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经络拔罐使用手册
17108000000003

第3章 概论(3)

13.摇罐法

摇罐疗法指先将罐吸拔于皮肤上,然后手握罐体,有节奏、均匀地摇动或来回转动20~30次的拔罐疗法。施术时,动作要平稳,用力柔和,以增加对穴位或皮肤的刺激量,加强血液循环,增强治疗效果。操作时,力求做到手腕放松、力量柔和适度、动作协调均匀,忌过快与生硬,以病人自感放松、舒适、能耐受为度。

14.提罐法

提罐法是先将罐吸拔于皮肤上,然后反复轻柔均匀地提拉火罐,直至皮肤出现淤血点为止的疗法。操作时,提按罐体的力量逐渐加大,以罐体不脱离肌表为度,如此反复20~30次。此法使罐体内吸附的肌肤上下振动,增加拔罐功效,振荡相应经络腧穴、脏腑气血,促进气血运行,振奋五脏六腑。

此法常用于腹部,对胃脘不适、消化不良、小儿疳积、泄泻、痛经等症有较好疗效。

15.发疱罐法

发疱罐法是使拔罐吸附部位出现水疱现象的一种疗法。这与药物敷贴、发疱灸法相似,但此法所产生的水疱散在表皮,无痛苦,除有治疗作用外,还有强壮作用,对正气不足、免疫力低的患者有提高正气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此法起罐后皮肤上出现的水疱一般不必挑破,1~2天后可自行消失;若需挑破或已破溃,用紫药水涂抹即可。注意瘢痕体质者禁用。临床上对哮喘、心下痞满患者可选膻中穴、巨阙穴运用此法治疗。

16.转罐法

转罐法是指在罐具吸定以后,用手握着罐体,慢慢地使罐体向左水平旋转90°~180°,然后再向右水平旋转90°~180°,一个左右转动为一次,反复10~20次。转罐法扭转力较大,可造成更大的牵拉,比摇罐疗法的效果要强烈,可放松局部肌肉组组,促进气血流动,增强治疗效果。操作时,须在施术的肌肤上涂抹拔罐润肤油或水剂,手法要轻柔,以患者能忍受为度,忌用强力。这种方法多用于软组织损伤,如腰肌劳损等深部无菌性炎症所致的局部疼痛。

拔罐的常用体位

拔罐体位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所以说,选择好拔罐时的体位十分重要。拔罐体位选择原则是:一要能充分暴露治疗部位,二要使病人舒适持久,三要方便术者操作。常用的拔罐体位有以下5种。

1.仰卧位

病人自然平躺于床上,双上肢或平放于体侧或屈曲搭于腹侧,下肢自然分开,膝下可垫以软枕。此体位适用于头面,前额,胸腹,上肢内、外侧,下肢内、外、前侧部位的拔罐治疗

2.俯卧位

病人自然俯卧床上,胸前颏下可垫以软枕(也可不垫),踝关节下也可垫以软枕。此体位适用于头项、肩背、腰臀及双下肢后侧的拔罐治疗

3.侧卧位

病人自然侧卧于床,双下肢屈曲,上面的前臂下可垫以软枕。此体位适用于颈、肩、肋、髋、膝及上、下肢外侧的拔罐治疗。

4.俯伏坐位

病人俯首而坐,两手平放在桌上,暴露颈项背腰部。此体位适于头后部、肩背及腰部的拔罐治疗。

5.仰靠坐位

病人仰首靠坐于椅子上。此体位适用于头前部、颜面、胸腹部及腿前部等部位的拔罐治疗。

拔罐操作的三大要素

拔罐操作前,应认真检查和询问病人,以确定是否有禁忌症,根据病情确定诊治方案,然后让患者取适当的体位,暴露拔罐部位,对穴位用乙醇棉球进行消毒(有汗液的用纸巾拭干)。拔罐中还要注意以下三个主要事项。

1.拔罐时间

拔罐时间原则上应根据患者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和拔罐手法不同(如闪罐、留罐、走罐)而变化。一般拔罐时间以5~20分钟为宜,若以罐体大小来说,罐体大者拔罐时间应稍短,约5~10分钟;罐体小者拔罐时间应稍长约15~20分钟;若以年龄来说,青壮年拔罐时间可稍长,年老或儿童拔罐时间可稍短;若以体质来说,体健肌丰者拔罐时间可稍长,体虚瘦弱者拔罐时间可稍短;若以病情来说,病重、疼痛、慢性病者拔罐时间可稍长,病轻者拔罐时间可稍短;若以拔罐手法来说,留罐手法时间稍长,走罐次之,闪罐稍短。

2.拔罐次数与疗程

拔罐次数与疗程主要根据患者病情、体质、拔罐后皮肤颜色变化而定。常规治疗一般每天拔罐1次或隔日1次,6~10天为1疗程。有慢性病或拔罐后皮肤出现红、紫、黑斑者可3~5天拔罐1次,或待皮肤红、紫、黑斑完全消退后再拔罐。若需要尽快治疗的疾病(如感冒发烧、急性胃肠炎),可轮换穴位进行拔罐,每日可拔罐1~2次。

3.起罐及起罐后的处理

抽气罐打开罐顶气阀即可。其他罐具起罐时要两手协作,一手轻按罐口附近的皮肤,一手扶持罐具,待空气缓缓进入罐后即可脱罐,不可用力硬拔,以免损伤皮肤,产生疼痛。

单纯拔罐起罐后可在被吸附部位局部涂上拔罐润肤剂,以防干裂疼痛。亦可在被吸附部位涂上拔罐润肤油或按摩乳。天寒时,应让体弱患者注意拔罐(吸附)部位的保暖,以免感受风寒。拔罐后10小时内拔罐吸附处皮肤忌沾凉水,起罐后应让患者饮用1杯矿泉水或温凉水,以补充津液,增强活血通络、托毒外透之功效;若皮肤出现水疱可让其自行吸收,或用消毒针或针灸针刺破,用医用棉球擦干,局部涂紫药水,使用先针灸后拔罐法吸附部位处出现针孔出血,可用医用消毒棉球在局部按压止血。

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

(1)拔罐时要选择清净卫生的环境,避风寒,保温暖,防止患者受凉。

(2)拔罐的工具必须边缘光滑,没有破损。

(3)在拔罐过程中,动作要稳、快、轻、准,掌握好火候,罐具适中,使罐拔得牢而又不过紧。当罐数目较多时,罐具间的距离不宜太近,以免罐具牵拉皮肤产生疼痛或罐具互相挤压而脱落。

(4)走罐时,掌握手法的轻重,宜由上而下走罐,并经常蘸植物油或水保持润滑,以免刮伤皮肤。

(5)一次拔罐的时间一般为5~20分钟,个别可长达30分钟。急性病可1日拔1次,慢性病可隔日1次。连续治疗10~15次为1个疗程。闪罐法一般每处拔2~4次,留罐法一般5~30分钟。

(6)拔罐要根据病人的病情,皮肤情况,结合季节的不同,选取不同的留罐时间。病情轻、皮肤较嫩、夏季炎热之时,留罐时间应稍短;病情较重、皮肤粗糙、冬季寒冷之时,留罐时间相对应稍长。

(7)留罐期间,应经常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罐内的情况变化。若拔罐后病人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肢凉,周身冷汗,脉细弱无力,应立即取罐让病人平卧,保暖,饮温开水或糖水。重者可针刺人中,内关,足三里等穴。对年老体弱、儿童、精神紧张、饥饿、初诊的病人,更应注意防止出现不适。

(8)用针罐法拔罐后针孔如有出血,可用干棉球拭去。一般局部呈现红晕紫疳色(淤血),为正常反应。阳证、热证多为鲜红色淤斑反应,阴证、寒证、血淤证呈紫疳色、暗红色淤斑反应。若病情轻,拔罐后局部多呈轻度潮红反应,且在很短时间内即恢复皮肤的正常颜色。一般来说,局部皮肤颜色越深,恢复其正常颜色就越慢。

(9)若出现烫伤,小水疱可自行吸收,不必处理;若水疱较大或皮肤有破损,应先用消毒细针挑破水疱,放出水液,再涂上龙胆紫即可。

(10)刺络拔罐法应根据不同情况而施术。急性病、青壮年、体质强壮者出血量宜多;而慢性病、老人、幼儿及体质虚弱者,出血宜少。每次成人出血总量以不超过10毫升为宜,出血后,应注意消毒。

(11)放血拔罐时,必须了解病人出、凝血时间等有关情况,有出血倾向者不可使用。

(12)用针罐时,不可让罐底顶撞压刺入体内的毫针,以免将针压入深部组织发生危险,特别是胸背部深处有重要脏器的部位更须小心。

(13)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不宜拔罐。

(14)拔完后应擦干油或水渍,并在充血处抹少量祛风油,让患者休息片刻。如患者自觉胸中郁闷,心里发热等,再在患者背部第3、4胸椎两侧各拔一次即可平静。

常见反应及处理方法

1.正常反应

(1)拔罐时,无论采用什么罐具、罐法进行拔罐,由于罐内的负压作用,局部皮肤组织都会向上凸起,高于罐口的平面,患者都会有该处产生牵拉发胀温暖发热、凉气外溢、舒适轻松的感觉。有些症状渐渐减轻,甚至有些病痛完全消失,这些都是正常的反应。

(2)在采用针罐法、刺络拔罐法时,罐内皮肤会缓慢出血;用拔罐疗法治疗痈疖时,罐内拔出大量脓血和坏死组织等,也是正常现象,不必惊慌。

(3)起罐后,治疗部位的皮肤出现潮红、紫红或紫色斑疹,属于拔罐疗法的治疗效应,1~2天后会自然消失,不需要做其他处理。

(4)中医认为,通过观察拔罐过程的反应,可用来诊断和辅助诊断某些疾病。如出现水肿、水疱、水汽过多者,说明患寒湿证;肤色不变且触之不温者,说明患虚寒证;皮肤微痒或出现皮纹者,说明患风证;出现深红、紫黑痧斑,触之微痛同时身体发热者,说明患热毒证等。

2.异常反应

(1)拔罐治疗中,若病人感到吸拔部位异常疼痛或有烧灼感,必须立即起罐查找原因。要检查皮肤是否烫伤,吸拔力度是否过大,罐口是否有尖锐的毛刺或异物,病人是否情绪紧张等,根据情况进行一一处理。同时疼痛处不宜再拔,另选其他部位拔罐。

(2)在拔罐过程中,若病人感到恶心、头晕、心悸、目眩,同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冷汗不止、脉搏微弱、血压下降,甚至突然意识丧失,发生“晕罐”时,须立即起罐,让病人平卧,垫高下肢,盖上被子保暖。轻者静息片刻,喂饮温开水或糖水即可缓解;重者向鼻孔内吹入“卧龙散”或“通关散”催醒,同时针刺人中、百会、合谷、少商等穴,使病人恢复神志。

总之,拔罐疗法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中医外治疗法,通常不会产生异常反应。如果偶然发生异常反应也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面对,从容施救。