短者仅数秒、数分钟或数小时乃至数日,长者可达数年,突然发作,突然停止。每次发作十几秒至1~2分钟,咀嚼运动、刷牙、洗脸、谈话、甚至简单的张嘴等均可诱发。

方法一

〔选  穴〕 气户、风池、丝竹空、颊车、肾俞、肝俞、大杼。

〔操作方法〕 每次选2个头部穴,配以肾俞、肝俞、大杼,以面粉调少量玉树神油或松节油、樟脑水、薄荷水等,做成厚约0.2厘米的饼,贴于穴位上,然后用闪火法或抽气罐将罐吸拔其上,留罐10~15分钟,隔日1次,6次后改为每周1次。

方法二

〔选  穴〕 太阳、风池、风门、颊车。

〔操作方法〕 采用单纯罐法,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痛止即止。

注意事项

本病要坚持治疗,注意休息,防止劳累,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受凉。

牙 痛

牙痛多由牙齿本身、牙周组织及牙周脓肿、牙周炎、急性化脓性上颌窦炎等引起。此外,神经系统疾病,如三叉神经痛亦常以牙痛为主诉。主要临床表现为牙齿疼痛、咀嚼困难,遇冷、热、酸、甜疼痛加重。

中医医学认为,本病多因风热邪毒侵袭,风火、胃火、肝火、虚火上扰,肾阴不足所致。

方法一

〔选  穴〕 大椎、肩井、患侧颊车、下关、合谷。

〔操作方法〕 刺络罐法,或单取大椎、肩井穴,先用三棱针点刺,然后以闪火法将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也可只取颊车、下关、合谷三穴,先在颊车、下关穴处涂风油精,然后拔罐,在合谷穴施以毫针,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

方法二

〔选  穴〕 阿是穴(背部第7颈椎与第5胸椎之间,夹脊旁开1~2寸处寻找出粉红色点,压之疼痛,即为阿是穴)。

〔操作方法〕 刺络拔罐法。在阿是穴中心点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每点只刺1下,每次只刺4个痛点,针刺深度为0.3~0.5厘米。点刺后拔罐,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一般1~2次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